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设计与规划

城乡规划与设计

城市设计概论

1.城市设计的概念

以阐明城镇发展和建设中空间组织的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自然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境对象进行的研究和设计。

2.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

定性标准

可识别性、格局清新、尺度宜人、美学、生态、社区原则、活动方便、丰富多样、可达性、环境特色、场所内涵、结合自然要素等。

定量标准

城市设计满足特定项目范围内的建筑容积率、覆盖率和日照、通风等微气候的要求,以及考虑由空间度量关系而引起的视觉艺术和功能组织单元的要求

3.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异同

相同点:

(1)基本目标及指导思想的一致性,在同一个城市的具体规划目标应该是一致的:

(2)两者都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3)在学科特点上都是多学科的交叉,在工作中都需要多部门、多专业的合作;

(4)两者的成果形式都以图件和文本为主。

不同点:城市规划是战略性的,宏观的,二维的,以社会经济,环境要素为主,计划性的和法定性的

而城市设计是战术性的、微观的、三维的,以形体环境为主,设计性的和指导性的。

城市设计的历史发展

(各个阶段城市设计的特征、规划思想、代表人物的相关理论、代表作品、设计思想等)

1.城市设计的缘起:

早期各地城市的形成和营造大都依从自然环境条件的共同法则,沿河道发展城镇以满足灌溉生活之需,并将重要的公共建筑、王宫府邸修筑于自然高地或人工高台上抵御水患。另一方面,为保护统治阶级的私有财产与加强军事防御,早期村落四周的土筑,木栅进一步发展为坚固的城墙。此外,一定的平面功能分区也在这时的城市中出现。

这一史前时期,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原始宗教曾一度成为当时的主导文化形式,如“占卜”(商代)和“作邑”(西方)。

2.古希腊古罗马的城市设计:

(一)古希腊时期的城市设计

雅典:城市布局不规则,没有修建城墙与健全的防御体系,城内贫富住宅混杂,充斥着许多十分宜人的公共空间,一批通过柱廊围合的半公共场所与完全开敞的广场空间逐步形成。卫城山势险要,强调人的尺度与感受,顺应地势安排建筑,既考虑到市民置身其中时的美,有考虑到从卫城四周仰望它时的效果。

哲学家们开始思索以理性与秩序建立城市,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是其中的代表,这种有关社会秩序的理想在公元前5世纪希波丹姆所作的米利都城重建规划及后期的普南城建设中得到体现。

希波丹姆第一次从理论上论述了这种设计模式并大规模付诸实践,因而被公认为是西方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的起点,其标志着以往城市设计中运用的土地占卜巫术及神秘主义思想已经为一种新的理性标准所取代。

城市设计思想:人本主义贯穿于城市设计中,设计中力求体现人的尺度;

布局特点:

选址地势较高,山势险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

布局特点:方格网式道路,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尺度规格一致,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3)城市随地形自然蜿蜒,街道规格和城廊承担不同的功能。

(二)古罗马时期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思想:

在城市设计艺术.上,罗马城市更强调以直接实用为目的,而并非是为了纯粹审美的艺术追求。城市广场采用轴线对称、多层纵深布局。

不再强调和突出单体建筑的个体形象,而是使建筑实体从属于广场空间,并照顾到与其四邻建筑的相互关系

城市设计特征

1)享乐主义特征

2)实用主义特征

3)炫耀主义特征

著名建筑师马可·维特鲁威撰写了《建筑十书》提出了城市建设的理论纲领与理想的城市模式(城市选址应占用高地,临近水源,具备丰富的农产资源与便捷的公路;建筑的兴建必须考虑城市的因素,如道路、地形等;理想的城市应采用环形放射道路的八角形平面),这套思想成为西方工业化以前有关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对其后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城市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3.中古时代伊斯兰国家的城市设计

(1)早期伊斯兰文化几乎没有城市平面规划的准则,唯一可以辨别的空间规则与秩序是群集形式的社区中心——清真寺及周围的教民住区。城市建筑多采取封闭的形式,密集的聚居区又多由封闭式的庭院构成。

( 2 )早期城镇由军事营塞发展而成

巴格达(Bagdad)与伊斯法罕(Isfahan) 分别是早期与中世纪时期伊斯兰城市中的代表作品。

4.中世纪欧洲的城市设计

三种类型:要塞型、城堡型、商业交通型

5.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设计

理想城市布局形态:城市布局形态有八边形、多边形、圆形等结构,格网式,或同心圆式的街道系统。“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思想体系的核心。

城市设计思想:

城市与建筑设计恢复发展了古典传统。在建筑外形上讲究整齐、统一与条理性。城市广场和建筑群设计达到了新水平。

阿尔伯蒂是文艺复兴时期以理性原则研究城市建设的先驱,他主张城市设计应该符合实际需要与理性原则,通过对地形、土壤、气候等综合因素的考虑决定城市的选址和选型,并且结合军事设防需要来考虑街道系统的安排。

在其思想影响下,出现了一系列理想城市设计,其典型模式为:城市呈规则的多边形,道路从城市中心向外辐射,城墙尖端设置成棱堡以利防御,城市内部划分为商业、手工业等分区,中心点设置教堂、宫殿及城堡。后期,由于放射型道路形成的锐角难以布置房屋,于是又出现了以格栅型街道为特征的矩形理想城市。其理性、规整、便利、美观的设计思想对于后世许多城堡的建设乃至整个欧洲的城市建设思潮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6.巴洛克时期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思想:

强调对称、主从关系,整齐、具有强烈秩序感的城市轴线系统。强调城市空间的运动感和序列景观,采取环形加放射的城市道路格局。

教皇西斯塔五世时期的罗马改建第一次清晰的将巴洛克城市设计思想呈现在人们面前

唯理主义是古典主义风格的主要特征

7.中国古代城市设计

“礼制”是中国古代城市设计的主要思想渊源之一。《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虽然礼制思想长期占据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但是非礼制的思想也一直存在,代表人物当数春秋时代著名的思想家管子,管子提出了“因天才,就地利”的因地制宜思想。

对比以礼制设计为代表的中国城市设计和以巴洛克为特征的西方城市设计,他们的共同特征:轴线都被用作秩序、突显帝王霸气的重要元素。但具体处理手法不尽同:

中国城市强调中轴对称,居中为尊,轴线感自外而内,通过院墙体系形成一系列纵深发展的闭合空间,并借助空间的内外之分与围合建筑的等级差异实现空间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对应;西方城市则偏好几何轴线与理性网格,轴线感自内而外,围绕地标发散几何轴线形成视线通廊,构筑景观大道;城市空间中轴线与视点之间的视觉逻辑更加彰显。

自然至上原则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①《管子》

居民点选址原则:高勿近阜而水足用,低勿近水而沟防省

城市规划具体原则: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②意义:在一定领域对《考工记》进行了否定,丰富了城市规划的创造,从城市功能出发,理性思维和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确立起来。

总之,管子的主张注重实际,不求形式规整,与礼制等级思想迥然而异。

如:明南京城的建设为例:南京城地处山水交汇之地,地形复杂。南京城的规划突破方整对称的传统都城形制,根据地理条件和当时的实际需要,基本保留和利用旧城,增辟新区。

现代城市设计特征

1. 认为城市设计是一个多因子共存互动的随机过程,它可以作为一种干预手段对社会产生影响,但不能解决社会问题。

2. 在对象上,多是局部的、城市部分的空间环境。它关心的是具体的人。

3.在方法上,以跨学科为特点,注重城市建设的连续决策过程,并由一组织机构驾驭。

4.设计成果图文并茂。

“自下而上”——城市设计的形成

“自下而上”的城市一般是以聚落为基础,从不自觉的自然村落逐渐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城市;城市没有一个预先构想的目标与形态,依实际发展需要,在自然环境、客观规律作用下长期积累而成,因此也被称为“自然城市”。

特点:城市形态自由灵活、有机多变

“自上而下”——城市设计的发展

“自上而下”的城市是指主要按人的主观作用、人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或某一统治阶层 的理想模式建设的城市。它通常以一种法定的设计准则,在严格的控制和要求之下进行建设实施。因此也被称为“人造城市”,它是一种控制机制下的建设方式,-般在集权统治的社会制度下“自上而下”而形成的城市较多。

特点:城市形态表现着规则的用地、严谨的构图、鲜明的等级和全面的计划,几何形式很强。

“交替发展”——城市设计的规律

这类城市一般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者兼容并蓄,是符合特定条件下城市发展需要的。

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各基础理论的代表人物、设计理论、概念、设计思想)

1.空间形式理论

卡米诺·西特(1843-1903)

被誉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第一人”,是形态观城市设计理论的代表人物。

设计原则:注重自然“关系”,反对机械几何。

最早提出城市空间环境的“视觉有序”理论

主要观点:城市设计应建立在对城市空间感知的严格分析上。,并通过大量的典型实例考察与研究,总结归纳出一系列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与设计规律。

中世纪城市建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古代城市广场设计所遵循的设计原则:广场与建筑和纪念物之间的整体性、广场中心的开敞性、边界的围合性、尺度的适宜性、形态的不规则性;

古代公共广场与建筑物、纪念物之间有着整体性的关联关系;

喷泉一般位于广场的边缘,大型建筑物一般退后布置,以保持广场的开敞性;

古代广场采用大量巧妙的设计手法减少开口,从而达到边界封闭的艺术效果;

古代广场的尺度与周边建筑之间有着内在和谐的比例关系并且广场与广场之间有着巧妙的组合关系。

西特把公共广场分为深远型和宽阔型两类

西特的城市设计思想主要体现在批评了当时盛行的形式主义的刻板模式,总结了中世纪城市空间艺术的有机和谐特点,倡导了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基本原则,揭示了城镇建设的内在艺术构成规律,这些理论和方法有力地促进了“城市艺术”学科领域的形成与发展。

伊利尔·沙里宁(1875-1950)

倡导城市“有机秩序论”,“体形环境”设计观的代表作《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形式探索——艺术的基本途径》

提出了城市的有机分散、城市设计和体形环境三方面理论

城市建设三原则:

(1)表现的原则:城市设计要反映城市的本质和内涵:

(2)相互协调的原则:城市和自然之间,城市各部分之间,城市建筑群之间要相互协调:

(3)有机秩序的原则:是“字宙结构真正的原则”,是协调指导一切原则的最基本原则。

进入理想之城的三座大门:运动(视觉连续)、位置(场所)、内容

戈登·卡伦(1914-1994)

1961年《城镇景观》,从视觉连续、场所、内涵、功能性的传统要素、城镇分析等方面分析了以下几点

一座城市的内涵与魅力主要在于构成城市空间的基本要素(建筑、树木、流水、交通)形成的趣味性和戏剧性:

城镇景观不是一种静态情景,而是一种空间意识的连续系统。

当我们以恒定的速度步行通过城镇,城镇景观总以一系列突现或隐现的方式出现,这种视觉现象称之为视觉连续。从视觉角度出发可将城镇划分为已经呈现的景观和正在浮现的景观。

1.场所即当我们置身某一环境时对自我位置的感知。它产生于空间的开敞与围合属性对我们的影响。

2.人们需要一种场所感,并将对此处的感受与彼处的意识结合在一起。

城镇景观要素:处理好色彩、肌理、尺度、风格、特色、品质和独特性等方面的细微差别。

埃德蒙·N·培根

代表作:《城市设计》

强调美学观察,特别是建筑物与天空,建筑物与地面,建筑物之间的关系。

全面系统的探索了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

1.认为城市的形象是经由市民无数的决定所形成,而不是偶然的。城市设计的目的就是满足市民感官可以感知的“城市体验”。提出评价、表达和实现三个城市设计的基本环节

2.“同时运动诸系统”理论:步行与车行交通、公共与私人交通的路径。

3.强调公共空间在城市设计中的重要性,并讨论空间、色彩和透视对城市居民的影响。

芦原义信

1975年《外部空间设计》

提出“空间秩序”,“逆空间”,“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加法空间与减法空间”等概念。

外部空间要素——尺度和质感

(1)尺度

“十分之一理论”: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尺寸8-10倍的尺度

“外部模数理论”:外部空间可采用行程为20- 25m的模数。 (可识别人脸的距离)

(2)质感

(3)阳角与阴角

(4)外部空间的层次

外部的、半外部的、内部的

公共的、半公共的、私用的

多数集合的、中数集合的、少数集合的

噪杂的、 娱乐的、中间性的、宁静的、艺术的、动的、体育性的、中间性的、静的、文化的

(5)外部空间的序列

技法一

当设计外部空间时,一开始就给人看到全貌,给人们以强烈印象和标志

技法二

有控制地一点一点给人看到。有节制地不给人看到全貌,使人有种种期待,采取可以一点一点掌握空间的布置。

空间秩序的建立

(1) 加法创造的空间与减法创造的空间

加法创造空问:是把重点放在从内部建立秩序离心式地修建建筑上。

减法创造空间:是把重点放在从外部建立秩序向心式地修建建筑上。

奥库森尼斯卡教堂——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设计。

马赛公寓——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设计

(2)内部秩序与外部秩序

在内容复杂的大型设计中,希望同时采用从外部建立向心秩序的方法和从内部建立离心秩序的方法,在调和相互关系上去提高空间质量。

2.现代城市功能理论

勒·柯布西耶:

其理论也被称为“城市集中主义”

他以乐观主义的思想,承认大城市出现的现实,认为只有展望未来和利用工业社会的力量才可以解决工业社会的问题,才能更好的发挥人类的创造力,因而主张用全新的规划和建筑方式改造城市,主张依靠现代技术力量,从规划着眼,技术着手,来充分利用和改善城市有限空间。

《明日的城市》、《阳光城》

城市规划的观点:

(1)传统城市由于规模的增长和市中心拥挤程度的加剧,出现功能性老朽,可以通过技术改善完善它的集聚功能。

(2)关于拥挤问题可以提高密度解决

(3)主张调整城市的密度分布

(4)论证了新的城市布局形式可以容纳一个新型的、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城市设计原则:

(1)以几何为基础去创造洁净、简单的外形

(2)崇尚秩序、功能与朴实

(3)理性与效率至上

(4)现代的建筑要使用现代的建材

(5)摈弃装饰,尤其是仿古

(6)追求标准化,重复化。

重点是“秩序”,而秩序的基础就是几何,是直线、直角,艺术是“完美秩序”的追求,艺术是人创造的,它服从于自然规律。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与《雅典宪章》

强调城市功能分区,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的重要性,对以后城市规划中的用地分区管理、绿环、邻里单位以及人车分离、高层化、房屋间距等概念的形成都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宪章”认为要把城市与周围影响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并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就是解决居住、工作、休憩和交通等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

日本“新陈代谢”学派

认为从宇宙到生命,都有新陈代谢过程,人们的任务是促进这种新陈代谢的实现。

代表人物有稹文彦、菊竹清训、黑川纪章、大高正人等。他们各自的创作理论虽然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把城市看做是新陈代谢的哲学范畴。他们结合21世纪东京的城市规划,提出各自不同的城市设计方案,其中日本著名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丹下健三提出的城市轴理论最具代表性。

丹下健三的城市轴理论:

(1)变封闭型单中心城市结构为开放型多中心城市结构

(2)变向心式同心圆城市发展模式为环形交通轴城市发展模式

(3)城市摆脱旧区向东京湾海上发展

对“新陈代谢”学派的分析评价:

其城市设计构想中畅想成分多,对未来城市和建筑的发展有很多启发,其中某些局部还得到了实现。他们追求的是功能、技术和艺术的有机结合、自然和人工环境之间的和谐以及历史与现代之间的对话。

3.田园城市与新城设计理论

埃比尼泽·霍华德

提出“田园城市”理论,开启新城规划的先河

1898年霍华德在其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中首次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指出由城市、乡村、城市--乡村三者构成“三磁力”并对“城市--乡村”进行了描述和讨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是对土地所有权和城市形态的描述,田园城市土地统一归城市机构所有,城市土地升值所得利润则用于城市建设和维护,从而消灭土地投机。

其次是对田园城市管理机构的组成及其权限范围的构想,同时,分析了以往空想社会主义者理想城市试验失败的原因并说明了“田园城市”思想的渊源

最后,是对未来城市发展模式的探讨一旦田园城市达到一定(32000人)的设计规模,就另建一座新城,城与城之间以快速交通相联系,依此类推,可形成网络状的“社会城市”。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念要点

第一点:位于大城市周边的、有一定人口和土地规模的卫星城;

第二点:城市周围为农田,即城市存在于田园之中

第三点:中央为商业、住宅、工业混合区,是具有经济独立性的城市

最大的特点在于强调城乡的和谐统一, 城市要体现“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

(2)霍华德的两座田园城市

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设想后,又组织了“田园城市有限公司”,分别于1903年和1920年在伦敦附近建设了“莱奇沃思” 和"韦林”两座田园城市。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思考

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忽视了城市的经济效益 ;城市的规模过小,无法有效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

另一方面 ,田园城市建设模式更适合在空地上建设新城 ,而对于已经建成的大城市来说,整改成本十分巨大

佛雷德里克·吉伯德

《市镇设计》1953

界定了城市设计的概念范畴:认为城市设计是区别于城市规划的,其重点是解决城市空间与建筑的视觉形象问题,而城市中能看到的一切物体都是城市设计的素材,这些素材与空间、运动、时间等要素有密切的关系。

(1)城市中心区

中心区应采用立体化、多层次的安全交通系统,创造独特连续的景观系统,形成相对明确的功能分区关系。

(2)工业区:

城市设计中要根据不同的工业类型来确定工业用地与城市的关系

(3)邻里:邻里由居住和相应的社会服务设施组成。

4.场所文脉理论

凯文·林奇

《城市意象》:把人类对城市空间的认识发展到“意象空间”的水平,第一次将环境心理学引进城市设计

建立城市形象性的三个基本条件:识别性、结构、意义

环境意象的组成: 可识别性、营造意象、结构与个性、可意象性

城市意象及其元素

凯文以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为研究内容,将城市景观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地)域、节点、标志(物)。

认为在评判城市空间的价值上是有可能形成标准理论的,有五个基本指标:活力、感受、适宜、可及性及管理,两个额外指标:效率和公平。

(1)道路 (2)边界(3)区城 (4)节点

节点是观察者可以进入的战略性焦点,它们通常是道路交叉或汇聚点。

节点意象的特性

1、功能、交通性节点。比如斯科富广场、查尔斯街环岛。

2.代表性主题节点,比如路易斯堡广场、珀欣广场、考普利广场

3.节点有内向与外向之分

(5)标志物

标志物是观察者的外部观察参考点,越是熟悉城市的人越要依赖于标志物系统作为向导.

标志物构造意象

1、单一性,标志物从众多元素中脱颖而出,其关键的物质特征具有单一性,要么与背景形成对比,要么占据突出的空间位置。空间的对比有两种方法:其一,使标志物以视觉点制胜,其二,是通过与邻近元素退让或高度等的变化,建立局部对比

2、功能活动和文化意义的赋予

3、连续的标志物可以强化意象

“小组10”(Team10)

凡·艾克针对现代主义空间--时间观及技术等于进步的教条,率先提出场所概念,并运用至城市设计领域

“小组10” 认为,城市设计涉及空间的环境个性、场所感和可识别性,城市社会中存在人类结合的不同层次。其提出的“门阶哲学”强调的城市设计中以人为主体的微观层次,是一种以现代社会生活和人为根本出发点,注重并寻求人与环境有机共存的深层结构的城市设计理论。

赫兹伯格则使用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模型,发展出“住宅共同决定”的主题,这是战后公众参与设计的起点

“小组10”关心的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他们的公式是“人+自然+人对自然的观念”,并建立起住宅--街道--地区--城市的纵向场所层次结构,设想了具有“空中街道”的多层城市,这一构思在史密森夫妇的“金巷”设计竞赛方案中首次推出。

在城市环境美学问题上,认为城市环境的美应能反映出对象恰如其分的循环变化,作为特定地域标志和象征的某些历史建筑,或投资巨大,具有重要意义的建筑和开敞空间,可以看作是相对固定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可改变美学”

设计思想:

城市与建筑的设计必须要以人的行动方式为基础,城市和建筑的形态必须从生活本身的结构发展而来。

罗布·克里尔

著名建筑师和城市理论家,曾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维也纳技术大学等校任教。代表作《城市空间》(Urban Space) :

城市广场的功能:带有文化特征的商业活动场所

城市街道的功能:公众流动和散步的空间

城市广场与街道交汇处的空间形态有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

罗布.克里尔回顾了20世纪的城市建设历史,指出了现代主义建筑观支配下的城市设计的不足:

(1)现代建筑师过于关注单体建筑设计而忽视城市空间的整体艺术

(2)缺乏对城市整体的构想,从而造成对传统城市空间优秀设计手法的漠视

(3)单纯以美学观念进行城市设计

同时,他认为应加强对城市空间的研究,对未来城市建设的模式提出了自己的构想,推测线性设计系统可以适应将来城市建设、最后,他分析了斯图加特市战后重建的规划设计案例,阐明了“重建规划必须合乎逻辑,并与其原有空间提供形式上的呼应”的设计特点。

阿尔多·罗西

1990年普利策奖

对现代主义建筑和城市规划进行批判

——强调记忆、纪念性、公共、私有等城市主题,这些主题是城市设计理论出现重大转折的标志。

——场所不仅由空间决定,而且由这些空间中所发生的古往今来的持续不断的事件所决定。

“城市精神”就存在于它的历史中,一旦这种精神被赋予形式,他就成为场所的标志记号,记忆成为结构的引导,于是记忆代替了历史。

斯皮罗·科斯托夫

代表著作《城市的形成》,曾获美国建筑师学会(AIA)荣营奖。

书中,他从历史的视角,通过大量实例的剖析,重点揭示了城市模式和城市形态背后的“隐含秩序”,并着重从社会历史和城市地理两方面研究了城市形态的深层演变机制。

全书共有六大部分:绪论、有机形态、网格、作为图形的城市、宏大形式和城市天际线。

5.人文社会设计理论

简·雅各布斯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认为城市旧区的价值一直为规划者和政府当局所忽略

城市问题是一个“有序的复杂问题”,指出城市多元化是城市生命力、活泼和安全之源,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动,城市中街道担负着特别重要的任务,是城市中最富有活力的“器官”,也是最主要的公共场所。街道除交通功能外,还与人的心理和行为相关。

街道和广场是真正的城市骨架形成的最基本要素。

街道要有生命力应具备的条件:

1.街道必须是安全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之间有明确的界限。

2.必须保持有不断的观察。“街道眼”必须在所有时间里都能注视到街道。

3.街道上必须有不停的使用者

街道的生命力还来源于街道生活的多样性。

街道生活多样性的基本条件:

1.土地使用性质应混合

现代城市建设的一个弊病是现代主义的功能分区,城市功能的单一化。

2.街道要短,拐弯的机会要多

大多数的街段必须要短,也就是说,在街道上能够很容易拐弯。

3.混有不同年代和条件的建筑

一个地区的建筑应该各色各样,年代和状况各有不同,应包括有适当比例的老建筑。

4.人流往返频繁,密度和拥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雅各布斯与《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影响

雅各布斯的观点对于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使设计师从关注如何去做城市设计,转向关注为谁设计,从而更加关注使用者的感受。另一方面雅各布斯的著作运用大量非专业的预言阐述城市问题,在社会上获得了普遍认同,引发人们对城市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对于城市设计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具有积极的意义。

阿莫斯·拉波波特

《城市形态的人文方面》(HumanAspectof Urban Form) 1977将文化生态分析运用于城市空间环境研究的代表人物

城市设计应作为空间、时间、含义和交往的组织,城市形式的塑造应该依据心理的、行为的、社会文化的以及其他类似的准则;应强调有形的,经验的城市设计,而不是二度的理论性规划。

城市设计行使的是“空间、时间、含义和交往的组织” 功能,现代城市设计者应把环境设计看作是信息的编码过程,人民群众是它的编码者,环境则起了交往传递作用。

文化生态学理论:人类文化和生物环境存在一种共生关系。 这种共生关系不仅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也影响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并发展为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

文化生态分析:通过研究人类文化形成过程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的相互关系,解释文化与环境的适应过程。

设计更多的关心各构成要素之间及其与隐形规则之间的联系而不是要素本身。

柯林·罗和弗瑞德·科特

“拼贴城市”的思想 :通过黑白组合的“图底分析”方法,希望设计师们在进行建筑或者城市设计的时候能够更多的重视白色部分,也就是城市的空间,而不要把目光总是集中在实体本身。

《拼贴城市》最重要的贡献是,主张建筑师把视角从建筑单体转移到整个城市。试图使用拼贴的方法把割断的历史重新连接起来。

6.自然生态设计理论

伊安·麦克哈格

“设计结合自然”思想在城市社区设计与自然环境的综合方面,以及在科学的生态规划方法方面,为城市设计建立了一个新的基准

主要观点:强调人类对自然的责任

麦克哈格是第一个把生态学用在城市设计上的,其生态分析主要基于两个原则:

其一:生态系统承受力是有限度的(因此,人类应与大自然合作,不应以大自然为敌)

其二:某些生态环境对人类活动特别敏感,因而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危,必须妥善处置。他的设计只有两个目的:生存与成功,也就是健康的城市环境

麦克哈格认为,美是建立于人与自然长期的交往而产生的复杂和丰富的反应,这也是美与善的连接,他扩展了景观建筑学的范围,使它成为多学科综合的用于资源管理和土地规划利用的有力工具,多方面地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强调把人与自然世界结合起来考虑规划设计的问题,并用“适应”作为城市和建筑等人造形态评价和创造的标准。

麦克哈格的生态设计方法是:

(1)自然过程规划

(2)生态因子调查

(3)生态因子的分析综合

(4)规划结果表达

迈克尔·霍夫

1984年《城市形态及其自然过程》

从自然进程角度论述了现代城市设计实践中的失误和今天应该遵循的原则

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去发现一种新的和建设性的方法来对待城市物质环境,并寻找一个可替换的城市景观形态,以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能源、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问题的关注。为城市设计提供了一个概念性的和哲学上的基础。

提出应建立一个城市与自然有机结合的整体概念,城市的环境观是城市设计的一项基本要素,景观设计在某种意义上,寻求的是一种包含人及人赖以生存的社会和自然在内的、以舒适性为特征的多样化空间,绿色城市设计正是在与自然过程结合这一点上,与景观建筑学有许多相通之处,景观建筑学为城市设计的生态分析方法和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约翰·西蒙兹

《景观设计学:人类自然环境空间》获ASLA奖章

《21世纪花园: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学术思想集中反映:《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

全面阐述了生态要素分析方法、环境保护、生活环境质量提高,乃至于生态美学的内涵,从而把景观研究推向了“研究人类生存空间与视觉总体的高度”

改善环境不仅仅是指纠正由于技术与城市的发展带来的污染及其灾害,它还应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演进的创造过程

代表作品:

美国匹兹堡市梅隆广场

芝加哥植物园  迈阿密湖新镇

西蒙兹的设计哲学

改善人居环境

遵循自然法则

体验设计法

在区域规划方面,提出四条标准:

计划的用途是否适宜人

能否在不超过土地承受能力的条件下进行建设

是不是一个好的邻居

能否提供适合各种级别的公共服务设施

他结合生态分析,创造性地提出的“绿道”和“蓝道”概念,对今天我们实施贯彻“生态优先”准则的跨世纪城市建设目标和理念具有重要的启示。

7.设计过程理论

乔纳森·巴奈特

巴奈特(曾任纽约城市总设计师)指出:“ 城市设计是一一种现实生活的问题”。代表作《城市设计引介》中提出“设计城市而不是设计建筑(DesigningCities without Buildings)”,强调城市形体必须是通过一个“连续决策过程"来塑造,所以应该将城市设计作为“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 。

巴奈特首先批评了传统的仅注重建筑单体而缺乏城市整体空间关系考虑的设计方法,认为综合考虑了各种相关的目标和决策后,城市是可以设计的,同时强调了规划师和建筑师参与到城市政府决策以及投资决策的过程中的意义。

从方法论的角度,巴奈特还探讨了城市设计的重要性及方法,重点是区划(Zoning)、图则(Mapping)和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三种手段。

进一步从土地使用、开放空间、街道家具、城市交通、立法、公共投资等方面阐述了与城市设计密切相关的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1974年发表《作为公共政策的城市设计》一书:强调设计者应该有权介入政策的制定过程,若拒绝设计者于这一过程之外,则会使“政策”缺乏想象力,出现刻板单调,并指出城市设计的行动框架应该是灵活的。可以说,巴奈特对如何发挥城市设计在实际城市建设方面的指导作用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哈米德·希尔瓦尼

美1981《城市设计过程》

城市设计评价标准

可达性、和谐一致、视景、可识别性、感觉、适居性

8.城市设计的整体理论

罗杰·特兰西克

1986《寻找失落的空间:城市设计理论》

明确指出现代城市设计需要一个整体性的设计方法,在进行城市空间设计时必须综合应用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和场所理论等。

导致城市失落空间的主要因素有:

对汽车依赖性的增加:

现代主义运动中建筑师对公共空间的态度;

城市更新时划分城市用地所采取的城市用地区划和土地使用政策;

一些现代的公、私营机构不愿承担城市公共环境的义务;

旧城核心区废弃的工业、军事或交通用地。

趋于整合的城市设计手法

1.连接有序的活动

2.边界的水平围合,边缘的连续

3.整合的桥梁

4.轴线和透视

5.室内外融合

8.总结

1920年以前,即第一代城市设计:贯彻“物质形态决定论”思想;对城市空间环境施压产生的影响主要是视觉有序,对较大版图范围内的建筑进行三度形体控制;所遵循的价值取向和方法论系统基本上是建筑学和古典美学的准则,直觉感性多于科学理性:代表人物一西特、沙里宁等,其后吉伯德、卡伦、芦原义信等又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 。

1920年代到1950年代末, 第二代城市设计

遵循经济和技术的理性准则,仍信奉“物质决定论”和1920年代“包豪斯”的设计理念;注重在建设中体现最新科学和技术成果,而技术美学观念和价值系统由此而产生;代表人物一柯布西耶、培根、克里尔兄弟等;到1950年代末,其内在目标、方法论特点等又由于世界性社会发展的新特点而产生了新的发展。总的来说,第二代城市设计满足了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一些显而易见的现实需要,功不可没。后期发展的主要代表人物-林奇、雅各布斯、“小组10”、 拉波波特、罗西及柯林.罗和弗瑞德科特等。

1970年代以来,第三代城市设计

即“绿色城市设计”,通过把握和运用以往城市建设所忽视的自然生态的特点和规律,贯彻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准则,力图创造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理想城镇建筑环境。为此,他们除了运用第二代城市设计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技术外,还充分运用了各种可能的科学技术,特别是城市生态学和景观建筑学的一些适用方法技术来实现这一目标:代表人物一麦克哈格、西蒙兹、霍夫等。

城市设计的编制

1、城市设计编制和研究的类型

1.1概念性城市设计

如同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一 样,概念性城市设计主要目的在于为进一步指导下一阶段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寻找具有引领性的城市设计方案。

1.2策略性城市设计

是针对城市发展特定问题的研究型城市设计,又称为专项城市设计。强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包括一般性问题和特殊性问题。

1.3实务性城市设计

实务性城市设计是针对规划实施项目的城市设计,按其实践开展的不同价值取向和专业特点,可分成开发型、保护与更新型、社区型。

1.4作为城市规划工作内容的城市设计

与城市规划(总规与详规)相对应,城市设计编制结合规划可分为总体与局部城市设计

总体城市设计对应于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分区规划)阶段

研究对象:整个城市或城市分区

局部城市设计对应城市详细规划阶段

设计对象:城市的局部地区和地段乃至特殊地块

2、城市设计的工作内容

2.1城市设计的对象和任务

(1)城市设计的对象

物质空间环境:除建筑内部空间以外的整个城市空间与物质形态、场景,包括人。

功能活动与人:城市空间环境中的人、人的活动与感受。

管理机制:利益评价、控制引导、管理过程、政策建议。

(2)城市设计的任务

城市环境研究;城市空间环境:城市社会空间;城市经济发展;管理与控制

2.2城市设计的工作特点

(1)综合性

(2)持续性

(3)地域性

(4)控制性

2.3城市设计的内容

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城市土地利用、城市景观、城市开放空间与公共活动、城市活动系统、城市特色分区与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实施

3.城市设计的编制

城市设计成果编制

城市设计的成果包括三个部分:

(1)城市设计导则:以条文和表格的形式,表达城市设计的目标、原则和控制体系。

(2)城市设计图则:通过图纸、模型(或计算机三维图形)和文字,表达城市设计内容;

(3)城市设计研究附件:通过图纸、图示和文字,汇编基础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以上成果应提供相应的电子文件和必要的设计模型。包括“城市设计研究报告”和“基础资料汇编”。

4、不同规模层次城市设计的编制要点

城市设计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城市总体设计→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片区设计

重点地段——城市详细规划

5.城市设计编制的程序要求

包含7个阶段

1)机构成立

2)前期调研

3)设计过程

4)公示与论证

5)成果报批

6)与管理体系的衔接

7)监督验收

城市空间要素和景观构成

(各要素概念、模式、类型、构成要素、属性、特征、构成、职能、功能作用、设计要点等)

1.土地利用

土地的综合利用

是指特定地段中各种用途的合理交织,即某城市用地地界内的空间使用和占有的情况。

理论上说,城市土地使用的设计应尽可能让用地最高合理容量的占有率保持相对不变,以充分利用城市有限的空间资源。

2.空间格局

基本概念

城市空间格局可以看作是城市物质空间构成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反映特定社会文化背景、表现城市特色风貌的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总体反映。

空间格局的典型模式

中心集结型

条带延伸型

格网型

自由生长型

空间格局的演化类型

城市空间演化的四种基本类型

同心圆式扩张,俗称“摊大饼”“N环”城市

星状扩张,以几条主要道路为轴线,辐射状生长。因各条道路情况不稳定,可向带状和中心集结式发展。

带状生长。在某一轴上呈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和趋向,也可能由星状演化而来。

跳跃式生长。空间发展脱离老城区而另辟新城的演化类型。地理原因、政治原因、历史文化保护等等。

空间格局的构成要素

路径 边界 节点 标志 区域

3.开放空间

开放空间: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是城市整体环境中最易识别、最易记忆、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包括自然风景、硬质景观、公园绿地、娱乐空间等)

城市开放空间主要具备以下职能:

---提供公共场所,提高城市生活环境的品质;

---维护、改善生态环境,保存有生态学和景观意义的自然地景,维护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体现环境的可持续性;

- -有机组织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行使文化、教育、休憩等职能。

--改善交通,便利运输,并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

开放空间的特征和构成

开放空间在城市结构体系中承担的角色特征大致如下:

1.边缘:即开敞空间的限界。它出现在水面和土地交接或建筑物开发与开敞空间的接壤处。这常是设计最敏感的部分,必须审慎处理。

2.连接:系指具 有连接功能的开敞空间区段。例如,连接绿地和实用开敞空间的道路和街道,它也可以是一个广场和其它组合开敞空间体系要素的焦点,在城市尺度上,河道和主干道也可成为主要的起连接功能的开敞空间。

3.绿楔:这是一种真正的城市开发中的“呼吸空间”(Breathing)。它提供自然景观要素与人造环境之间的一种均衡,也是高强度开发设计的一种变化和对比。

4.焦点:一组帮助人们组织方向和距离感的场所或标志。在城市中它可以是广场、纪念碑或重要建筑物前的开敞空间。

5.连续体:这是开敞空间体系的基本特征。自然河道、一组 公园道路或相连接的广场空间组织,都可以形成连续系统。开放空间的组织需要政策,需要合作,在考虑较大范围的开敞空间时,应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就其空间负载的功能属性来看可分为两类:单一功能体系和多功能体系。

(一)单一功能体系

这一体系以一种类型的形体或自然特征为基础,如河谷,或某种开敞空间的开发设计,如公园。由城市街道、广 场和道路构成的廊式体系是最典型的开敞空间体系。合肥和西安的环城公园属于此类开敞空间。

(二)多功能体系

大多数开敞空间体系都是多功能的。各种建筑、街道、广场、公园、水路均可共存于这体系中。在新城 镇规划设计中,开敞空间体系可作为开发的控制和条件,而在更大范围内,它甚至可成为区域性空间特征。如江苏太湖风景区所构成的开敞空间体系。

开放空间的设施和小品

1)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的含义和作用

环境设施指城市外部空间中供人们使用,为人们服务的一些设施,其完善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的成果和社会民主的程度。

其功能作用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休息:座椅、草地

(2)安全:无障碍设计、照明、铺装细部处理

(3)方便:垃圾桶、公厕、露天餐饮

(4)遮蔽:遮风挡雨,遮阴

(5)界定领域:根据环境心理学,强化可发生活动的区域边界,界定领域。同时,广义的城市街道设施、环境建筑小品还包括城市公共艺术(城市雕塑等)的内容,具有在公共空间中展现艺术构思、文化理念和信息以及美化环境方面的作用,增加空间的场所意义。

2)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的分类和设计

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按其内容和用途一般可分为:休息设施、卫生设施、绿化设施、环境标识、拦阻诱导设施等几大类,而且不同的设施小品有其不同的设计要求。

6.城市色彩

城市色彩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建筑色彩, 指城市色彩中众多建筑物的群体色感,可分为建筑的主色调(在建筑主体占有统治性的颜色,如墙面、屋面)和辅色调(建筑门窗、装饰线脚等的色彩) ;其二是场所色彩,它相对建筑色彩而言,是与建筑色彩相互补充的环境色(天空、水体、岩石等纯自然色彩除外),包括铺地、街道设施、绿化等的色彩。

在城市设计中,城市色彩的控制引导建议采用主色调统一、辅色调统一与场所色统一,三种方法

城市典型空间类型的设计

(各要素概念、模式、类型、构成要素、属性、特征、构成、职能、功能作用、设计要点等)

1.城市道路空间

道路的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为交通空间功能;其二为生活空间功能。

道路空间设计的要求与原则

要求:主要在于以相关城市规划成果确定的道路性质、位置、宽度等属性为依据完成细化与完善工作,在确保道路交通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多种途径营造良好的空间氛围,提高道路使用的舒适程度。

①便捷高效原则

②舒适宜人原则

③局部步行原则

④公交优先原则

2.城市广场空间

广场的概念: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主题思想与规模的节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广场的级别与分类

服务范围:城市级、片区级、社区级

广场功能:市政、纪念、商业、交通和休闲广场

按照平面组合形式分:单一型广场和复合型广场

按广场断面形式分:平面型广场、立体型广场(下沉型广场、上升型广场)类型。

广场空间设计的主要原则:

多样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

宜人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

选址与布局

选址比较广泛:特殊公共建筑前、城市轴线序列、步行街空间节点,站前、自然景观内、可达性好的社区内。

广场规模与特色:

功能、级别、位置等因素。

依据当地文化、习俗等增设一些功能,以提高广场的趣味性。

3.城市绿地

城市绿地概念:是指以全体社会公众为服务对象,便于市民到达并进入,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作为主要存在形态,可满足市民观赏、休闲需要的城市空间,人们也经常称之为公园或游园。

原则

便利舒适原则

景观丰富原则

生态效益原则

4.城市中心区

城市中心区的概念:是城市结构的核心地区,在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功能方面承担中心角色,在物质与经济形态上常常是城市公共建筑和第三产业的集中地域。

城市中心区设计的原则

1)土地使用多样性原则

2)提升土地开发强度原则

3)提供便利交通原则

4)创造方便有效的联系原则

5)建立正面意向原则

5.大学校园

大学校园空间设计的要求与原则

1)人性化原则2)社会化原则3)生态化原则

(1)深刻理解办学宗旨与校园文化传统,注重在空间上的体现与继承;

(2) 认真发现或发掘构成校园空间的共同语言,包括校园空间的肌理和形态、园林与建筑的风格、质地、色彩等要素,营造具有特色的校园空间风格;

(3)土地利用规划要确保作为校园公共空间的开放空间,尊重地形地貌及生态环境,营造生态化的绿色校园;

(4) 校园空间的形态规划,要注重功能空间的有机组织与开放空间的连续展开,实现开放空间在视觉上的网络化,其核心是空间轴线,尤其是绿轴的构筑:

(5) 大学校园规划是一个动态过程,总体规划应考虑到大学空间的可生长性,并应及时对应大学功能的充实与扩展调整总体规划:

(6) 注重大学校园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城市中的大学无论是功能还是空间结构都应成为城市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对于城市社会应有充分的开放度。

6.城市建筑综合体

建筑综合体通常由城市中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社会生活空间组成,如居住、办公、出行、购物、文娱、社交、游憩等。把各个分散的空间综合组织在一个完整的街区,或一座巨型的综合大楼,或一组紧凑的建筑群体中,有利于发挥建筑的协同作用。

7城市交通枢纽综合体

通常有两种类型:大型城市对外交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

设计要点:

城市交通地段空间整合(发挥交通枢纽的媒介作用;发展城市综合体模式;地段一体化设计)

城市内外交通网络整合(城市内部交通网络、城市对外交通网络、换乘系统)

交通功能、空间与城市一体化(功能组织一体化、空间一体化)

8.城市滨水区

概念: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

设计原则:整体性原则;

适配、制宜、特色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

滚动渐进原则;

岸线资源共享与社会公正原则

城市设计分析方法

(理解城市设计空间分析方法、图底理论、联系理论·、场所理论)

图——底理论:通过分析建筑实体与开放空间的联系来理解城市形态。

联系理论:把交通流线的动态性作为形成城市形态的动力。

场所理论:将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应用到城市开放空间的方法。

特兰西克的《找寻失落的空间》将图底、联系和场所理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综合理论, 它会为建筑实体和空间虚体提供清晰的结构,组织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且尊重人的需求和独特的文脉要素。

图——底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 :认为人在感知物体时会选择物体的某个片面来感知,没被选择的对象退居到衬托地位,成为背景。

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知觉》中指出:“ 在特定条件下,面积较少的面总是被看成‘图’,而面积较大的面总是被看成‘底’。

图——底理论 (FIGURE AND GROUND THEORY )

图——底关系是简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秩序的二维平面,通过研究城市空间与实体之间存在的规律,研究城市形体环境,确定城市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并通过不同时间内城市图底关系的变化,分析出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

图_建筑实体; 涂黑

底-建筑虚体; 留白

绘制出城市空间结构分析图——“图——底关系图”反之为“图——底关系反转图

城市空间中空间与实体同等重要,城市空间是虚实相生的有机整体。

美国纽约城市空间

现代城市的塔楼、摩天大楼的环境组织方法,几乎不可能创造在水平空间上连续的城市空间。当今的城市形态主要是垂直的而不是水平的。

图——底关系

通过一种将城市三维空间分析简化成二维平面来解析的一种方式,对城市空间组织肌理的一种分析。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抓住和提取空间信息,获得图像上的直观感受。

图——底分析始于1748年,诺利对罗马城的空间分析

诺利地图将城市表现为一个具有清晰界定的建筑实体与空间虚体的系统。创造出积极的空间或者“具有物质形态的容器”。

图——底关系具有整体连贯性,描绘了街区格局和单体建筑之间的网络关系。

现代空间:只有建筑才具有图形意义,是相对独立的实体,而空间则变成不具物质形态的容器。

诺利:空间就是图形

联系理论

又称为“链接理论”或“关联耦合法”

联系理论涉及连接城市各部分的线形组织,以及设计这些线上的建筑与空间联系的空间“参数”。

联系理论是研究城市形体环境中各构成元素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规律的理论。线性关系指城市中的一些线性联系,包括交通线、线性公共空间、视线。

镇文彦的论著《集合形态的调查研究》中讨论了创造空间连接结构的几种要素。他认为连接是城市室外空间最重要的特点:连接就是城市的凝聚力,以组织城市各种活动,进而创造城市的空间形态....

镇文彦提出的三种不同的城市空间基本形态:

①合成形态:独立的建筑组成了二维平面。

②超大形态:结构组织被连接在一个线性构架上,这个线性骨架是一个等级明确、开放、空间联系强烈的系统。优点:能在简单的基础设施上有效组织各种功能并节约投资。

③组群形态:组团形态的形成是建筑物沿着开放空间体系逐渐地累积聚集的结果,其联系自然而有机。是很多历史城镇空间组织的典型方式。

建立城市秩序:

①明确城市空间秩序;

②建立不同层次的标志性建筑;

③确定城市中主要的建筑及公共空间的联系走廊,提高城市效率;

④以此为依据控制周围与之相联系的各构成要素,以能达到“各种流动形态的和谐交织”和秩序化的结构布局。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规划:以结构性设计为先导的设计

培根在美国费城的城市更新中采用建立“城市设计结构性准则”的方式,通过对建立线形连接搭建起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框架。

联系理论的城市设计范例

1791,朗方的美国首都华盛顿市中心区规划

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城市设计

以空间设计为基础:

联系理论、图——底理论

场所理论

场所理论致力于处理城市空间与人的需要、文化、历史、社会和自然等外部条件的联系。主张强化城市设计与现存条件之间的匹配。并将社会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人们驾驭城市环境的体验与物质空间分析中的视觉艺术、关联性和空间比例等原则提升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本质:在于对物质空间人文特色的理解。

柯布西耶提出的明日城市设想

只有当空间从社会文化、历史文化事件、人的活动和地域条件中获得文脉意义时才可以被称为场所。

场所:每个场所都是独一无二的,体现出其周围环境的特性或“气氛”。这种特性既包括“有材质质地形状、肌理和色彩的有形物体”,也包括更多无形的文化交融,某种经过人们长期使用而获得的印记。

场所:具有独特性格的空间。

场所精神:被视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得不面对和妥协的有形事实。

场所现象:无形的一种气氛。

场景:自然的场所、环境。

场所聚落: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场所结构分析理论

场所结构分析是一种现代社会生活和以人为根本出发点,注重寻求人与环境有机共存的深层结构的城市设计理论。

Team 10强调一种运用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思想和聚落生态学方法,他们关心的是人与环境的关系,提出了“人+自然+人对自然的观念”的场所结构公式,并且还建立了一个场所层次结构图示。

挪威建筑家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精神》

场所理论的倡导者指出,城市设计的目标不仅仅是摆弄空间形式,而是整合包括社会在内的整个环境中的各个部分以创造场所感,在物质空间和文化环境之间结合环境的独特形式和内在细节给予物质空间更多丰富的内容。

场所理论倡导的城市空间不再是靠更新建筑技术和凭空创造的环境,而是通过新旧建筑、空间与已有城市机理的融合来实现的。

欧洲“文脉”设计师的领袖人物之一荷兰建筑师赫茨伯格说过“设计就是去发现人和事物想要什么:形式就这样自然出现了,真的不需要去创造什么,只需悉心观察而已。”

三种理论的比较

图一底理论: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城市空间

从理解城市形态入手,体会城市间主体块的空间关系。通过图底关系分析,从二维角度认识城市模式、空间秩序、空间等级等等。

联系理论:有利于形成城市的空间秩序和提高城市效率

通过交通、视觉方面的联系分析,明确城市空间中主要功能与景观构成元素之间的交通联系,从而确定城市的主次交通和视线、走廊。

场所理论:使城市环境满足人们深层次的需求

通过对影响城市环境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的分析,把握城市空间的内在特征。

每一个理论方法都是从一个侧面分析城市环境,只有把三者结合起来才能使城市问题的研究更全面、更有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城乡设计与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