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清官海青天,一生为国为民,却一生不得重用

说到海瑞这个人有两个很有意思的称号:一个海阎王,一个海清天。同一个人为何会被两极分化哪?我们且走进海瑞的生平去看看,看看这个明朝第一清官跌宕起伏的一生。

生平

海瑞,1514年生人,1587年离世,享年73岁,在古代算是长寿。而海瑞第一次登上历史政治的舞台,却是在41岁那年,算是大器晚成。

海瑞自小过得清苦,与母亲相依为命,海瑞的母亲重视教育,海瑞也听话,同年龄的孩子在爬树斗蛐蛐,他在读书,同年龄的孩子争吵打架,他在读书,同年龄的孩子出游踏青他还是在读书。海瑞不仅只顾着读书,还不爱理人,身边的人都不爱跟他玩。

海瑞童年过得孤独而又无聊至极,但是海瑞不觉得,他乐在其中。长时间的沉默和沉迷学习,与外界的隔离,使海瑞的世界黑白分明,对就是对,错就是错,非黑即白。不在沉默中发,就在沉默中变态,说严重了,海瑞没有变的变态而是性格滑向了一个危险的边缘——偏激。

生来贫苦,节俭成风,性格孤僻而又偏激,这让海瑞的官场之路注定了不会順坦,注定了与官场中人格格不入。

海瑞从来不是一个学霸,算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学渣,是一个坚持而又固执的人,从他考了二十几年举人就能看出来,高考复读两三年算什么,在海瑞眼里都不是事。

勤劳刻苦但不聪慧,他考到三十六岁才考中举人。举人在当时是没多少用处的,可以做官,但是是那种连品都没有的官,还要排队等,等到有位子空出来了才有机会,所以至少得考个进士才有个七品芝麻官当当。

事实证明海瑞是执着的,他没放弃,继续考,又考了六年,没考上,一把年纪,算了算了。

入仕

41岁,海瑞终于进入了官场,他的第一份工作是福建南平县的教谕,其实就是一个管地方读书的,这种官职大家都是随便敷衍敷衍,走走过场,学生也是爱来不来。海瑞就是与别人不同,他不仅要管,还要管的严严实实,妥妥当当。

制定了规章制度,谁不遵守就罚谁,学生们叫苦连天,被压着学也得学,不学也得学,海阎王就是他的学生给他的外号。但是学生们虽然累了点,但是还是敬佩他的,之前的官员都要收礼金的,不给会被穿小鞋,海瑞不收,坚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海清天的名声也是从这里慢慢开始积累。

海阎王”的名声起于一个小县,不过是学生的玩笑话,但是过不了几年就会人尽皆知,海瑞成了官场同僚眼中的“阎王”,谁碰到谁倒霉。

41岁这年,是海瑞为官生涯的起点,差点成了他终点,一个个小小的教谕,不跪来视察的领导,这种在当时就叫以下犯上,碰到个心眼小的,脾气暴的,说不定会死人的。海瑞还得罪了两个,知府来视察,他不跪,御史来视察,他也不跪,抬头挺胸,端的一身正气,不愧是海清天。延平知府还给他一个外号“海笔架”,众人皆跪,一枝独秀。

好在海瑞当年只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人物,没人会费心去记得。

不入流的官员升职是很难得,但海瑞是幸运的,他的努力被一个贵人看在了眼中,海瑞遇到了他人生中第一个伯乐——福建的学政朱衡。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海瑞去到浙江淳安担任知县,这回有品了,是个七品官。

新官上任三把火,海瑞到任后烧的不止三把火,而是烧到他调任为止。搞得底下官员各个叫苦不迭,海瑞一生清廉,到任的地方通通被禁止收受贿赂,一毛钱都不许。工资又不够糊口,衙门的人通通罢工,奋起反抗,要吃肉,要喝酒,要钱,海瑞通通无视,一个人包揽了一个衙门的活,真真是一代劳模。

浙江淳安,这里是海瑞成名的开始,为何哪?海瑞把明朝胡总督胡宗宪的儿子给打了一顿,还顺带了几千两银票。那在旁人看来可真是胆大妄为,嫌活的太长。

海瑞微微一笑,不虚,待我写信一封,胡宗宪看了信还真没跟海瑞计较。所以海瑞不是无知他只是正直,只是坚持自己的正义和原则。

经过胡宗宪的儿子一事后,海瑞又惹了麻烦,也可以说是麻烦又找上了海瑞。是个大点的官都要接待,都要好吃好喝的招待,海瑞可不干,他没钱,有钱也不给那些人吃吃喝喝。胡宗宪是个好说话的人,这次的钦差可不是什么好鸟,鄢懋卿鄢御史,一个臭名昭著的人。

海瑞这次又写了一封信,鄢御史可不好说话,你让我难堪,我就要让你不好过。不过,鄢御史当时按捺下了,记了海瑞一笔。

海瑞总算安安稳稳在淳安度过三年,淳安在他的治理下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个为人民办事的好官。海瑞受百姓欢迎但是不受同僚欢迎,对百姓来说海瑞是“海清天”,对同僚来说海瑞就是个“海阎王”。

入狱

很快,海瑞又受到了提拔,救任嘉兴府通判,对海瑞来说这似乎是件好事,但是“海阎王”之名让嘉兴府的官员避之不及,开始找门路阻止海瑞到任,于是乎,海瑞第一次在朝堂上被弹劾,鄢懋卿刚好在这里等着海瑞。这也证明了海瑞的影响开始出现了,毕竟,籍籍无名的人谁管你。

海瑞被降职了,但是官位没丢,又被朱衡保了,那时朱衡已经是吏部侍郎,吏部嘛,管官员迁升,动动手还是比较方便的。

49岁,海瑞还是在当县令,只是换了个地方,在江西兴国,这对海瑞来说都一样,反正不影响他办事,江西兴国的官员就惨了。

海瑞安安稳稳做事升职,安生了几年的海瑞却又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骂皇帝,胆肥的让人羡慕。

陛下则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而去矣。反刚明而错用之,谓长生可得,而一意玄修。富有 四海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驰矣。数行推广事例,名爵滥矣。二王不相见 ,人以为薄于父子。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以为薄于君臣。乐西苑而不返宫,人以为薄于夫妇。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 ,盗贼滋炽。自陛下登极初年亦有这,而未甚也。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县罄,十 余年来极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海瑞骂嘉靖皇帝奏疏节选

那封奏章被称为天下第一明疏,明晃晃指着嘉靖皇帝的鼻子骂皇帝修道误国,那可真真了不得,严嵩,徐阶都没这个胆子。

海瑞敢骂皇帝,就做好了必死的准备,棺材都自己买好了,嘉靖气得想把海瑞剁了,马上把海瑞抓进了大牢,本来是必死的,又先后被太监黄锦还有徐阶保了,海瑞一直在监狱里待到了嘉靖驾崩。

海瑞上书不是一时冲动,不是愚蠢至极,他知道后果,也做好了承担的准备,他行事的准则是他心中的标尺,敢说天下人不敢说的,明明白白的踏入死地,这是一种大义和勇敢,毕竟总有人理想高于生命

沉浮

嘉靖驾崩,新帝登基,海瑞被赦免了,然而当狱卒去释放海瑞时,海瑞不以为喜,反而痛哭。嘉靖不会想到,他的宠臣只顾着在新朝争权夺利,唯一悲痛帝王驾崩的只有当初被他下狱要赐死的海瑞。

海瑞在嘉靖驾崩后又出来做官,一路被徐阶提携。隆庆三年(1569)海瑞升职做了应天巡抚,官做的越来越大,海瑞却还是海瑞,一如既往清正廉明,这次查案查到了曾经对他有恩的徐阶身上,徐阶是应天最大的地主,海瑞要徐阶还全部的地,徐阶不干,辛辛苦苦奋斗一辈子的家产,哪能割舍。

海瑞和徐阶杠上了,高拱都不敢正面刚的三朝元老,“海阎王”也不肯退让半步。海瑞正直的不会变通,不会拐弯,正好成了高拱的棋子,一颗搬倒徐阶的棋子。徐阶晚节不保,与海瑞有莫大的关系。

海瑞并没有做错,徐阶确实不干净,只是在道德情义上有点亏欠,毕竟,徐阶对海瑞有恩。

在当时因为海瑞的严峻正直,不停遭受同僚的排挤,高拱任内阁首辅时不重用他,后来张居在任时也不重用他。他每到一个地方万民欢庆,百官叫苦,不断有人弹劾海瑞,他们都在害怕,害怕海瑞身上的光明会照到他们背后的阴暗。

万历十五年(1587年)十月十四日,海瑞病故于南京任上。海瑞没有亲眷,无人收拾身后之事。所以去世后,朝廷派佥都御史王用汲去主持海瑞的丧事,海瑞的住处一点都不是为官之人住的地方,连家具也破烂不堪,王用汲心生不忍,为之悲泣,凑钱为海瑞办理丧事。

当海瑞的死讯传出,南京的百姓因此罢市。海瑞的灵枢用船运回家乡时,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的人站满了两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绝。

海瑞后半生大起大落,两次被罢官,最后死在任上,他一生进不去内阁,得不到重用,并不是因为他无能,而是因为他的一身正气和清廉跟当时的官场格格不入,非黑即白的人,注定在当时官场会被排挤。

海瑞看到了政治上的黑暗腐朽,想要撕破黑暗的面纱还政治一片清明,海瑞会是一个好官,但是不适合做官。相比高拱,徐阶,张居正同时期的政治家,海瑞是不合格的,海瑞玩不转官场,也达不到顶峰,海瑞有能力,但是他没能力去改变一个朝代的政治。他为国为民,不为皇权不为官僚利益,注定在当时得不到重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明朝第一清官海青天,一生为国为民,却一生不得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