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每个人都会的写作训练

以前总认为,写作是极少的一小部分具有文学天赋的人才能干的事情。在狭义范围内,我们所理解的写作,往往是指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的写作。

其实,写作包括的更多,不仅仅是小说、散文、诗歌、剧本、评论、纪实等文学类作品,还有书信、演讲稿、说明书、各种报告、游戏文本、广告文案等应用类的文字。另外,写作甚至还包括一切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媒体元素,比如发微博、写QQ说说和微信朋友圈都可以算在内。

如今,随着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等网络平台的蓬勃发展,写作已经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成为了大众的情人。人人都可以写作,人人都能写作,但并不是人人都会写作。

而写作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1.写作能活跃思维,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2.写作能观察生活,提升发现美的能力
3.写作能重建记忆,提高知识积累能力
4.写动能检视内心,提升识别判断能力
5.写作能神游物外,提高思维想象能力
6.写作能介入生活,提升通联世界能力
7.写作能成就自我,提升收获幸福能力

上面这些优点和好处,都是写作可以带给我们普通人的好处。也许我们不能成为一个大文学家,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大哲学家、思想家。但是,普通人通过写作,依然可以强化自己的思维、观察生活发现美好,提升知识积累,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让世界为你喝彩。

讲了那么多道理,你会问,我连一段话都写不出来,你让我怎么写作一篇几千字的文章。

谁也没规定,多少文字才算一篇文章。优秀的小小说,几十个字也可以是一篇好文章。而且,不会写总会说吧。把你说的话写出来,这是非常好的写作的基础训练。如果,你再细心一点,仔细观察一下你的周围,你会发现,你可说而且能说的东西有很多。身边的家人朋友,房间里的桌椅板凳,花市里的草木鱼虫,街边的花猫黑狗,手头上的一本书,电影院里的一部电影,手机里的一首歌,这一切,你都可以用说话的方式,积累记录下来,转化成文字,那就是非常好的基础写作训练。

所以,我的观点是,每个人都能写作。通过说话的方式来练习写作,写作反过来又会提高你的语言组织能力,两者相得益彰,共同提高。一段时间以后,你就会发现,你能写出来一篇一千字甚至几千字的文章了。而你说话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也和以往不同,意思表达得更清晰明了,思维逻辑更加顺畅通达。

光说不练假把式,下面我就做一个简单的示范。这是我今天早上出门锻炼时拍摄的照片,观察的都是合肥市中心一个老小区的日常。我一边走路一边看,嘴里念念有词,记下了这些话语。

1.小区的概况

这是一个市中心的老小区,没有物业和保安,整体环境并不是特别好。小区不大,只有十五栋楼,每栋楼有五个单元,一个单元三户,总共六层。十五栋楼一共被分割成三块,其中有四栋是市公安局的宿舍楼,另外四栋是市财政局的宿舍楼。剩下的七栋是当地居民的回迁楼。三个部分道路是共通的,公安局和财政局的宿舍楼外面有铁栅栏和大门,将其与回迁楼区分开,门口挂着标识牌,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

由于年代久远,整个小区已经融为一体,里面住的大部分是退休的老人和租住的年轻人。老人们起得早,都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聊天。租住的年轻人起的也不晚,因为都要为事业打拼,正在奋斗上进的时候。

2.小区的商业

小区虽小,却五脏俱全。小区里有四家小饭馆,可以送外卖。两家干洗衣店,三家理发店,其中一家理发店手艺不怎么样,因为我去理过发,其他两家待查。小区里的零售超市几乎每栋楼都有一家,有的甚至开了两家。早餐店有三家,一家是安庆包子店,另外一家是以煎饺和豆腐脑为主,第三家在小区大门口,炸油条和春卷,稀饭和茶叶蛋也都摆在路边摊旁。这家生意最好,人最多。因为靠近大马路,常有路过的上班族过来买早点吃。

还有一些做麻辣烫和砂锅粉丝的小推车,也都停在小区的过道上。一般他们是下午三四点开始出摊,持续到晚上凌晨一点左右。而摆摊卖时鲜蔬菜的老板一般是早上7点钟出摊,到下午7点结束。卖猪肉的摊位收摊更早一些,都是常年买的,相互知根知底,进多少肉,一般一上午就卖干净了。给整个小区送煤气罐的那家店主姓王,因为门头上挂着手写的招牌,王师傅粮油店。因而,他不光换煤气,而且兼卖土鸡蛋和大米粮油,一个电话就可以送货上门。在靠东边的巷道里有一家另一家主卖蔬菜的百货店,他们也提供上门服务,不过要加收2-5元不等的上门费。

卤肉店常年飘着烤鸡烤鸭的味道,但是他们主营的是猪蹄子和猪耳朵,油炸花生米卖的也好。因为隔壁就是露天小饭馆。夏天经常有光着膀子的中年大叔,炒两个小菜,再买点花生米下酒。喝完了就吆五喝六,继续开牌局。小区的棋牌室是最多的,多到我没办法弄清楚到底是多少家。还有露天的小方桌,几个老太太整天凑在一起斗地主。

快递业是整个小区最繁忙的职业。小区的年轻人多,快递就很多。三通一达都在小区租了房,整天分发派送,好不热闹。还有些其他商业,比如在第二栋和第三栋之间的马路牙子上,有一个老人开锁配钥匙。在最后一栋楼的三楼窗台上,挂着巨大的广告牌搞教育培训。流动的收废品的大爷常年在楼下逛荡,因为老旧小区的废品垃圾总是比较多的。而磨刀磨剪子的老师傅,偶尔也会出现在小区里。

3.小区的衣食住行

老小区没有物业,一楼的房子都被业主私自改造,用砖砌的围墙或铁栅栏,将门前的十几个平方据为己有,圈成了自家院子。这在很多老小区,都很常见。有的加盖顶棚,直接作为一个房间使用。有的做成院子,在里面种花种菜,偶尔也有葡萄树之类的果树。还有一些人,将院子改造成私人停车场,供人停放电动车,每月收取一定的费用。因为老小区没有电梯,电动车放在楼下不安全,而搬上去又是不可能的事情。

小区建的早,很多规划不健全。既没有地下停车场,也没有地上停车场。没有车位,大家只好停在小区的过道两边。我每天回来,都要不停的跟人抢车位,有时候抢不到,就只能停在小区外的大马路上。正因为如此,有些住户就自己给自己划出一个专用停车位来。找一个汽油桶,或者买一把车位锁,又或者直接放一个警示牌,标示自己的私有主权,别人的车是不可以停的,只能停自己的车。每次车开出车位后,总要下来将车位锁或汽油桶搬回车位上,等到下班的时候,将他们挪开,再把车停进去。但是,即使这样,也有可能被别人占了。

小区的房子密集度很高,大家距离都很近。如果你不关窗帘的话,有可能别人就会看见你穿着大裤衩在房间走来走去的情景。有时候,甚至能看见别人裸奔。并不是因为有什么偷窥欲,而是只要你一抬头,就能看得见。比如,我对面三楼的一对青年男女已经有一个多月没回来住了,因为房间的灯一直没亮过。而二楼的大爷,是个爱干净的大爷,每天早上都要擦窗户,风雨无阻。四楼的小朋友每天晚上7点准时练习钢琴,至于谈的什么,我就听不出来了。

4.小区的动物

小区里有很多养狗的人家。一天到晚,都有人遛狗。金毛有两只,其中一只特别凶猛,而另一只则温顺得多。我摸它的时候,会很热情的朝我摇尾巴。泰迪、博美和吉娃娃有好多只,整天见人就叫,令人很烦躁。萨摩耶是被主人牵着的,一身的毛雪白雪白,被打理的很顺滑,一看就知道主人特别喜欢养狗。边牧德牧苏牧我都没看到,而土狗和流浪狗则更多,我不知道他们是谁家的,经常在路边上晃荡,偶尔会在汽车的轮胎上撒尿。

养猫的或许也不少,但因为从来没有看到谁遛猫而不得而知。但是,走在路上,经常会碰到一只小花猫飞快的跑过,从这栋楼的间隙跑到那栋楼的阴影里。猫是不容易被逮到的,除非它默认了你可以摸它。养画眉和八哥的有两三家。小区的外边,隔着一条马路就是公园。老人们天一亮就提着鸟笼出门去晨练。

其他的野生的鸟类就更多了。喜鹊和鸽子常年呆在小区里,每天早上开车时总会发现大量的鸟屎,这是最令人头疼的事情。还有些不知名的小鸟,也会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而老鼠蟑螂等见不得人的动物昆虫也是常见的,老小区总是什么都比较多一点的。

5.小区的植物

小区里长满了各种植物,有的是景观树,有的是住户自己种的花花草草。大部分我是叫不出名字的,高大乔木只知道柿子、枇杷、桃树、广玉兰、白玉兰、香樟和罗汉松等等,灌木有桂花树和杜鹃,还有斑竹以及爬山虎。

家里种的就比较多了。吊兰和绿萝是最常见的,金银花长了几十年的光景,有拳头那么粗细了。美人蕉一般都生长在大花盆里,而月季和牵牛花,在小区随处可见。山茶花和竹子也不少。仙人掌能长到几十厘米高。

更多人家不养花,他们种菜。在花盆里种,在屋前院子里种,在过道两边的空地上种。总之,只要有土的地方,他们总要种点什么上去。这是几千年来农耕社会的传统。葱蒜是种的最多的。南瓜黄瓜丝瓜也不少,他们在自己院子里搭一个木架,让瓜藤顺着木头架子爬上院墙,爬到电线杆上。萝卜青菜,种的少一点,也许是对菜地的要求更多一些,小块的菜地没办法让其发展壮大。葡萄他们也种,好多人家都有葡萄树,至于结果子没有,我却没有发现。

以上这篇文字,是对我所住的小区的一个素描。如果你仔细看上面的文字,就会发现,文章没有华丽的修辞,都是普通的文字白描。这些细节,都是我眼中看到的,都是普通的生活琐事。

这是每个人都会的方式,只要你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你平时也是这么和人说话聊天。只不过,我在脑中形成思维,通过说话的方式表达出来,转化成文字,而你没有。事实上,只要你把它转化成文字,你会发现这也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我是茶人老七。
2016年最后的100天,坚持每天写一篇文章,分享美好快乐的事。
欢迎转载,请私信!喜欢我的文章,试试关注和点赞,给我鼓励哈!

你可能感兴趣的:(干货|每个人都会的写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