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了的时光

“三十六岁这年,是我由青年到中年,过渡的一年……”朋友说。

我在旁边不住的点头,“事情性质的发生和改变,其实就在一瞬间。”

很久不见,依然如故,彼此说话还是那么不遮掩。

是朋友,更应该算是挚友,毕竟相识近25年。即便身处不同城市,境遇也略有差别。在差不多的年龄,因不同的环境和遭遇,却都有了同样的心态。

要知道,想让女人承认自己中年,只有她心甘情愿才行。我俩结识于少女时期,一路互相较劲,彼此打气,冲到现在,几年前还叫嚣着时光只是让人更成熟勇敢之类……转眼就丧到,如此心甘情愿,这是为何?

不为何,“事情性质的发生和改变,就在一瞬间。”如此而已。

是在一间法式甜品店聊天,绿丝绒的垫子嵌在金色框架里做成的沙发,靠在做成背景墙的书架旁,相熟的咖啡师送来点心咖啡和奶茶。装饮品的杯子很大,最后都剩了不少,畅饮恐怕是要夜不能寐。

少女时期,都不爱吃甜食,反而常结伴吃肉。

学校对面的炸串,鸡皮/鸡肝/豆皮/茄子/小馒头,放油里一顿炸,摸上辣酱番茄酱,吃的满嘴油腻,同时还特爱强调,高温反复用油炸出来的东西,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会致癌,但还总吃。

路边的烧烤摊也常去,因为赶着上学紧张,常是坐在自行车上吃,力求最后一串肉还在嘴里,扔下签子,人已骑车飞去。

不然就汉堡,别的同学两块钱拉面就算社交,我俩就流连忘返在M和KFC之前,惊叹于洋垃圾好时髦,口感好新奇。特别是M的巨无霸,大到担心会倒塌,外面会围一圈卡纸,吃的时候,简直无从下嘴,即便这样,我俩也会冒死再点一份,辣鸡腿汉堡,力求打破食量极限。

还会结伴去吃烤肉,多是延边朝鲜族开的店,在窄小的街道里,甜辣的肉用菜包着吃好有趣,当然韩国料理盛行后另谈。

会讨论周末家长带去吃的牛排不错,咱俩也攒钱再去吃吃看。总之,背着书包,骑着自行车,在一切能上街的时候,我俩不合时宜的出现在一切想去吃东西的地方。有时环顾四周,别说是学生,年轻人都很少,我们也会谈到未来。

“为什么那些20多岁的人,约会也不去西餐厅,他们都在哪约会?街上?家里?”

“不知道,20几岁过的一点都不浪漫,街上没有送花的。”

“我们将来会不会也那样,工作只在路边吃个拉面,用廉价化妆品,衣服也穿的不好看。”

“肯定不会,将来我们会读大学,然后去大城市,我们这代人跟上一代不一样,肯定会是不同的环境。”

“升学压力那么大,高中还不知道能不能考上……”

“咱们不是爱画画么,考美院,哎呀什么时候能当上白领,做设计工作,听起来就很好,我们可以一起租房子住,就像日剧里那样。”

后来,是幸运还是顺理成章,大学/专业/毕业后所去的城市/从事的工作……甚至在工作上的发展,到后来,结婚生子,种种考验无往不利。伴随着成熟,我们能够放下浮夸和认知上的差别,平心静气的聊天,那些怨妇类的话题也聊,也都是解决问题之后的分享。

但时间,仍耗尽了我们的能力热情和才华。也许这是一种久存于世后的疲倦和消耗,也许这就是人生,我们终于倦怠了,终于向这个万变不离其宗的命运轨迹低头了。并不是遇到了多么大的天灾人祸,低谷期突如其来,没有通知和预兆,然后这次没有取之不尽的勇气,这次栽了,顺便更全面认清了自己,也开始了解所谓的中年人的疲倦无奈是怎么回事。

失去了,年轻人眼中无畏和好奇的光彩,外貌变化不大又怎样,眼神的疲劳,无可救药。那些爱讲道理的中年人是怎样炼成的?就是他们觉得迟早都一样,你们也逃不过。是逃不过,那有怎样的,前小半辈子的努力和积攒难道就是徒劳的么?

肯定不会徒劳,要撑到什么时候才有想要的结局,我不知道,也许挨过每一天及时进步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过去了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