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的密度太大,为了能更好地巩固书中的知识,我会以文章的形式进行复盘,这篇文章是对第七章“记忆”的知识点进行复盘。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发生的事可能会编码成信息存储在大脑中从而转换成记忆,这些记忆构成了我们全部的知识。今天我想谈谈记忆的样子,寻找记忆的痕迹。
什么是记忆?记忆是指编码、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过程。就像身份证号码,一个人只对应一个号码(编码),存入公安系统网络并且全国联网(存储),从系统中搜寻查找(提取)。
你记得如何搭车才能到公司,你记得如何使用电饭煲,你记得考试的内容,你记得哪里可以买到菜,这些基本的生活细节全部有赖于你的记忆,记忆是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基础。
记忆有时会被短暂的保存,有时会被存储一生,所以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如果这时有一幅相对复杂的画呈现在你面前5秒钟后离开你的视线,让你回忆画中有什么,你记住画的内容大约只有半秒钟,这就是映像记忆。
如果这时给你一段200字的内容让你念完一遍,合上课本背出来,而这些内容你以前并没读过,我想你肯定背不出来,这就是短时记忆。
我们使用语言和推理的能力是在记忆的累积效果上呈现出来的,而这些能为记忆新内容搜索的已有的知识内容的线索就是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记忆的基础资源,为短时记忆转换成长时记忆提供通道。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记忆仓库,这个仓库叫做长时记忆,有关于我们对世界和自我的全部知识都储存在这里,我们从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中所获得的信息都会经过工作记忆存储到这个仓库中。
那么,短时记忆如何存储到长时记忆的?换个说法,就是我们如何能编码记忆,并且在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后,仍然能有效地进行提取?书中提到复述和组块,复述通俗地说就是不断地在脑中循环重复需要记忆的内容,复述能防止信息从短时记忆中衰退;组块就是赋予信息意义,比如让你记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你可以分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个组块进行记忆,组块能有效提高记忆广度,原理其实就是把新刺激与脑中已有知识信息进行匹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关联。
在教我女儿识字的过程中,我在给她读绘本的时候,会指着绘本上的字念给她听,她也会学着这样念,几次之后,我把绘本书的封面拿给她看,她就能念出书名,而当我把书名写到一张白纸上时,她就不认识这些字了。其实原因就是因为提取的背景与编码的背景不相匹配,导致记忆无法有效提取,这就要谈到编码特异性原则。
编码特异性原则是指当提取的背景与编码的背景相匹配时,记忆最为有效。如果我想让孩子认字,我必须把一个字放在不同的背景下重复让她指认,这样丰富编码的背景,更容易让提取的背景与编码的背景相匹配。
你有思考过在岗位竞聘时,为何面试的顺序要抽签吗?这其实是记忆的系列位置效应在起作用,由于人会对新刺激产生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即对首先接收到的刺激和最近接收到的刺激记忆更为深刻,而对中间接收到的刺激记忆更为模糊,所以为了公平起见,岗位竞聘面试时通常要抽签决定顺序。
我们有时需要特别努力的进行回忆某些信息,这是记忆的外显作用,有时不需要特别费劲就能回忆起某些信息,这是记忆的内隐作用。
那么,我们如何更有效地记忆信息内容?你想象一下,当你遇到一个很久没见的朋友,你是很快就能叫出他的名字,还是要想很久才能想起他的名字?如果你很快能叫出他的名字,这是你的内隐记忆,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心理努力;如果你想很久才想起他的名字,这是你的外显记忆。显而易见,当我们的内隐记忆很稳固时,我们更能有效地记忆信息内容,这就涉及信息的加工水平,如果对信息加工和处理越深,记忆效果就越好。现在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每天听知识付费课没有一点进步的原因了,那些知识没有经过大脑的加工转化,记忆效果当然很差了。
如果你拿到一本教材书,你该如何学习才能有效地记忆书上的内容呢?你需要匹配编码和提取的背景,应用复述和组块的方法,让短时记忆逐渐转换成长时记忆,同时你还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我的个人见解是通过写作的方式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加工,这样加工的深度越深,记忆效果越好。
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为何我们会遗忘?你是不是很惊讶初学语言的孩子为何进步很快,而成人在学习语言时进步却不那么明显,这里就要应用到前摄干扰和倒摄干扰这两个概念了。前摄干扰是指过去获得的信息使你获得新信息的能力更为困难,孩子进步快是因为他原本就是一张白纸,不会受到过去信息的干扰;倒摄干扰是指新信息的获得使你回忆过去的信息变得更为困难,成人原本就有一些语言的旧信息,输入新信息就会对旧信息产生干扰,所以成人学习语言进步就不那么明显了。
对于无结构信息的内容,我们如何做到更好的记忆?没有意义的信息是很难记忆的,比如你不是读法律专业的,当看到一个法律制度的时候,你是不是压根都看不下去,更别提记忆了。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两种改善无结构信息记忆的方法,即精细复述和记忆术,精细复述需要创造一种联系赋予信息意义,这要发挥你的想象力;记忆法最经典的就是地点法,指的是将新信息与过去熟悉的某一场景或客体相联系。
我们每天都会用到记忆,不免要对记忆进行重构,而我们是基于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对记忆进行重构,事实上我们重构的记忆通常会与真实的事件不相同。首先你会先简化事件,对事件的整个过程会突出某个部分,最后将细节变得符合自身的背景或知识。这么说来,我们对事件的一些记忆通常会停留在自身的知识水平上,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学习知识更新知识。
重构记忆还会产生闪光灯记忆,它是指人们对某一事件引起极大的情绪波动,那么这个事件就很容易被记忆,也是一种鲜活性记忆。
我现在对这章的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加工,也是在将短时记忆转换成长时记忆的过程,内容信息量挺大的,毕竟几十页的内容要糅合成一篇2000多字的文章还是有点难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