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类社区的规模悖论

我知道很多做社区的产品经理很喜欢想社区产品的终局,看下一个成为抖音、快手、或者再差成为下一个B站的机会点,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占据时间先手优势而起来的泛品类社区诸如B站、小红书之流开始用更高量级的体量和流量切入更垂直的赛道挖掘与扶持更专业的创作者。于是会有现象:专业领域大V自发去泛类社区开设账号做强互动,而只把垂类社区当做分发渠道薅流量。

当然这和社区产品功能形成的差别定位有关。泛类社区人群广泛,所以基于推荐算法进行人-内容-人匹配是高效的社区策略,而这样有利于关注关系的形成从而形成粉丝效应,创作者为了更多关注会更用心的进行创作。但垂类社区基于固定领域,固定领域不仅带来了APP用户规模天花板,也带来了内容生产天花板,垂类社区因为能覆盖的话题与题材有限,用户只能基于小范围主题进行创作,这就局限了创作频次(除了专业类创作者,基本上其余人达不到日更周更的创作频次,像汽车领域的生命周期内能有一次就已经很好了),所以关注在这里变得没有这么有价值,而创作者也缺乏维护人设做账号来涨粉的动力。

但是垂类社区也有好的地方:前期冷启动迅速(一般基于资讯、工具等流量外溢,或是自有用户池),当我们在垂类里面对用户的诉求进行划分,很容易用物理空间隔阂形成一个个圈子,用户可以在圈内自由畅聊,所以在流量足够的情况下,互动氛围会特别好做。而这种互动氛围会形成另外一条社区发展路径:普通用户->内容(评论)->普通用户的匹配,然后形成一种相对真实接地气的社区氛围(早期的贴吧、如今的懂车帝车友群)

而好的氛围也会反向激发创作者创作,但是这里的创作者不再是专业类的创作者了,更多是身边跟你我一样水平,甚至远不如我的真实素人。这种用户才是真正有购买力的用户,也是品牌主们真正想要的人群。所以即使我单个圈子的DAU规模不高,但是同属性人群越集中,品牌主投放触达效率越高,对应的商业化效率自然也就越高,每个圈子都极具可挖掘的商业价值。

因此,很多产品在垂类社区刚做3年不到就开始想扩张人群,引入泛类内容、引入高逼格内容,其实功效不大,反而会占用大量资源,舍本逐末。其实应该因势利导,在市场还没吃完时候,继续服务好最主流的人群,将更多密度高的信息引入,让专业度带动普通用户对社区的信任。

所以我做社区的时候,我从来不去过多追求社区的终局以及到达的步骤,而是紧盯着主流用户的诉求,一边满足一边引导一边拔高,与人打交道的产品永远是最高级的,因为你无法准确预测出未来的变化与群体人群叠加产生的变化。至于什么引入不引入达人、何时开始商业化,永远都是水到渠成无需刻意的事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垂类社区的规模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