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与逐层问话+筑基讲课复习第一课(2)

2021年11月2日  中原焦点团队  中27  庞爱国  第306天分享  本周第1、2次约练  总约练第282次  咨169、观77、来3、朋4、box约练11、案例分析18,总分享第308次分享

本周约练第一场  观察员

咨询师通过前期的逐层问话,逐渐让来访者梳理出来自己最近最在意的事情,有了很好的一个梳理,也越来越明确了自己在哪些地方可以调整一下,后期咨询师基本保持一个倾听加陪伴的抱持,让来访者感觉更安全,更放松。

本周约练第二场  观察员

咨询师前期保持倾听加陪伴,让来访者有敞快的倾诉,很好的宣泄了一下,后期的问句让来访者逐渐寻找自己的力量,梳理出来很多积极的方面。

筑基第一课:概论(2)讲课复习

《基础心理学》它也称为是《普通心理学》,几乎每一个心理学的分支都是在《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基础心理学》我们是一定需要去了解的一个分支,是我们一定要去了解的。

在这里边,我们可能就会大致的了解到人的心理过程,认知、情绪、意志。心理过程,我们需要去了解,还有需要和动机,还有能力和人格,这些名词有的我们可能都很生疏。但这些又很重要,它在很多课里面都会出现,像知、情、意。知、情、意下边,像认知下面又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注意、智能这一系列东西。

《社会心理学》,我们需要去了解人在社会中的一系列的反应,当你了解完之后,你就更能理解很多现象,他在社会中怎么就会有这样的现象?像人在竞争中怎么就会有那样的行为,怎么就会有那样的敌对?

亲和有哪些特点?以及其他的一些一系列的心理现象,怎么我感觉这个人还不错,过一段时间我就那么讨厌他。像那些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这些都是社会心理学里边所讲的,其实就是讲人在社会中的一系列的心理学现象,行为规律,这都是有研究的。

当我们懂了这些之后,我们就能预测人在社会中的一系列的行为规 律,或者能大致的预测,它可能会有哪些规律,他可能会有哪些表现,我们就能有更多了解和理解了。这是《社会心理学》这一块,主要研究人在


社会中的一系列的行为现象。我推荐咱们可以看侯玉波教授的书,也可以看戴维迈尔斯的。

《发展心理学》

接着《发展心理学》,我们需要去了解,因为它是研究人从出生到死亡,每个年龄阶段的人的心理特点,比如你要是教育自家孩子,或者说你将来做青少年这一块,你肯定要学。

因为《发展心理学》上面讲的主要的就是青少年,讲的也有成年的, 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尤其是成年早期和中期,一系列的心理特点,还有成年晚期的,都有,这些我们都会更清楚。

以及每个年龄阶段,尤其是像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每个阶段, 哪些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和照料,会导致什么问题,会导致什么情 况,或者需要怎么去照料,这些在《发展心理学》里面都有,所以我们要去了解更多孩子的年龄阶段特点的话,我们需要去学习《发展心理学》, 或者我们需要去买书来看一看。《发展心理学》,我推荐的两位也是很老的教授了,朱智贤教授和林崇德教授的。现在发展前景做的最好的应该就是林崇德教授了,可以读读他的书。

《变态心理学》就是《症状学》,在精神科里边叫《精神病学》,我们心理学里边叫《变态心理学》。《精神病学》里边它一般会包括更多的药物的应用,但《变态心理学》里边没有,《变态心理学》里边更多的讲的还都只是症状。

一、先去听刘老师公众号里面的那些症状学的那几节课,已经讲到了神经症,后面还没讲,后边像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人格障碍、压力, 这些刘老师会找时间讲。

第二,可以考虑买一本书,不用买太厚的。但是如果你想学的更多, 也可以。买《变态心理学》书的话,可以买钱铭怡老师的。他是中国心理学会原会长,武志红、徐凯文、李松蔚,都是他的学生。钱铭怡教授是非常资深的一个前辈,可以看他的书,写的很严谨。

如果想学的更深,可以买沈渔邨教授的《精神病学》。上面有非常全的,几乎所有的症状都有,所有的精神科的症状以及用药全部都有,它可以成为症状学的百科词典。但是最重要的是到医院实习。

还有《咨询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也可是看钱明怡老师的,他的很薄的一小本,心理咨询的方方面面,很多最基础的东西讲的都很清楚。

还有诊断技能,我们没有诊断的权利,这个要清楚,我们是没有诊断的权利的。但是我们得有诊断的这些知识,或者大致的一个能力,我们大致能判断咋回事,这是要有的。

但是我们没有诊断的权利,我们不能给别人下诊断。因为那属于精神科,但是我们又需要了解,通过接触你就知道,这个不属于咨询的范畴,或者这个可以作为辅助去做咨询,你需要非常清楚。如果不清楚的话,我们可能就会惹祸上身。没事的时候没事,万一有事的时候,我们是可能会被对方告上法庭的。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会伤害到来访者,所以一定要去学习清楚边界,先学习症状学这一块。

而咨询技能,第一是实操,第二个是听课,我们作为心理学的助人者,我们一定要学习像《症状学》、《伦理学》、《危机干预》,要想学得更系统,要想更多的去拓展,这两个都可以去听徐凯文老师的。因为他是中国心理学会的秘书长。第一,他是专门做伦理这一块的,中国心理学会伦理这一 块,都归他管。第二,他在北大是做危机干预的,专门做危机干预的,他在这一块是真的有经验的老师。

心理学的四大流派。

行为主 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这是最公认的三大流派。但有的时候也说成四大流派,有的是加上家庭治疗,有的不说是“家庭治疗”,说成是“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 或者认知。其实是单纯的认知心理学,它不是一个学派。这几个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像精神分析,几乎所有的学派都受精神分析的影响。几乎所有的学派的创始人,他们多多少少都受过精神分析的影响。

所以整个的学派现在是处于一个更加融合的一个大的趋势,而非只做某一个学派,很多东西都在融合,焦点也是一个融合的东西,以焦点为主,融合了叙事,融合了系统式家庭治疗,只不过是以焦点为主而已。

行为主义跟精神分析,他俩产生年龄都差不多。心理学的诞生跟行为和精分没有关系, 1879 年,冯特创造了心理学。那个时候他发表了文章,然后就代表科学心理学产生了。行为主义跟精神分析都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那个时候产生的。

只不过行为主义作为一个学派,到后来慢慢的就消退了,但它的很多东西都在用。生活中我们用的还不少,我们不知不觉用的很多都是行为主义的东西,只是你没有这个意识而已。比如“强化”,焦点里格外强调“关注    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关注本身就是强化,强化就是行为主义的东西。我们可能有的时候会有惩罚,惩罚也是行为主义提到的东西,行为主义对强化、对惩罚这些东西提的是很多的,但是我们怎么去惩罚?怎么去强化它有效呢?因为我们一不小心我们可能就会给他带来不好的强化。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用“厌恶疗法”,我们都不知道。怎么用的?比如说你的孩子学习的时候,你就不断的去唠叨他,说他,吵他,慢慢的,他这个非常不舒服的体验,跟学习就连到一起了。然后他就开始讨厌学习,这就是厌恶疗法最核心的东西。把讨厌的东西跟他相对喜欢或者不讨厌的东西经常结合到一起,慢慢的,他就会把这种不喜欢、这种讨厌延伸到他本来可能喜欢的,或者说不那么喜欢,但是他也不讨厌的东西上。

行为主义的核心其实是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规律,就是我给你什么刺激,让你可能就会有什么反应, 他主要是研究这一块的。我给你什么刺激,让你会有什么行为反应。他为啥后来慢慢地就不那么看重了,因为他更多时候会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但是它的很多东西我们是可以借鉴的,尤其是它的创始人华生所提出来的“环境决定论”。

他最著名的一个言论,就是给我一打婴儿,我不管他是什么种族、性别,我都能把它训练成任何我所想要的乞丐、律师、商人、教师等等,这就是行为主义它的最主要的言论。他认为人就是能被训练的,只要环境合适,我想把你训练成啥就能训练成啥。

你可能感兴趣的:(倾听与逐层问话+筑基讲课复习第一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