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传统上分为三个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但是我们今天只讲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当然很重要。(如果你很急,可以直接去看政治经济学部分)

但是马克思认为有一个事情更重要,以至于写在了自己的墓碑上,所以,我们也先把这句话亮出来:

哲学家用不同的方式解释这个世界,而真正的问题是:改变世界。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一定要先认识到哲学的工具性。

你有可能认为以下的一些概括是正确的废话。这很正常,毕竟将理论抽象到这种程度,很难不是正确的废话。精彩的偏见只存在于知乎的抖机灵之中。

辩证唯物论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爱因斯坦:不准抢答)

实践的本质。(换句话说,只有实践才能改变物质世界,空想没用)

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宿命论去死)

世界本质是物质的。

唯物辩证法

三个基本规律(括号中是一个庸俗的例子)

对立统一规律(爱情总是让人如胶似漆,又恨之入骨)

质量互变规律(一直掉头发,你没有在意,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秃了)

否定之否定(你翻看一年前的QQ空间,觉得自己是个傻逼。于是你写下了当下的感悟,但是一年后的你,会觉得当下的你是个傻逼。)

五对范畴

现象与本质(现象:女朋友生气了。本质:没有买礼物)

原因与结果

必然与偶然(隔壁老王的事情,看似是个偶然,但是她实在太漂亮了,那么多人长时间大规模的挖墙脚,不如说是个必然)

可能与现实(每天早上起来,我都有无限的可能,现实却是我每天都在打工)

形式与内容

单独的唯物辩证法是废话,但是在实践中,可以用来分析事物,是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武器。

认识论

客观世界可知,人类的认识是无穷的。(克苏鲁退散)

人的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这很进化论)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废话太废,干出来才对)

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能动的辩证发展过程,多次反复,无限深化。(人会长大,会变,会越来越有力量,但是道德则不一定)

唯物史观

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它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它由此产生的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也是这些阶级互相博弈的结果。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也就是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

社会形态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一切社会制度,都是发展过程中的暂时阶段(包括共产主义!),生产力突破生产关系时,旧的生产关系灭亡,新的产生。

历史不以研究者的意志为转移,不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意志为转移,大多数人决定历史。

社会历史事物的发展,有改革和革命两种方式。

环境创造人,人又创造环境。

你可能感兴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