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正如好多哲学家和文学家悟出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其本身,活着的意义在于活着本身,并不是其他。
从拥有生命、体验生活的角度来说,人与人的区别并不大,生命是平等的,都是一个活生生的身体,生活是公平的,任凭谁的一天都是24小时,绝无特殊。
如果把一个人全部的财富按100点算的话,以上人人都有的这活生生的生命和公平的生活体验两项,足以占到99点,其他的所谓的那些身份、地位、权力、金钱,什么房子车子啥的,加到一起都不足1点。
也就是说,无论你认为自己有多么贫穷,其实和世界首富的差距都不足那1点,你所拥有的与他所拥有的,99%都是一样的,而且,这种我们都拥有的才算得上真正的财富。
如果不信,你可以试试,你愿不愿意永远舍弃自己的生命以及体验生活的能力,即便给你100个亿!
相信你会做对这道选择题的,这就对了!因此,好好珍惜你所拥有的这99点的财富,千万别干傻事儿,为了多获取那么零点零几的外在财富,而弄丢了本已拥有的这99点宝贵财富!
别忘了,乔布斯在临终前曾不断忏悔,在世人眼中他无论多么成功,可他自己的内心都绝望和痛苦到了极点,因为他把自己那99点真正的财富弄丢了!
希望你别步他的后尘,务必守护好自己本已拥有的这足够多的财富,好好享受上天给你的生命和只此一张的人生体验票,尽可能享用得长久些!
(二)
通过99和1的故事,我把所有人都变成了相差不大的富翁,不知道大家能否理解?
此刻,我突然想到一个观点——一旦你羡慕嫉妒恨,便在那一刻弄丢了自我。
对此,我不想解释,因为你一看便知。
前段时间,曾经刷到一段抖音,里面讲到的一个观点我甚是认同,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和整个宇宙平起平坐的神一般的人物,之所以过着如此平凡的人生,是因为这一切都是我们来此之前同宇宙这个老朋友合谋好的,我们和宇宙共同商量好的要到这个三维的世界来体验一下这里的人生。
对这个观点,如果你愿意,可以好好品一品,真的很有感觉:如果没有了我,宇宙又在哪里?如果我和我的意识完全消失了,宇宙的存在还有何意义?
其实,如果说宇宙是一个大光环的话,它便是自带光环的我的一部分而已。
好好品一品,最好抬头看一看你自己的那个璀璨的光环!
(三)
据说,下面这些,是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出的世界最新十大奢侈品:
1.生命的觉醒和开悟
2.一颗自由、喜悦、充满爱的心
3.走遍天下的气魄
4.回归自然
5.安稳平和的睡眠
6.享受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
7.彼此深爱的灵魂伴侣
8.任何时候都真正懂你的人
9.身体健康和内心富足
10.感染并点燃他人的希望
除了身体和爱人,几乎没有物质性的东西,主要是精神和意识方面的。
我要说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很有必要对照这些,总结反思一下自己:
1.这10个奢侈品,你拥有几个?
2.没有拥有的是哪些?为什么没有拥有?能不能努力去争取到?
3.拥有的能否守住或者尽可能久地留住?
4.哪些方面的事情你如果去做必然会导致你失去已经拥有的这些奢侈品?能否避免?
好了,如果把这些问题想通悟透,我们对自己的状态、价值、追求和问题就都弄清楚了。
怕就怕生在福中不知福,怕就怕用无价的东西换有价的东西,怕就怕只看到别人的富足而忽视掉自己的拥有……
比如,一个健康而自由的身、一颗知足而平静的心。
总之吧,还是我最认可的那个观点:余生只做两件事——把自己的身体保护好,把自己的心照顾好!
因为,这个躯体,才是我们最大的物质财富,这颗心,才是我们时刻需要守护的精神财富,除此之外的,都是虚幻和虚惊罢了!
(四)
刚谈到的世界十大奢侈品,也就是真正值得我们每个人追求和珍惜的东西,而且,不应是一时的兴起,而是一生的谨记。
最后落到我自己,再重新思考一下,我,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呢?
我认为就是两个字——安乐,不是安乐死,而是安乐活!
安和乐,总体上是分别对应了我们的身与心,我们越往后活,就会越明白一个道理: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做什么工作,无论你取得多大的成就,对你来说,你在做的所有的事情,实际上都是围绕着你的身和心进行的。
也就是说,你的一个行为和习惯,如果能让你的身体健康平安、内心幸福快乐,那就是好的选择。
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吧,你现在所从事的工作,你每天生活的圈子,你努力拼搏的目标和方式,对于现在和将来的你来说,是否有悖于“安”和“乐”呢?
曾经,我是一个有着20年烟龄的烟民,最凶的时候,一天抽过3盒烟,而且,随着周围圈子里的朋友们,也戒过几次烟,可每次都只是跟随别人或者即兴想法,都以失败告终,直到突然有那么一天,当我独自思考,思考余生自己究竟想要如何度过时,我被自己的这个恶习吓到了,再这么下去,自己不就是在找死吗?
如果我把自己健康的身体弄丢了,无论我用它换到了什么,都是一笔赔本的买卖!于是从那天开始,我再也没有抽过一支烟。
而且,从那时开始,我悟到了我的“习惯加减法”,开启了“每天一万五千步”和“早睡早起”的习惯培养计划,直到今天成为了每天必须做的事情。
其实,一次生命的觉悟、一个向好的自己,真的不是可以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的,因为它们真的不是一个层级的东西,前者,是世界十大奢侈品,后者,是带不走的虚幻。
你,是否也曾有过生命的觉悟呢?
(五)
这是我“到底想要的是什么”系列短文的其中一篇,其实,这些文章,既有相关性和连续性,也有跳跃性和随机性,因为他们都是我的大脑思考出来的东西。我不能保证它们是正确的,但我能保证它们是在我的头脑中曾经产生和真正存在过的。
是不是有点啰嗦和故弄玄虚?好像是有点儿,不过这都是我的大脑搞的鬼,怪不得我呀!
好了,这么虚幻的开头,也是为了引出我刚思考的那个有点儿不一般的话题——到底能要什么?该要什么?
因为,我们不能只从“到底想要什么”角度想,更要从“到底能要什么和该要什么”角度思考,因为,你既便可以把自己看作是能和宇宙平起平坐的大神,但只要你还活在这个三维的时空和世界中,你始终是一个提线木偶,对于木偶来说,它只能顺从,无法反抗!
别走,请接着看,看看为什么你是一个提线木偶,你是谁的提线木偶?
实际上,你不但是一个提线木偶,而且那个在背后提着你的主人,还不止一个,而是两个。
一个是穿越百万年而来的基因,不错就是上一辈传给你的那个基因,你的父母亲各自基因的一半儿重新结合编码而形成的在你体内集传承和创新于一体的基因编码!可以说,排除车祸、坠楼、火灾等这些外在不可控因素,你能活的最长时限,是由这个叫基因的东西决定的,而且,它不但决定着你活的最长时限,还决定着你多数情况下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和状态活着——乐观或悲观、快乐或悲伤、积极或消极,也就是你的性格和心理,这些,你说了都不算,只能尽可能地顺应和适应。
另一个是穿越多维时空而来的灵魂,不错,就是人类至今都无法解释和有效认知的灵魂,不管你信还是不信,但我就是产生了这样的认知,之前的文章也多少讲过一些这方面的认识。就像有人操纵汽车让一堆钢铁之躯穿行于城市街区一样,肯定有一个很厉害很高级的东西在操纵着我们这个血肉之躯,而且即便这个血肉之躯寿终正寝了,那个很厉害很高级的东西也不会跟着消失,它会换一种形式存在,或者再找一个新的血肉之躯操控罢了。你说,对于这些,你自己能说了算吗?你也只能由着它,顺着它,否则,说不定它会认为你这辆车不好开马上换掉你!
好了,以上这些内容,没有吓到你吧?我可没有吓你的意思,我只是想告诉你,别总想着“你想要什么”,而是要多想想“你能要什么”和“你该要什么”。
于是,绕了一大圈,我又带你回到了那个话题——安乐,就是你所有做的事情,都要有利于你身体的健康平安,都要有利于你心灵的幸福快乐,因为这是你背后那两个真正的主人想要的东西,你如果不听话、不顺从,是会被早早地抛弃和扔掉的呦!到那时,可别怪我没提醒过你呀!
(六)
通过前面5篇文章,实际上我已经把“到底想要什么”、“到底能要什么”和“到底该要什么”说的差不多了,如果你有阅读过,想必心中已有答案。
不过也不一定,如果看完这些文章,你有认同和共鸣,那你就有了一个比较确切的答案,你不认同,则不会有这个确切的答案,或许你依然会坚持自己原有的看法,这也很正常,因为我的文章就只是在表达我的思想和观点罢了。我想,只要有一小部分人认同和共鸣,就足够让我欣慰了。
关于“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之前的文章实际上只是进行了“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探讨,接下来的几篇,我要从“怎么办”的角度来谈谈个人的看法。
今天先谈谈“安”,就是如何实现和保持我们身体的健康平安。
当然,这个话题如果展开来,那可就大了去了,涉及医学、解剖学、营养学等等,我可不懂这些学科,所以,我才不会从学术研究的方面讲健康平安,我只是从认知和习惯方面来谈谈这个话题。
因为,我认为,所有关于健康平安的学科和科学知识加到一起,也就只是关于“安”的认知罢了,只不过是整个人类社会对健康平安的认知,而你作为70多亿分之一的一个渺小的个体,仅仅这些认知,你一辈子都学不完,这知识的海洋足够把你淹死。
所以,虽然对象和客体相同,但人类的整体认知是一会事儿,而你自己的认知是另外一回事儿,别人的认知如果不与你的认知交叉重叠,根本就没有进入你的法眼。也就是说,你在平时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不做,只受你自己认知的影响。
也不知道你看懂没,总结一下:①对你来说,你自己的认知才是真正的有效认知,在此之外的别人的和人类社会的认知部分,都和你没有任何关系,相当于无;②你可以而且应该尽可能多地去学习了解人类对平安健康的科学认知,但你的努力、你所能掌握的科学认知,永远永远都是极其有限的,就像你不能喝光大海中的水一样。
既然如此,那我们该怎么办?
其实也好办,我们只需要从认知和习惯两个方面努力就可以了。
首先,在认知方面,各种专业知识太多了,但我们只需要尽可能地抽象和概括它们,把最基本、最有效、最认可的认知吸收消化、为我所用就行了。比如下面这些:
①我的平安健康非常重要;
②我必须尽最大努力保持自己的平安和健康;
③我必须想到做到,让自己的认知化为具体的行动;
④我要坚持做到每天运动(最好自己结合实际确定一个运动项目)1小时以上;
⑤我要确保每天早睡早起;
⑥我要坚持每年至少去医院做一次综合性体检;
⑧我要时刻保持足够的警觉以便尽可能避开突发意外的危险;
⑨我要尽可能做到健康饮食,确保自己营养平衡;
⑩我要不断去学习有关平安健康的新的知识和技能;
……等等
我相信,不用非得是专业人士,这些最基本的认知,我们是要有的,而且要坚信并笃行。
其次,在习惯方面,无论你是谁,什么职业和职务,梦想大小,成就多少,贫富如何,从今天开始,只管先做好一件事——每天拿出固定的时间锻炼身体——就可以了,坚持21天后便会成为你的一个好习惯——一个让你更“安”的战略性举措,一个让你终生受益的最重要的事情!
人不都是自私的吗?然而自私也是分高级和低级的,别总想着多吃些、多占点儿、多得些名和利,因为这些都是低级的自私,高级的自私首先是让自己更平安更健康,不是说身体是1,别的都是0,只有1在,后面的0越多才越有意义吗?如果你不顾这个1,而拼命去获取那些个0,那你真的是连自私都不会了!
好了,不多说了,今天主要说的是“想要什么”中“怎么做”的话题,记着两个关键词“认知”和“习惯”就行了,说多了也没用,赶紧去做就是了!
(七)
前面,我从“怎么办”角度谈了如何做到和保持我们的“安”,下面我要从“怎么办”角度,从总体上谈谈我们的“乐”。
为什么是从总体上谈,因为这个“乐”,对应着我们的心,属于我们内心精神世界的东西,相对于身体方面的“安”,要复杂很多。
总体上,这个“乐或不乐”,就是我们一个人全部精神世界及其当下状态的呈现。乐,只是我们追求的最理想的状态,而且,它永远都是动态的和易于变化的。
正是基于此,可以说,这种“乐”的状态越稳定越持久,那么这个人也越成熟越能掌控自己的精神世界。
比如,我们小时候,也就是小孩子,这个状态是非常不稳定的,很容易乐也很容易不乐,跳动性很大,稳定性很差,因为那时候太不成熟了。
因此,我们的成长和努力,真正要达到的状态,不是能有多么乐,而是能有多么稳定的乐!就像股民炒股一样,不是要追求一次赚很多,而是要追求持续稳定的盈利。
为什么这种稳定的、尽可能接近乐的状态才是最好的呢?因为偏离这个的状态都不是好状态,因为大喜大悲都会伤心伤身,如果你总是大喜大悲,那说明你不够成熟稳定,你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自主掌控能力还差很多。
古人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一种个人精神世界的超稳定状态,也是一种理想状态,普通人只能尽可能接近,而很难真正做到。
于是,修心、悟道、学佛、信教等等,就成为不同领域和宗教帮助人们去达到和接近超稳定态“乐”的途径了。其实,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而这个本质,就是如何自我对话和自我陪伴!也就是如何照顾好自己的心。
(八)
下面,我们继续聊聊“乐”,前面说到了一切修心、悟道、学佛、信教的本质,都是照顾好自己的心,都是为了更好地自我对话和自我陪伴,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状态尽可能稳定地乐,而不是不乐或者不稳定的大喜大悲。
我认为,人的精神世界是由三部分构成的,一是现时态,二是理想态,三是能量态。
所谓现时态,就是我们现时内外认知的综合情况和状态,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在精神层面的背景。
所谓理想态,就是超出我们现时精神背景,并且是我们期望达到或实现的精神状态,也可以理解为欲望、理想、信仰层面的东西。
所谓能量态,就是我们的精神从现时态向理想态转化的动势能的总和,也可理解为意志力、行动力、意念力等。
现时态、理想态和能量态三者的相互关系,决定着我们精神世界的苦乐程度。
关于三者的关系,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比较形象的模型:一根吸管连接两个气球,其中一个气球是现时态,一个气球是理想态,那根吸管是能量态。
其中,现时态气球的大小代表了我们现时态精神的丰富程度,理想态气球的大小代表我们理想态精神的丰富程度,理想态气球大小与现时态气球大小的比值暂定为“期望系数”;那根吸管代表我们当下精神状态的能量态,它的粗细和畅通程度代表了我们精神转化能力的大小。
想象一下,你能否在头脑中构建一个这样的模型呢?如果没问题的话,下一篇,我们就要开始模型分析了。
(九)
刚刚构建的那个“气球—吸管—气球”模型,还有那个“期望系数”,理解起来应该没问题吧?
如果不知道是啥,请回到上一篇文章中好好看看,如果都清楚了,那下面我们就开始分析这个我们精神世界运行的动态模型了。
为什么说是动态模型呢?因为我们的一生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状态都是在时刻变化中的。我就按照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分条来描述一下这个精神世界模型运行的特点吧。
1.期望系数等于0阶段:理想态气球无限接近零,现实态气球从无限接近零开始不断膨胀,直到我们自我意识形成,开始产生主动的(非本能的)向外索取的欲望,这时理想态气球开始膨胀。我们从刚出生时的全本能无自我意识开始产生自我意识和竞争(获取)冲动。
2.期望系数大于等于0小于1阶段。现时态和理想态气球同步膨胀,尽管理想态气球比现时态气球小,但膨胀的速度开始大于现时态,直到两个气球接近一样大。
3.期望系数等于1阶段。理想态气球和现时态气球一样大,但很难保持,一不小心,理想态气球就按耐不住自己,再次开始加速膨胀,于是开始进入下一阶段。
4.期望系数大于1并趋向无穷大阶段。理想态气球继续加速膨胀,期望系数开始从1向无穷大的方向变化,这一阶段会占据我们人生的很长的时间,直到你来到你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一天,那个你人生觉悟后的拐点。
5.期望系数反向从较大值趋向1阶段。那天,你人生觉悟之后,理想态气球开始迅速收缩,期望系数开始从你达到的那个拐点之前的最大值开始变小,并迅速向1的方向发展。
6.期望系数等于1阶段。理想态气球和现时态气球一样大,相对于上次等于1的时候,这次会比较好地保持一段时间,但总有一天,理想态气球就又开始收缩变小,趋向0的方向。
7.期望系数从1趋向0阶段。理想态气球从期望系数为1开始向0发展,无论现时态气球有多大,理想态气球正在一天天变小,直到最终归零。
8.期望系数再次归零阶段。终于,理想态气球又回到了刚开始的状态——无限小到归零了,此刻,你已不再期望任何东西。这个阶段和第一个阶段一样,是非常短暂的。
同时,至始至终,那个现时态的气球一直在变大,那就是你从生到死这一生汇聚而成的包括你全部记忆在内的精神世界。
看着这个动态的模型,相信看懂的你,此刻一定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而且是关于现在的你的!
(十)
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个“气球—吸管—气球”模型,分析一下如何认识和掌控我们的精神世界,尽可能稳定地乐。
上一篇文章,我们根据期望系数的变化,将这个模型划分为了8个阶段:
1.期望系数等于0阶段;
2.期望系数大于0小于1阶段;
3.期望系数等于1阶段;
4.期望系数大于1并趋向无穷大阶段;
5.期望系数反向从较大值趋向1阶段;
6.期望系数等于1阶段;
7.期望系数从1趋向0阶段;
8.期望系数再次归零阶段。
就像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闭合路径,这些阶段或者精神世界的状态,与我们追求的稳定态的“乐”有什么关系呢?
下面我继续分析,我把这8个阶段划分为两大部分,沿着两次1这两个点划出一条直线,左边是期望系数大于等于0小于1的部分,右边是期望系数大于1小于最大值拐点的部分。其中期望系数小于1的部分是“不自主部分”,期望值大于1的部分是“自主部分”。
很显然,这“不自主部分”就是我们成人以前和衰老或病倒之后,不自主,力不从心,自己的生活无法完全自理,自己的精神和意志无法独立。
期望系数大于1的部分,是“自主部分”,我们有能力自主掌控自己和自己的精神世界,包括借由能量态不断去丰富我们的现时态精神和理想态精神,并不断在二者间实现转化。这个部分是我们人生和整个精神世界最具创造性、最具责任感和最有成就感的部分,正是这个部分决定着我们人生的宽度和高度。
而这个“自主部分”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期望系数从1到最大值拐点阶段,这个阶段是“自主不自在”阶段,因为我们的欲望和期望系数在不断膨胀,我们始终背负着期望和欲求,让自己成了我们“未来”的奴隶,压力、欲望、失望和迷茫如影随形,因此,我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状态虽然自主但并不自在。
二是期望系数反向从最大值拐点趋向1的阶段,这个阶段是“自主自在”阶段,这个阶段,我们实现了人生的觉悟,我们达到了人生的最高点,甩掉了对未来和结果的羁绊,不再被外在所奴役,我们的精神世界犹如巨大的湖泊,宽广而平静,我们重新找到和认识了自我,也真正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总结一下,我们的精神世界伴随着我们的一生,两端的我们不能自理、无法自主,中间的我们虽然自主了,但又一半自在一半不自在,拐点就是我们人生内在的觉悟,并非外在的发掘。
好在,在自主的部分,我们完全可以早些觉悟,尽快达到那个拐点,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主自在”阶段,而不是相反!
因为,我构建的这个模型也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请你一定要认识到,不是所有人的精神世界都能走完这个椭圆形的闭合路径,这个路径上的任何一个点,都可能成为许多人的终点。
比如,那些很早就夭折的孩子,从未进入自主阶段;那些贪得无厌永远不知满足的人们,可能到死,他们的精神世界都从未体验过“自主自在”。
而我们追求的稳定态的“乐”,正是我们精神世界的“自主自在”!
当你的心从纠结变为坦然的时候,当你从倾尽一切去索取变成尽己所能去给予的时候,当你把度量人生的标准从外在遵循变为听从本心的时候,你将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那时,你将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儿稳稳的安与乐,而且,你会发现,这份儿安乐,并不是因为你真正拥有了足够多,而是因为你觉悟了想要的是什么,不是因为你征服了全世界,而是因为你找回了真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