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秦王、齐王、楚王,哪个更尊贵

春秋四大强国楚齐晋秦为后人推崇,历朝历代封爵时一般都会将这四国号视为一等爵号,所谓一字并肩王,高于其他一字王和二字王。凡事都有个高低,那么楚齐晋秦谁高谁低呢?

都说古代礼法森严,但这四个爵号的高低排序并没有那么严格,各个朝代都有独特的看法和顺序。

王爵是在汉朝开始普及的,所以先看下汉朝的情况。

汉朝是没有秦王的,这很好理解,当时的王爵是实打实的,封地在哪儿,王号就以当地的名称命名。汉都长安就在关中秦地,不可能把这块儿地儿给了王爷,所以就没有秦王。晋王也是没有的,西汉的一字王号起源自战国七雄,晋国早就亡了,而且晋国祖地山西多数时期都是中央直辖领地,不设王国。

接下来说说楚和齐,汉朝的历代首届楚王分别是韩信、刘邦之弟刘交、光武帝的庶子刘英;齐王则有韩信、刘邦长子刘肥、汉武帝次子刘闳、光武帝之兄刘縯。两相比较之下,齐王的地位似乎更高一点,但相差不多。

由于汉朝的王爷都有实际领地,尊贵与否和封地直接相关,与他们的象征意义反倒不大。相比离国都有些远的楚齐,对汉室来说更重要的封国是赵国和梁国。汉朝时任过赵王的支系有秦末枭雄张耳、刘邦三子刘如意、六子刘友、七子刘恢、吕后之侄吕禄、汉景帝七子刘彭祖、光武帝之叔刘亮;梁王有秦末枭雄彭越、刘邦七子刘恢、吕后之侄吕产、汉文帝四子刘揖、汉文帝次子刘武、汉明帝之子刘畅。两国看护关东的一北一南,最受汉室信赖,传承几乎没有断绝过,所担任者基本都是当政者最信赖或最喜爱的子侄。

以在汉朝,赵梁最重,齐楚次之,其他郡国再次之。

魏晋南北朝时期,王号和实际封地开始脱节,大多都是遥领,这时候看王号的排序可能更公允。

总体来看,晋超脱于外,齐最为贵,秦次之,楚再次之。

魏晋时期,晋王最为特殊,这个无需解释了。其他王号以齐最贵,魏国曹芳继位前特意被封齐王,司马昭次子司马攸一度被视为皇位继承人,王爵也是齐,两晋时期北方出现了十几个少数民族政权,齐王是出镜率最高的王号,许多齐王都是当做继承人培养的,如石虎之子石邃、石遵,冉闵政权的李农、魏明元帝拓跋嗣。

稍次为秦,出镜率同样很高。到了南北朝后期,随着关中的地位越来越重,秦王的地位开始赶超齐王。李渊称帝后,儿子李世民为秦王,三子李元吉为齐王,便是证明。不过秦在王号届的地位还是比不上异军突起的晋。

东晋灭亡后,晋回归到正式王号的序列,立马被受到各国青睐。

最有名的晋王自然是杨广,自此受封晋王成为晋级太子的前奏,杨广的长子杨昭就是先为晋王,再为太子。

唐朝时期晋仍然很是尊贵,这里有沿袭隋时传统的原因,也因晋地是李唐的龙兴之地,意义非凡,如唐高宗李治、唐敬宗长子李普。中间由于唐玄宗曾任楚王的缘故,导致楚的地位大涨,但仅昙花一现,晋王为太子之下最贵的规矩直到元时仍有延续,郭威立后周后,立养子柴荣为晋王,赵匡胤立其弟赵光义为晋王,这里面都有选定继承者的意思。

隋唐以降,晋最贵,秦次之,齐楚再次之。

明代,朱元璋恢复了王国的实际领地,这里和汉朝情况类似,王号的尊贵排序没有了实际意义。

朱元璋儿子众多,他几乎将所能想到的一字王全封给了儿子们。而且藩王和皇室并存,皇帝最多削去他们的权力和领地,不得随意褫夺王号,而历代皇帝又要封自己的子嗣为王,导致明朝的朱姓王爷越来越多,很快历史出现过的所有王号都被朱姓子孙用光了。而晋秦齐楚这四个王号一直被朱元璋的四个支脉朱、朱樉、朱榑、朱桢把持,他们和皇室的关系越来越远,地位也是越来越低。

明朝后期的王号不得不向谥号学习,选用代表品德、表示美好的词汇,弃用地名。而清人沿袭了这个习惯,这就有了雍亲王、恭亲王、诚亲王等,晋秦齐楚等王号已经无所谓排序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晋王、秦王、齐王、楚王,哪个更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