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在100天日更,解读这本书作为特别的纪念。
这是一本截止目前最为触动我的一本小说。与我的心深深联结。如果有幸阅读它,你会喜欢上它。你也想抱抱这个孤独的小女孩。
该书于2018年8月出版,出版一年就突破300万册,2019年连续32周荣登纽约客大卖书榜首。
作者:(美)迪莉娅. 欧文斯(1949年~~)生物学家,作家。此书是她的第一部小说。
小说57章节二部分: 湿地; 沼泽。
二条线:一条是主人公基娅的成长;一条是沼泽地的一场谋杀案。部分读者把此小说归类于悬疑小说。从篇幅来看,加序言共有29章节均围绕谋杀案展开。但我更愿意把这本小说看成是一部成长、励志、有温度、有爱的小说。尽管小说中的基娅一直在湿地以孤独为伴,尽管她做了别人不可能做的事。
小说语言优美。特别是对鸟类、植物、湿地、天空、海洋、潟湖、白沙滩等用散文似地描写令人心驰神往。主人公基娅的孤独、坚强、独立、与大自然共生的完美塑造让读者合上书心里依然留下深深记忆。好想抱抱那个只能与鸟类、植物、风对话的女孩。小说对人性的探索、对战争带来的后遗症、对湿地居住者的偏见、贫富阶级的划分、以及白人对黑人的歧视等社会问题均有很好的文字呈现。小说始终有爱蕴藏其中。妈妈的爱,哥哥乔迪的爱、老跳及玛贝尔的爱、泰特的爱、基娅对湿地、鸟类的热爱。最终全镇的人都在爱与慈悲中得以救赎。基娅从一个只进了一天学校的人成长为生物博物家、作家、诗人。一生与湿地相伴的女孩,一个小镇上人人把她当垃圾的女孩,最终成了整个小镇的骄傲。当然小说也写出了基娅人性的幽暗,导致她把人的交往与自然界生物交往放在同一条直线上审视。这是小说合上后让人最感遗憾之处。
第一部分:湿地
瘦小的女孩基娅,6岁时便眼睁睁看着妈妈提着箱子离开她,离开棚屋。她却不能呼唤,怕吵醒沉睡的爸爸。她想妈妈能转过身向她挥挥手。妈妈的白色围巾在树林间消失。接着哥哥姐姐们也相继像妈妈一样离开。最后只留下基娅,一个7岁的女孩,每天担惊受怕父亲的暴力,常常饥不裹腹。盼望离家出走的妈妈能在小径路上出现;渴望妈妈早餐玉米煎饼的香味。想听妈妈大声地唱民歌,还有妈妈拉着她跳吉格舞,以及每天早上大大的笑容拥抱她:“早上好,我独一无二的女儿。”所有关于妈妈温暖的记忆永远封存在记忆里。小说里多处细节描写让人动容落泪。
“那也是我的!我和你有一样的权利”回到厨房,她翻着垃圾桶,看到了信的灰烬,边缘还泛着蓝色,她用勺子把这些舀起来,摊到桌面上,只剩下一小堆黑色和蓝色的残留物。她在垃圾里一点一点地挑。甚至连邮戳也不见了。她永远不会知道妈妈在哪儿了。她把灰烬装进了一个小瓶子,收到床边的雪茄盒里。
太阳温暖得像一床毯子,裹在基娅的肩头,哄她深入湿地。有时她在晚上会听到一些陌生的声音,或者被太近的闪电吓一跳——每一次跌倒,都是大地接住了她。最终,在某个无人知晓的瞬间,心里的疼痛像水渗入沙子一般消退了。痛还在,只是埋藏在很深的地方。基娅把手放在呼吸着的潮湿泥土上。湿地成了她的妈妈。
父亲是一家人痛苦的根源。二战伤残后,常常酗酒、家暴。父亲年轻是一个浪子,在骗得妈妈爱情后,还要那可怜的自尊!带着妈妈及一家人离开外祖父最后加入了湿地逃亡者之列。小说中有一句话对父亲的概括“斗殴、酗酒、谩骂,这是杰克干过的最简单的事情。”基娅的妈妈本是一个富商家的女儿,却跟着他来到湿地的棚屋,过着凄苦的生活。妈妈的离开导致这个家分崩离析,妈妈无力承受父亲的家暴和污辱。她的爱是基娅的希望。当父亲烧毁妈妈的画和衣服时,基娅表现出从未有过的勇敢,她想留下妈妈的一切,哪怕是挨父亲的鞭子。10岁时,父亲消失无踪。她独自生活在湿地:海鸥、雪雁、大蓝鹭、漂亮贝壳、天空、海洋、潟湖、白沙滩成了她的依靠。孤独如影随形。一个人靠拾贻贝活了下来。“忘了吧,没有神会来这个园子。”多么绝望的呐喊。
按照当地法律,达到上学年龄,必须得去学校。卡尔佩珀夫人带着她去巴格利小镇唯一的一所白人学校。也是她唯一上学的一天。她被同学们嘲笑,辱骂:“你去哪儿,湿地母鸡?你的帽子在哪儿,沼泽老鼠?”从此她逃学再也没去学校,她永远与湿地相伴。
老跳,一个黑人,在一个码头守着“汽油和饵料”店。是基娅那孤苦岁月的见证者,也是给予基娅父亲般慈爱的人。老跳收取基娅的贻贝,满足她部分的食物。玛贝尔是老跳的妻子,给予基娅母亲般的关爱。为了帮助她,他们故意让基娅用熏鱼(没人食用)来换取必要的食品和衣物。他们的爱藏在细微处:“她打开买来的那一小堆东西,看到了袋子底下黄红相间的惊喜——她还没有成熟到能抵挡一颗棒棒糖,那是老跳放的。”第一次基娅的生理期来临,她划着小船去找玛贝尔“我猜到了你的事情,所以给你带了点东西。”“基娅小姐,这丝毫没有什么可耻的。并不像有些人说的是诅咒。这是生命的开端,而且只有女人能做到。”
幸好,这个世界还有泰特(乔迪的朋友),让基娅的人生有了光。他教她识字,教她算术。爱情悄悄在他们心底发芽。但就算优秀如泰特也抵不过现实世界的偏见,不相信基娅能融入正常人的生活。他要更美好的未来,他也离开了她。 泰特意味着她的生命和爱。这个勇敢的小姑娘最后终于发出“这世上没人可以依靠。”的绝望。她在《圣经》最后一页找到了一家人的名字。她的家人就在眼前。但所有人包括泰特都抛弃了她。孤独大得令她难以承受,她渴望被人需要,陪伴、触摸。就这样她向生命中另一个男人伸出了她的手。
第二部分:沼泽
基娅十九岁,被镇上的花花公子蔡斯.安德鲁盯上了。孤独自带指南针让他们彼此吸引,身体的欲望和对孤独的恐惧,让她一步步陷入蔡斯布下的网。基娅喜欢蔡斯吹奏口琴那鲜活的时刻。蔡斯以婚姻作为诱饵,基娅终于在一家汽车旅馆里交出了自己。当她从报纸上看到蔡斯与别人订婚的告示,她和妈妈中了同样的诡计,男人骗了她。她明白了雄性动物只有在发情时才会缠绵。最后她依旧只能与海鸥相伴,只有它们才是她最忠实的陪伴者。她难过的并不是蔡斯的离去,而是被定义为抛弃的一生。
泰特,那个离开她,带给她生命之光的男人终于折返,他希望获得她的原谅。基娅的心煎熬着:“泰特远不止是初恋,他和她分享对湿地的热爱,教她认字,还是她和消失了的家人之间仅有的微弱联系。他是一段时光,是剪贴簿上的一张剪报,是她的所有。”她沉默。当泰特看到基娅的收藏品,大量的贝类、鸟类标本。非常振惊。鼓励她寄给出版社。“又一次,泰特推着她自己照顾自己,而不仅仅是主动提出照顾她,仿佛她的一生中,他都在。”
基娅的书出版了《东海岸贝类》《东海岸鸟类》。她的书展示在各州的书店和橱窗里。她终于不再为生活拾贻贝,从此也不用在泥里刨食,也不用每天吃粗玉米粉。基娅在改造棚屋时留下了带有妈妈温暖的旧家居。她有一个密室,来存放一些纪念品,存放那些妈妈留下的爱。乔迪(大她4岁的哥哥)在看到基娅的书后终于回到棚屋来寻找基娅。并为她带回了妈妈的消息:妈妈永远离开了,妈妈画出了所有的孩子包括小时候的泰特。由他们的姨妈将画寄给乔迪带回棚屋。母亲与乔迪离开后他们的心从未放下棚屋。“我让你,一个小女孩, 独自在沼泽里求生,跟着一个疯男人。今生今世,我都不指望你能原谅我。”这是乔迪对基娅的忏悔。能怨乔迪吗?那时他也只是一个10岁的孩子。
基娅被镇上的治安官带走了,涉嫌谋杀。蔡斯.安德鲁被害。汤姆. 米而顿 律师请求为她无偿辩护。案件扑朔迷离,二个月的庭审毫无进展。但基娅有不在场的证据。所有爱基娅的人都牵挂着她。泰特带着书来监狱探望她。基娅拒绝任何人探望。“基娅站在囚室正中,她被关进了监狱。如果那些爱她的人,包括乔迪和泰特,没有离开,她不会沦落至此,有人依靠可以让你待在地面之上。”这里基娅已将心门关闭。在法庭上汤姆向陪审团发出拷问,也是向全镇所有歧视基娅的人发出的拷问:“她只是一个被抛弃的孩子,一个在沼泽里独自求生的小女孩,挨饿受冻,但我们没有帮助她。”“相反,我们给她贴上了标签,排斥她,就因为我们觉得她不一样。”“我们因为她不同而排斥,还是因为我们排斥她而让她不同?”
法官宣布基娅当庭释放。一段细节描写让人动容:“萨拉.萨辛格尔特里和所有人一样脸色阴沉,但她发现自己松了很大一口气。潘茜小姐希望没有人看到她的下巴放松了。一滴泪从卡尔佩珀夫人的脸颊滑落,她露出了几不可见的笑容,这个生活在湿地里的逃学的孩子又一次成功逃脱了。”细微的描写显现出她们心里的爱。
基娅回到她的棚屋,回到她的湿地。当乔迪试着与她沟通时,她终于暴发出了长久以来压抑在心里的愤怒:“我从来不恨他们。是他们恨我,他们嘲笑。他们离开我。他们欺辱我。他们攻击我。好吧,这都是真的。我学会了离开他们生活。没有你。没有妈妈!或者任何人!”这是十几年来基娅第一次说出她心里的话。
当泰特的父亲去世后,基娅终于敞开了她封闭的心。
他等她走过来,握住她的肩,拥她入怀。
“我爱你,基娅,你知道的。你知道很久了。”
“你和其他人一样离开了我。”她说。
“我再也不会离开了,永远不。”
“我知道。”她说。
“基娅,你爱我吗?你从没对我说过这几个字。”
“我一直都爱你,甚至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连记忆都没有的时候,就已经爱上你了。”她低下头。
“基娅,我需要知道逃跑和躲避已经结束了。你可以去爱而不再害怕。”
六十四岁,基娅的生命停止了跳动。整个小镇的人都来参加葬礼。大部人怀着对她的敬意。基娅出了九本书。都获了奖。也获得了北卡罗来纳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她是这个镇的骄傲。基娅在多年的孤独中所学知识都是大自然教会她的。大自然养育了她,教导了她。“当然也导致了她异于常人的行为。也是她生命基础核心的自然选择。”她能有效利用自己所熟悉的大自然的秘密,学会了将一切埋藏在沼泽里。
“泰特的奉献最终让她相信,人类的爱情不只是湿地生物间那种奇怪的交配竞争。但是生活也教导她,古老的生存基因仍以某些不讨人喜欢的形式潜伏在人类遗传密码的迂回曲折之中” 这或许是作者对基娅所作行为的辩护吧。
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关于爱,关于亲情,关于战争的伤害、关于我们的偏见对他人的伤害;同时呼吁对大自然的保护和热爱。
回到小说的书名《蝲蛄吟唱的地方》是什么意思?书中提到妈妈总是鼓励她探索湿地:“尽你所能往远了走,远到蝲蛄吟唱的地方。”泰特给出的答案:“就是灌木丛深处,那里的生物都还有野性,还表现得像生物。”
我理解的小说名暗指最原始的理想栖息之地。每个人心里都存有那么一块地方,如小说所指的大自然,谁不向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