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徐峥是神,药厂是救世主

徐峥《我不是药神》,毫无疑问是一部好电影,更是中国目前这样的电影环境下,一部难得的好电影。

这种好,不仅仅是说电影质量以及演员演技,更加突出的是因为这种敏感的题材能够顺利过审,并且在电影大规模地上映。这至少证明,相比过去,这方面的口子越来越松。也就意味着,有了《我不是药神》这样的题材,以后还会有更多更好的题材出现。这至少是一个好的开始。

徐峥和宁浩从2006年《疯狂的石头》就开始合作,以他们在中国的票房号召力,随便做一部喜剧可以卖很多钱。但是他们依然要去触碰这些敏感题材,比如2012年的《无人区》,虽然最终煎熬了三年才上映,这也没有打消他们做好电影的决心,为他们的勇气鼓掌。

正是因为,他们这群勇敢的电影人,一点点用自己的事业生涯为赌注去拓宽中国电影审核的边界,才让我们的电影文化更加的包容。

徐峥这些年参演的电影,基本上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中国目前处于中年的那群中年人的代表。他是每一个小人物的化身和代表。正如《我不是药神》里那样,一个一无是处的小人物,因为一次意外的机会,一夜暴富,于是就开始得意忘形。

和故事原型不一样,他卖药的初衷「我才不要做什么救世主,我要赚钱」。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凡人,赚到一点钱就得意忘形。经过一次惊吓就赶紧收手。到这个时候,徐峥饰演的程勇依然只是小人物一个。

直到,电影进行到后半段,当王传君饰演的老吕自杀,他才开始真正进入到这群病友的中间,体会到他们人生的艰难。于是,他毅然决然去印度买药。

从印度药店出来的时候,从他面前走过去的两尊佛像,一尊神一尊魔。烟雾缭绕的慢镜头告诉我们,这个时候的程勇真的从一个凡人变成了一尊神。

他明知道这样的行为是犯法,当初就怕坐牢而收手的他,难道现在不怕了?当初只为赚钱的他,现在补贴也要卖,难道就不赚钱了?他是在以自身一个人的代价和付出,去换取更多人的生命。这个时候的程勇,就变成了他刚开始戏谑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就像他声嘶力竭喊出的那句「他才20岁,他就是想活下去,他犯了什么罪?」

尽管,这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但是,我不喜欢电影里对于药厂方面的立场,有点黑化的感觉。

对于电影里所展现的问题,是目前中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问题。对于里面的三方「警察曹斌代表的司法、王传君等饰演的消费者、药厂」都是很无奈的。

电影里有一段情节是消费者去制药公司门口抗议价格太高。其实,电影的这种塑造不是很有道理。

电影里叫格列宁,原型药物叫格列卫。人们只知其价格高昂,却不考虑人家的研发成本。据资料显示,格列卫的研发耗费五十年时间和五十亿美金。如果,制药公司不能收回成本,那就不会再有投资人投资去研发下一种疾病的药物。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研发药物的科学家才是真正的救世主。

一句话,如果人家一研发出来,真的就低价销售。那请问谁来为这种药物的研发买单?谁来为下一次的研发买单?

所以,这应该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无奈的一件事。

《我不是药神》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拓宽了中国电影敏感题材的宽度;让更多人认识到还有很多活下去的机会,对于电影里展现的代购,在短时间之内是不会消失的;当社会力量发出足够的声音,一定会推动社会的进步。

所以,《我不是药神》当之无愧是一部好电影。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不是药神》:徐峥是神,药厂是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