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到黎明、黑暗同阳光

《在别人句子里》——读后感

相遇

买到《句子里》是很偶然的一次机会。周末去图书馆散心,将走之际目光在书架上随意掠过。一下被书封上纯粹的设计吸引(红色倒着的 “in other words” 在纯白封面上带来一种莫名的期待)。于是便买下了它。不过这个吸引我的封面设计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让我颇怀疑作者的国籍。担心又买到一本外文书,给现在已丧失耐心的自己徒增老大的阅读压力。但仔细端详后,发现这 “陈以侃” 明显是个中国名字,便放下戒心拆了塑封,等待后面与他初次相遇。

相识
电影《洛丽塔》剧照

但不期然是等了一段时间,直到端午节。我带它坐上前往宁波的火车去会朋友。旅途中,雨和书好像是良配。书里面第一部分内容大概是关于一些外国小说作家的赏析,以及作者个人的一些看法。不过我平时极少阅读小说,外国小说则更少。讲实话对其中的多数内容实在很难理解或者产生共鸣。不过书里写的第一个作者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却实在地进入了我的记忆——或许是电影里那副少女在草坪上的图像瞬间席卷了思绪(最近刚开始读这本书)。然后就是漫长的对其他作者的介绍,对作品的赏析。现在依然记得的内容包括:汤姆麦卡锡、血色子午线(emmm好像除了这俩现在一点其他印象都没了)。还记得一段关于一个擅长写男同题材的作家关于同性之间不可描述事情的优美写法的内容—— “夜色中,秋千上两个人在一支烟的照耀下,彼此交换着呻吟” 经过我这样一写好像完全失去了那种暧昧但又和谐的感觉。大概这就是大作家和普通人的差别...

再会

而关于《句子里》这本书其实要写的除去这些偶尔能回荡在记忆中的精彩场面(不得不感慨对于文字的掌控,有些作家确实很精妙),更多的还是引发了自己从未有过的对外国文学的兴趣吧。这大大拓宽(更像解脱了自己对小说的偏见)了自己阅读的范围和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也是自己拥有更开放心态的一种表现和指引:包括《罪与罚》、《洛丽塔》、《血色子午线》的阅读就来自这样的指引下。在历史、人文社科氛围里流连的我,现在又看到了另一个同样广阔的天地。

沙漠落日

但依然得说,直到现在(2022年5月18日)《血色子午线》这本书依然没能看得懂。甚至在看了一些其他书评后依然无法理解(这倒极少见)。不过无法否认的是,读这本书的过程中,那种不知缘由却停不下来的感觉还挺奇怪。明明自己什么也看不懂什么也不完全理解,却迟迟放不下手里的书。总得读很长一段时间,眼睛累了才能说服自己”明天继续吧“。可能这就是它的奇特魅力?然后,书里倒有一点做的极妙:对景色、场景、氛围、特征的描写简直唯美。每每读完在脑海里有各种景色,譬如一幅大气磅礴的场面画 “长烟落日,沙漠中一人骑马。黄沙扬起,转眼再无生机”。阅读时,脑海里的画面比这个苍凉有代入感得多。现在回想起来,里面出现次数最多得似乎是黎明、破晓、傍晚、暮色、赭色云、铁锈般等描述时间的用词。而这些词语的背后,是一场场的背叛和杀戮,一幕幕的正义和邪恶,一具具皑皑的白骨。这条线上见证了所有的事情,平静而永恒地发生,消失。现在写下这些话的时候,好像倒有点明白他的味道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傍晚到黎明、黑暗同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