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一词看世界,且读且吟知人生

一字一词看世界,且读且吟知人生——浅论特殊语言形式对文本解读的作用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比较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作家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相应的,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教会学生通过书页的上呈现的整齐划一的文字,去读出站在背后那一个个鲜活的灵魂。

而作者的情感、思想,是需要通过他独特的语言形式来表现的。这些语言形式本是很美的。我们读一篇优美的散文,会感到身心愉悦;读到那些别致的诗词,会击节赞叹;写得好的对话,会让我们觉得身临其境……至于我们的试卷中时常出现具体语句赏析的题目,就是赤裸裸地提醒我们,读文章、写文章一定要重视语言表达形式。

然而我们的练习和考试,更多地就语言而论语言,就语言形式而讨论语言形式。这些特殊的语言形式对表达作者思想与情感的作用上,是不太讨论的。也正因如此,语文课堂有时候会显得生硬、干瘪。其实所有的语言形式,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可以说,语言形式本身,也就是言语的意义。也许,我们更应该从理解文本内容的角度,去探索语言形式的美;至少,在提及语言形式美的时候,不应该脱离内容本身。我们的语文教学,最终的意义,无外乎教会学生们更好地赏析和运用语言。那么阅读教学,就应该试图引导学生学会透过语言形式,去体会作品的美感,以及作者的痛感、快感。那么,我们将快意于不断地吟诵那些带着生命质感的文字。

以下,我试图结合几个自己曾经的教学片断,阐述自己对语言形式美的个性化理解;并适当展示个人在这方面所做过的教学实践。

一、叠字,就是心声

比如,李清照的词《声声慢》,开头连续的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历来被论着所称颂。然具体妙在何处,历代评价几乎都是语焉不详。

纵观诗家比较著名的点评:

“起头连叠七字,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罗大经《鹤林玉露》)“易安此词首起十四叠字,超然笔墨蹊径之外。岂特闺帏,士林中不多见也。”(吴承恩《花草新编》)点评只有一个“奇”“蹊径”,并未指出奇在哪里;“连用十四叠字,后又四叠字,情景婉绝,真是绝唱。”(茅暎《词的》)认为叠字用的“情景婉绝”,勉强算是点到了其在内容上的作用,然也是一笔带过。

事实上李清照的叠词之妙,绝不在于叠词这一形式本身。首先在语义上,寻寻觅觅,是动作,也是心情;冷冷清清,是环境抒写,更是一种心境的冷清;凄凄惨惨戚戚,则完全是心情的宣泄。由冷清转而凄惨,孤独、凄凉、悲戚的情绪,更重了。叠词奠定了全词凄清悲凉的基调。其次在语言运用上,这些字都是从生活口语中提炼出来,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也没有扭捏作态,甚至没有太多文人的加工锤炼,本身就具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本色美。最后,在音韵上,依照传统音韵学分析,十四个叠字中,除“觅觅”外,其余十二字的声母全属齿音;除“惨惨”外,其余十二字的韵母全属齐齿呼韵母,读来有一种微弱呻吟的沉重感觉。而正是这种声音上传达出来的感觉,本身就与整首词的意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也与词人生平的苦痛完美契合。由此看来,十四个叠字在情感内容上的意义远大于语言形式本身。

于是,欣赏叠词的教学片断设计——

呈现诗家点评,请学生讨论:后世诗人皆言易安叠字用得七绝,你觉得奇在哪里?

这十四个字什么意思,你从这几个叠词中读到了什么样的情感呢?轻声、反复吟诵这十四个叠字,感受唇齿之间磕磕碰碰,仔细倾听你的声音,说一说你的感受。

呈现资料,补充词人生平经历,以及词作写作背景。

想象自己就是李清照,在那个细雨绵绵的黄昏,在西风凛冽的遗世独立。然后,请你慢慢地吟诵这首词。

小结:这曼妙的叠字,之所以沉淀千年依旧显得熠熠生辉,不仅在于它在形式上的不拘一格,更是因为作者用这种形式准确地传达出了千言万语都未必说得清道得明的厚重情思!

二、声音,藏着深意

戴望舒的《雨巷》作为象征派代表作品之一,以其独特的音乐美、意象美、朦胧美征服大量读者,甚至于诗人也被冠上“雨巷诗人”的称号。其诗攫取“雨巷”“油纸伞”“丁香姑娘”“颓墙”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其中“雨巷”“丁香姑娘”都极具象征性。有人认为它们分别比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以及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有人认为“丁香姑娘”象征着诗人崇高的理想,这个理想有着“悠长悠长的雨巷”重重地阻隔。也有人找出戴望舒的情感经历,言之凿凿说“丁香姑娘”就是作者梦寐以求的美好爱情。而爱情坎坷,可望不可即给诗人带来挥之不去的惆怅。因为诗毕竟是诗,正如前人所说:“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具体象征意义为何,我们大不必追根究底,读出诗的美感读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雨巷》押“ang”韵,读来自然拖长的声音,“悠长悠长”的低沉重复地吟哦带来的直观感受,就是巷子的悠长;悠长悠长的诗句里低吟浅唱的低叹,本就是诗文里最本真的惆怅。当然这个感觉,不应该是老师说出来的;而更应该是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并透过诵读在低吟浅唱平平仄仄的声音中表达出来的。于是,我们的《雨巷》以朗诵为主——

自由诵读,与同桌交流感受(你认为诗人在写什么?你读了诗有什么样的感觉?)

逐段朗读,讨论明确停顿、重音,确定节奏

请朗读较好的学生朗读

讨论:你认为“丁香姑娘”象征什么?(面对学生投向我带着询问的眼神,我告诉大家其实我也不知道。丁香姑娘可以是爱情、理想抑或希望,也可以是任何大家所渴望得到的东西。我们读到诗人在那个“悠长悠长的雨巷”里苦苦寻找的执着和迷茫,坚持与失落就够了。诗歌本身,就是留下了朦胧、幽深而带着淡淡忧愁的美感。)

听配乐朗诵,结束课堂。

再如执教海子的诗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充分朗读,略作解释,临近课堂尾声,我在黑板写下“海子”二字,请一名学生连续朗读这个笔名。读着读着,大家听到的声音,已然变成了“孩子”。那样清丽、纯净的诗句,那样默然忧伤的灵魂,那样对所有人致以美好祝愿的纯真,可不就是“孩子”嘛。

声音本身,有时候就颇具深意,何尝不是一条勾连文本内涵的绝佳路径呢。

三、迁移概括,点化主题

《渔父》是《楚辞》中的一篇小散文,不少研究者认为是歌颂屈原洁身自好、绝不与时同流合污的态度的;渔父的存在,是为了衬托突出屈原的高大形象。然而排除先入为主的观念,从全文的描写,尤其是结尾看,很难说作者就有褒屈原抑渔父的意思。事实上,文章除了塑造屈原的清高执着、孤独无双,还塑造了一个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何况,后世诗词中屡屡出现吟啸烟霞的垂钓者形象,不能不使我们联想到眼前这个“与屈原站在对立面的渔父”。

于是,我看到了屈原和渔的有相似之处——渔父提供了“与世推移”的生存哲学,但自己却始终与这个世界保持着距离,过得遗世独立,他分明也是那个世界的另类。纵然他们最终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两条路,然而相同的是:他们一样看到了这个世界的荒诞不经,看到了世人或污浊或麻木的状态;他们一样觉得这个世界无可救药,他们也一样,选择了坚决不与这个世界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渔父和屈原,其实都是这个世上伟大的孤独者。只不过,屈原,以一种最为决绝的态度,处置了自己高贵的生命,而大多数别的孤独者,可能会如渔父般,独自咀嚼那份我辈无法企及的孤独。如此说来,渔父又岂是庸碌之辈?而我们中国历史上,又岂止是这么一个渔父呢?

所以我们疏通字词,读过这个小散文后,一起畅聊屈原的清高执着、孤独无双。我们从对话中追寻屈原和渔父的相似之处:孤独、不合作。然后,我引入另一位“渔父”柳宗元,那一曲《江雪》,写尽不为世人理解不为世俗所容之后,赫然遗世独立的孤寂和高蹈: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首小诗,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都是非常熟悉的。只不过,儿时多流于背诵并不求甚解,而后来,随着时光的推移,在大多数人心里,留下的不过是一个独自在寒天雪地里垂钓的老翁而已。我把它放到这里,正好可以将屈原、渔父,以及所有被边缘化的志士仁人的那种不如意,勾连到一起了。

在孩子们诵读完毕,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多加解释,只是轻声沉吟:同学们可知道,这是一首藏头诗呵……当孩子们慢慢吟出“千万孤独”的时候,分明可以看到不少学生的眼中闪烁出异样的神采。

语文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具体的语言形式是“工具”,背后的思想与情感是“人文”。我们的教学,需要更好地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进行有效的融合,才能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能够学会欣赏语言本身的美,理解语言背后的那个“人”与“文”。而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就需要积极地去寻找能让学生有效勾连“工具”与“人文”的抓手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字一词看世界,且读且吟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