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生产悠悠几千年,大大小小的瓷窑更是遍布大江南北,其中有些瓷窑因其烧制的瓷器精美出众、技艺高超而闻名于世。
宋代瓷器又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巅峰,以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个窑口产出的瓷器最为有名,后世称其为“五大名窑”。
而在“五大名窑”之外,有一处窑口不得不提,那便是湖田窑。作为景德镇烧瓷历史发展的典型窑址,湖田窑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产量,捍卫着民窑在中国制瓷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湖田窑生产的宋代影青瓷和元代青花瓷,烧制技术相当成熟,代表着当时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湖田窑遗址保存的遗物非常丰富,历代古窑遍地,有宋末的"马蹄窑",明早中期的"葫芦窑"等。在该遗址上建立起来的湖田古窑址陈列馆,展示了在这里出土各种窑具和瓷器。
民窑的发展
景德镇制瓷历史,就形态而言,有官窑、民窑两大系列,官窑瓷器充满皇家权贵的尊严和傲慢,从中可以窥探到中国历史上最高统治阶层的修养、情趣和爱好,折射出一个特定的文化背景。而景德镇民窑制瓷,历史比官窑更为悠久绵长,其规模和数量是官窑望尘莫及的,它更能在广度和深度上反映中国历史的社会形态、经济贸易和文化艺术等。
民窑即民间瓷窑,相对于宫廷(朝廷)兴办的官窑(御窑)而言,属非官方经营的,以商品性生产为主的瓷窑,生产的瓷器都为满足国内外市场普遍需要的日用瓷和陈设瓷,销售地区极为广泛。这里的窑也是特指瓷窑,而非瓦窑、砖窑等。时间上也是特指民国以前,其中以明、清两个朝代最为兴盛。
可以说,民窑瓷器的造型和纹饰题材更为丰富,产品形制大多是碗、盘、罐、枕等。民窑的特点是不受官府的束缚,产品上完全面对市场,无论造型还是纹饰都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花鸟虫鱼一类的居多。正因如此,民窑发展迅速,且生机勃勃。宋代著名的民窑有钧窑、定窑、磁州窑、吉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建窑等。
民窑的历史远比官窑早得多,陶瓷器均产生于民间中,到了唐代,瓷器成了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远销印度,埃及和波斯等地。据考证,在这些地区都发掘有唐三彩,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等。民窑于此已有较大的发展,并带有商品生产的性质。
唐代以后,各地民窑辈出,竞相媲美,往往有供不应求之势。其中著名的,宋代有钧窑,汝窑,定窑。章生一的哥窑"纹片瓷)以及章生二的弟窑(龙泉青瓷)等。
宋元时,民窑发展较快,仅景德镇的民窑就增加到三百座之多。此时的民窑完全属于商品生产的性质,民窑在产量上所占的比重比官窑大得多,在质量上也有一定的发展。到了清代,民窑占了压倒优势,官窑瓷器也为民窑所出。
浮梁瓷局,元代设立,是当时全国唯一的官窑生产管理机构,它隶属于将作院,以提领为监督官,泰定以后改由江南两路总管监陶,元代所有的御用瓷器和官府用瓷均通过浮梁瓷局以“官监民烧”的方式在民窑中生产。
如冰似玉——关于湖田窑
考古资料显示,在景德镇所在的昌江及其支流东河和南河流域,晚唐五代及宋时期的窑业遗存十分丰富。晚唐五代的窑址主要有湖田、杨梅亭、黄泥头、社公庙、十八渡、新厂、湘湖、白虎湾、南市街等地。
至宋代,东河及南河流域的窑址已发现136处(按《陶记》的记载则有300余处)。规模极其庞大,产量十分丰富。其中最具代表的遗址有湖田、银坑坞、小屋里、南市街、柳家湾、白虎湾等。“若夫渐之东西,器尚黄黑,出于湖田之窑者也;江、湖、川、广,器尚青白,出于镇之窑者也。”蒋祈文中所说的“湖田”, 即今之湖田窑遗址。
它位于景德镇市东南约4公里的竟成乡湖田村。遗址南面环山,北面临水。南河自东向西,环湖田村而过,在景德镇市区汇入昌江。遗址坐落在南山山脉缓坡地带及南河南岸一级台地的窄长地带,面积约40万平方米。遗址内窑包密布,窑渣堆积遍地,各个时期瓷片俯拾皆是。
湖田窑创烧于五代,主要烧白瓷与青瓷。宋代该窑的制瓷技术更趋成熟,规模与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元明两代不断出现创新产品,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青白瓷又称“影青瓷”、“映青瓷”、“隐青瓷”、“罩青瓷”等,为宋代景德镇所创烧,是我国宋元时期主要瓷器品种。景德镇烧制青白瓷最重要的窑址便是湖田窑,其烧瓷的全盛时期长达700多年。
青白瓷,因釉色介于青白之间,白中闪青,青中闪白,故名,是景德镇湖田窑在北宋初、中期独创的釉色品种。因青白釉的釉质中含有微量的铁质,釉色白中泛青,釉层细薄晶莹,具有温润如玉的艺术效果,成为南方青白瓷中的一枝奇葩。
江西九江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纪年墓出土的青白釉钵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青白瓷品,因其质感如青白玉,胎质细洁,釉色青莹,光照见影,故晚清以后又称之为"影青"。南宋词人李清照《醉花荫》中有"玉枕纱厨"之词句,"玉枕"即指色质如青玉一样的青白瓷枕。
青白瓷的崛起,彻底打破了隋唐以来形成“南青北白长沙彩”之瓷业格局。其釉色基本特征是青中有白,白中闪青。文献中较早明确提及青白瓷器用者,如北宋蔡襄的《茶录》:“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南宋赵汝适在《诸藩志》描述其时的远洋外销瓷器贸易,亦曾有提及。
在艺术风格上,宋元湖田窑青白瓷,将宋瓷釉饰艺术所崇尚“含蓄沉静”、“素洁高雅”、“天人合一”之境界又推进一层:影青瓷釉质莹缜如玉,胎质致密细腻洁白,透光度良好,其薄度和坚韧度可以做到已接近现代瓷之技术与特征,其他高古窑口已不具有可比性。
浮梁倩影——湖田窑的发展历史
湖田窑制瓷始于五代,遗物有灰胎青瓷和白胎白瓷两种。采用马蹄形窑烧制白瓷和青瓷器。马蹄窑为土制,窑炉烧结面较薄,瓷器烧成温度相对较低。器物种类主要有碗、盘、壶等。因采用支钉叠烧,只见垫柱,没有使用匣具,故器内底及器足上往往留有椭圆形支钉痕。青瓷多数胎色灰褐、质地粗松、釉色青灰,除少数葵口及内壁出筋外,没有其他装饰。
北宋产品全为影青瓷,胎质洁白。初期器釉色多泛黄,品种少,造型简朴。中后期釉色多纯正,晶莹碧透,色质如玉,品种增多,有碗、碟、罐、盘、壶、瓶、炉、茶托、香薰、注碗、盒子、瓷雕及芒口器等。装饰题材丰富,刻花器盛行,常见图案有牡丹、篦纹菊、飞凤、莲荷、水波纹。
南宋产品仍以影青瓷为主,还有部分黑釉器。早期在品种、造型上与北宋后期相似,仍多刻花器,以牡丹、莲荷、孩儿攀花、水波纹为主要题材,唯釉色的光泽透明度逊于北宋后期。中晚期主要盛行印花器,构图趋向繁缛,层次较多,并出现人物故事题材。
湖田窑元代产品有青釉、 影青、 黑釉、卵白釉和青花瓷。前期产品与南宋后期相似,但有大量的青釉、黑釉粗瓷,影青瓷较少。刻花痕深纹简,印花多为莲荷、菊花、梅花、狮子滚绣球等纹样。后期产品以卵白釉瓷产量最大。此外,窑址里还出土了釉里红瓷、蓝釉瓷、高温绿釉瓷等。釉里红瓷主要见建筑构件,如龙纹瓦当和飞凤纹滴水等,这也是湖田窑在元代为皇宫生产御用瓷的又一重要资料。
明代产品主要有青花瓷和白瓷,产品以碗、盘、高足杯等日用瓷为多。青花装饰题材以云气、楼阁、荷花、兰竹、湖石为主,风格粗率、奔放。除一些青花碗、盘粗器采用迭烧外,90%的产品均为单件仰烧。
湖田窑缘何不在“五大名窑”之列?
湖田窑的工艺品种也富有多样性,在其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除了青白瓷的大宗代表品种外,同时也生产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地方特色品种,如青瓷,白瓷,黑瓷等等。
宋元湖田窑以其清新雅丽的风格独树一帜,是历时持久、规模庞大、工艺精湛,遗存最为丰富的著名古代窑场之一,在国内外产生过广泛影响而享有盛誉,缘何湖田窑不在“五大名窑”之列呢?
思来想去,恐怕只有地域政治可以稍园其说。五大名窑皆出自北地,其时的宋朝京城位于开封。这五大名窑,有极多的机会与皇室和上层接触,更由于五大名窑除定窑外,均属官窑,以理论之,被评为五大名窑不在意外。而湖田在南方,且以民间实用为主,出身卑微难入主流。因此美奂绝伦的湖田窑影釉就自然地被排在了五大名瓷之外了。
景德镇湖田窑较集中地代表了宋代高度发达的制瓷技术水平,是中古时期陶瓷工艺史的集大成者,尤其五代以来创烧的新产品青白瓷,随着其烧造技艺的日益精湛,产品的日趋茂美,质量冠绝群窑,不仅已成为宋代景德镇诸窑代表性产品,并在全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以景德镇湖田窑(前期)为中心的青白瓷窑体系。
此内容为一期一会生活美学原创,著作权归一期一会生活美学所有。
主笔/所谓牧之
编辑/ 南橘
图片/宝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