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还未结束,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我又关注起了新冠疫苗、药物研制等消息,疫苗已经有望,特效药还会远吗?下面是姜世勃学者关于新冠疫苗和药物的研发的一些看法,在此分享给各位,希望能对大家有些许帮助。
姜世勃曾在纽约血液中心工作20多年,长期关注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和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入选全球冠状病毒权威科学家排名TOP10。
广谱疫苗和药物可作为“长期战略储备”
疫苗研制工作备受关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近期表示,一种在紧急状况下可以使用的新冠疫苗有望于9月出现。
据姜世勃所知,目前全球在研候选疫苗有115个,其中5个已进入临床试验。在他看来,研发安全、高效、广谱的抗冠状病毒疫苗是当务之急。
何为广谱?姜世勃解释说,冠状病毒分为四个属:甲(α)型、乙(β)型、丙(γ)型、丁(δ)型。乙(β)型又分为A、B、C、D四个亚型。“小广谱”,是指针对B亚型的β冠状病毒,包括SARS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以及来自蝙蝠的SARS相关病毒,“这三个病毒可引起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高致病性冠状病毒疫情,而且它们都使用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作为受体,所以这种小广谱抗冠状病毒疫苗可能不是很难研发出来”;“中广谱”,包括所有B型冠状病毒,如MERS冠状病毒;“大广谱”,即纳入所有的人冠状病毒。
在对同行成果给予肯定的同时,姜世勃呼吁各方更多关注广谱疫苗,理由在于:一方面,一旦新冠病毒发生严重突变,现在研发出来的有效的疫苗可能失效,对于以后新发与再现的冠状病毒可能完全无效;另一方面,必须汲取2003年“非典”经验。他回忆说“非典”过后95%以上的抗SARS疫苗和药物项目下马,造成极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他呼吁全球科研人员加强合作交流和信息共享,并建议世界卫生组织及相关国家合理协调,从疫苗项目中挑出最有希望的广谱抗冠状病毒疫苗和药物,进行重点支持。
寻找广谱抗冠状病毒疫苗的“最佳靶点”
学界根据疫苗抗原将新冠疫苗分为三类:一是病毒颗粒,包括灭活疫苗、减毒疫苗;二是S蛋白疫苗;三是受体结合域(RBD)疫苗。全长S蛋白在酶解之后分为S1和S2两个亚单位,RBD属于S1亚单位。
姜世勃指出,综合比较来看,RBD是研发安全、高效、广谱抗冠状病毒疫苗的最佳靶点。他透露了团队接下来的“三步走”计划:第一步,优化RBD,以增强其中和免疫原性和广谱性;第二步,将优化后的RBD与含有T细胞抗原表位的蛋白片段连接形成疫苗抗原;第三步,使用适当的免疫佐剂提高其免疫原性。
今年2月,《科学》曾刊发复旦大学陆路/姜世勃团队与哈佛医学院合作成果。他们使用免疫佐剂,把一种非广谱流感疫苗变成广谱流感疫苗,免疫动物的抗体既可抗H1N1流感病毒,也可抗H3N2、H5N1、H7N9等流感病毒。科学家将使用类似策略来研发广谱抗冠状病毒疫苗。
展望新冠疫苗能否成功,姜世勃坦言,“这不是取决于研究人员,而是取决于病毒”,希望新冠病毒不同于SARS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登革热病毒,不会出现抗体依赖的感染增强作用(ADE)。
广谱抗冠状病毒药物研发“潜力候选者”
研究认为,冠状病毒与受体结合后,通过表面膜融合或内吞膜融合进入细胞内,在病毒酶的作用之下产生新的病毒颗粒并释放出来。M蛋白酶、RNA依赖RNA聚合酶这两种酶可能成为重要的广谱抗冠状病毒小分子药物的作用靶点。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团队已解析出这两个蛋白质的三维空间结构,提供了药物靶点的结构学基础。
姜世勃曾在30年前发现一个高效的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多肽。美国一家制药企业获得专利后,开发出国际上首个高效的抗HIV多肽药物——恩夫韦肽。近年来,他用同样的策略相继发现了抗SARS冠状病毒多肽、抗MERS冠状病毒多肽,以及广谱抗冠状病毒多肽EK1(易克瘟)。
在新冠病毒开始流行之时,他与团队立即对EK1多肽进行了优化,并发现其中一个叫做EK1C4的活性比EK1多肽抑制细胞融合的活性高出240倍,抑制假病毒活性高出150倍,“可以说是最有潜力的广谱抗冠状病毒药物的候选”。
他说,若能将该多肽开发成药,可以治疗和预防现在流行的新冠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感染,也可治疗和预防未来新发与再现的高致病性冠状病毒感染。多肽易于规模化生产,多肽粉还可在常温下储存和运输。按照他的设想,一旦开发出喷雾剂或雾化吸入器用于临床,比如人们在参加聚会前可喷雾预防,既方便又安全。昂拓莱司致力于提供高品质多肽定制服务,如有机会也必将冲锋在战疫前线!!!
看到这的看官看过来,粉嫩嫩的小编在线求关注,求点赞,求评论·,求转发!有啥求啥!您的鼓励就是我发文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