他们笑眯眯的样子,真恶心

浙大女博士(王某)因为受到导师的性骚扰,不堪忍受,最终导致她精神抑郁、心理崩溃,于2018年7月21日19时,选择跳楼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王某的母亲说,自己已经给浙大调查组打了72个电话,但无一被接通,对所提问题也不予回复。

而其导师戴飞,则因校方的一句“缺乏证据”继续风生水起,并称“戴某因这件事失去了很多的机会”。

这位母亲,或许是因为看到近来浙江大学xx强奸案被顶上风口浪尖,觉得自己可以借助舆论声讨冤情,或许是在女儿自杀后长久等待浙江大学处理结果后陷入绝望,走投无路下只能求助舆论。又或许是再也无法忍受加害者戴飞依旧风生水起,受害的女儿却永久逝去的痛苦,她选择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爆出自己女儿的不幸。

从长达2年的犹豫期里,我看得出这个母亲的纠结:哪怕有一丝希望,身为人母的她,都不会把女儿的不幸晾晒在大庭广众下,接受群众凝视。

如果你们想了解这位母亲的自述信,可以点这里: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38678633431385

我为女博士的死感到非常深切的惋惜,更心疼她的母亲。但是,我也为这位女博士的死感到不值。我甚至想问:连死的勇气都有,为什么没有勇气奋起反抗?她在遭受其导师骚扰时就应该勇敢的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最后自己抑郁轻生实在是太可惜。

心里平静后,我觉得,我们不了解当时的情况,很难想象当时做出如何的决定才是正确的,不能轻易地来评价这位女博士本可以怎么做。毕竟博士生毕业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压力可想而知。

现在能做的就是祈祷逝者安息。

然而,这次反观事件的另一位当事人和学校,却让我看到了冷漠的一面。

据了解,8月17日,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王某确实是戴某之前所带的博士生。对于网帖中王某母亲的控诉,该负责人称“缺乏确凿的证据。”其表示,学校曾就此事对戴某做出一定的处分,目前校方保留了教职,“戴某因为这件事失去了很多的机会”。

事实上,早在2017年2月,戴飞就因为王某向校方申诉写过道歉书,称自己“不再欺侮她”,只是这次伸冤既没有引起校方的重视,也没有让戴飞住手,反而变本加厉地运用导师身份对王某进行压榨,直至其自杀。


知乎里有知晓内幕者曝光,称:

那位老师还呆在学院里,好像不让招学生了。能留下来跟他的大老板脱不了干系,他的大老板力保他。学校一年多也拿他没办法。

还有网友透露,他说校方未给予戴飞处罚的逻辑主要有三个:

1. 是性骚扰难以取证。

2. 是戴飞的道歉信也只是校方为了折中妥协才让做的,实际上既不会给予戴飞较重的惩罚,对他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约束力。

3. 是学校把教师的利益看的比学生大,在学校眼里,教师是正式职工,而学生是临时工,他们不会为了一个临时工就搞掉自己的优秀正式工。并且学术圈盘根错节,戴飞背后可不只是戴飞一个人,学校还得掂量戴飞的学术人脉圈,比如其导师。

戴飞,这个事件的始作俑者,他的履历光鲜亮丽,现在依旧在浙大任职。



这件事情的真相调查,我们还是交给相关部门较为妥当。因为

我们作为普通百姓,没有合适的渠道能挖出真相。

我们调查出的结果,也没有公信力。

但是,我们从这类事件中能思考出什么?从而怎么能保护自己呢?

这些性骚扰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今天没有发生在你的身上,明天可能就发生在身边人的身上。如果我们不重视,没有人能有效地保护我们。


我身边的真实事件

我大学还没有毕业时,暑假找了份实习的工作。当时同事中有位女孩子的样貌和身材都很出挑。老板对她欣赏有加。有一次,老板安排了我和那位女孩子一起随他出差。由司机开车带我们去周边城市。

当时,我坐在副驾驶位置,那个女孩和老板坐在后排。我用后视镜的时候,无意间发现老板和女孩子靠的很近,手臂贴着手臂。车子一颠簸,老板的一只手碰到了女孩子的大腿,顺便拉起了她的手。

当她露出不悦的神色想要挣脱时,老板调侃说:路上有坑,我也没办法呀。

后来还半开玩笑半当真的说:你别上班了,我买一栋别墅,你住进来吧。

这一路,我虽然感觉到了不妙,但是没敢说什么。另外,因为觉得当事人都没说什么,我就当作什么都没听到。

到了酒店,老板就对我说,计划有变,你不用在酒店住宿,我给你钱,你今天就坐火车回家。

后来,他们三个在酒店住下。

等到他们出差结束后,我再也没有见到这个女孩子。她的离职是否是因为我看到的事,不得而知。但是我的老板向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照常上班。

虽然我对老板那样的做法很反感,但是因为我需要积累工作经验,而且老板也没有对我做出不妥的行为,所以我没有提出离职。

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我不得而知,但是我清楚地知道这样做是非常不妥的。工作经验丰富后,我明白那样的“性骚扰”其实是应该收到惩罚的。

在类似事件发生时,应当接受群众凝视的,绝不是受害者,而应该是施暴者或者是雇佣施暴者的公司。

我们能做什么?

一、防范性骚扰的发生

1、培养防范意识

永远不要认为“这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当一切还没发生时,所有人都会觉得,这跟我没关系,那只是个例。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2012年举办的企业建立防治职场性骚扰机制研讨暨经验交流会披露,在北京,受到性骚扰困扰的职场女性高达40%以上,而在受到职场性骚扰的女性当中,20至29岁的年轻女性比例最高,有57.5%受到性骚扰。

2、识别职场性骚扰

性骚扰是一种违反意愿、不被接受的带有性意识的接近或者接触,包括行为和语言上的。

生活中10种常见的职场性骚扰表现形式:

被反复凝视身体敏感部位或被带有性意味的长时间注视;

他人身体故意靠近;

他人通过电话、手机或信件挑逗或性暗示;

他人以性为内容进行辱骂;

他人以利益作为交换条件提出性要求;

他人做出猥亵动作,包括手势、暴露性器官等;

被人强行抚摸;

被人强行搂抱;

被人强行亲吻;

被人强迫发生性关系。

简单的说,对方对你的动作、语言或其他行为,带有性意识、违反你意愿,就是性骚扰。

二、设置边界和距离

保持应有的边界意识。哪些行为是禁区,一定要有个清晰的认知。任何人不要进入边界内,自己也不要跨出去。

保持应有的距离感。职场异性,任何时候都不要有超越工作范畴(最多是朋友范畴)的亲近行为(正常恋爱除外)。

三、职场性骚扰发生了怎么办

1、果断拒绝

出于自我保护,每个女性都应该有正确的反应机制。果断明确的say no尤其重要,你可以在脑海中预演,当遇到类似让你“不舒服”、“愤怒”、“害怕”的性侵犯行为发生时,你应该如何明确拒绝并把自己置于安全的处境中,并尽可能保留证据(安全第一)。

证据包括但不限于电话和谈话录音、聊天记录截图等。

2、杜绝再次发生

不要慌、不要怂,先把自身端正、腰挺直,法律看到位,把刑法对“性骚扰”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吃透,在苗头出现时及时表明立场。

严正警告、上报公司、报警,都是可以的选择。认为隐忍可以换来安宁的不切实际的想法,赶快扔一边;顾虑这份工作会不会丢掉而选择不抗争的,也只是延长和加重痛苦而已。

四、公司和社会责任

职场女性特别不容易,不仅在于兼顾家庭增加精力成本,也不仅在于生育影响职业生涯的连续发展,更在于工作中更容易获得不公正的评价。

“害怕失去工作、害怕找不到下一份工作、担心错过晋升机会、担心失去信誉、害怕被行业封杀、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都是人们放弃抵抗的原因。

不论对刚进入职场的新人,还是拼命想打破职场天花板的白领,值得恐惧的事情似乎都太多,什么都不敢放弃。

但实际上,如果作为员工、学生遭遇性侵,却被组织(公司、学校等等)无视,甚至因为告发性侵行为而被赶出组织,只能说明这是个糟糕的环境。

除了鼓励受害者站出来,公司应该考虑的是:在改善工作环境的同时,净化工作氛围同样重要。

从维基百科里看到,门户开放政策(英语:Open Door Policy)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一种外交概念,它指出原则上所有的国家,在中国都享有平等的商业和工业贸易权。

有些大的正规的公司里,也有open door policy。意思就是如果员工受到什么不公平、不合理的待遇了,绝对可以走向上级的办公室申诉,他们的门永远敞开,帮你解决问题。人人享有公平、公正、平等的对待。

如果环境持续给予包庇,权力者性侵的事情一定会继续出现,也只会更加肆无忌惮。

整个社会都有责任,从立法、舆论角度,保护性骚扰性侵害的受害人,增加犯罪成本,降低受害方的成本。

End

呼吁所有人,正视这样的违法犯罪行为,不要成为职场性骚扰行为的帮凶。当舆论暴力为违法行为提供胆量,黑暗的反噬,会逼近每一个人。

让社会变得更好,让生活环境变得更安全,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无论男女。

希望你读完后,可以得到抵抗伤害的勇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他们笑眯眯的样子,真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