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后,那位爱国者又回来了——《血战钢锯岭》

2000年,一部《爱国者》让梅尔吉布森成为了很多观众心目中的标准硬汉。然而从那以后,我们似乎再难听到梅尔吉布森的名字,为数不多的几次演出和导演作品也很难令人满意,后来的“封杀”风波更是渐渐让这个名字淡出了大家的视线。

  2016年,这位爱国者又回来了,而且还带着雨果•维文、萨姆沃辛顿等几位老炮和一个小“加菲”,将大家带回了70多年前的太平洋战场。与同期很多大片相比,《血战钢锯岭》的宣传略显低调,但是作为少数提前感受了影片氛围的幸运儿,笔者还是愿意分享几点拙见。


“小蜘蛛”转型“真正男子汉”

以《超凡蜘蛛侠》而被大家熟知的安德鲁•加菲尔德此番饰演了一位忠实的基督徒,同时有着对祖国的热忱和对信仰的忠诚的他,在入伍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为了遵循“十诫”之一的不得杀生,他拒绝摸枪,差一点被军队扫地出门。

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他又不得不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去成为战场上必须活着的角色——医疗兵。

    在影片的前半段,道斯就像无数20岁的美国年轻人一样,眼神中充满了单纯的执念,“拯救国家”,虽然他此时并不知道战场的残酷,也不知道自己将要面临怎样的挑战。但是就是这么一个自以为是的loser,却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完成了在战场上救助75人的壮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医疗兵戴斯蒙德•道斯为了守护自身信念的坚持,也看到了“加菲”在诠释这个角色中的前后变化。

“老同志”梅尔吉布森的固执

    梅尔吉布森是个固执的老同志。当好莱坞的主流越来越强调政治正确,各位大导演们原来越开始尝试新鲜而又奇怪的拍摄技巧叙事手法(我不是在说《鸟人》)、甚至开始不断怀疑推翻自我时,似乎只有梅尔吉布森还在坚持做这种风格传统的老派直男热血电影。

    影片的前半段就像缺了油的自行车,每蹬一圈就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梅老对很多文戏的粗糙处理甚至让我穿越回了2008年,想到了被吴宇森的《赤壁》支配的恐惧。不过话说,两个人的风格还真的有点类似,都是直男,都不会拍文戏,都喜欢动作场面。

但是到了后半段,当战争场面来临时,《血战钢锯岭》没有仿效《硫磺岛来信》的风格,以刻画人物内心为主,战争场面为辅。而是平铺直叙,将鲜血淋漓的、残肢断臂的战场最真实的一面赤裸裸的呈现在你面前。当你还沉浸在为道斯争取到不拿枪上战场的权利而高兴的小情绪中时,战列舰轰隆的炮声提醒你,死亡竞赛开始了。

受“封杀”事件的影响,梅尔吉布森多年来一直坚持做独立电影,正因为如此,他也走上了与其他好莱坞导演截然不同的道路。

其实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影片中的德拉蒙德•道斯就像梅尔吉布森自己,尽管自己所坚持的影片风格受到并不能被所有人所接受认可,尽管无法保证每一部影片的产出和票房,但是这位坚持自身信仰的苦修士依旧在艰难前行。而终有一天,这些付出都将有回报,屌丝小军医亦将成为国家英雄。

可以说,《血战钢锯岭》是一部优点与缺点都极为明显的影片。如果你是军迷、历史帝、大场面爱好者、加菲的迷弟迷妹,那么墙裂推荐你去看;如果你偏爱细腻的人物内心刻画以及对主题的深度剖析,那么也许《血战钢锯岭》并不是适合你的第一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16年后,那位爱国者又回来了——《血战钢锯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