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天漆工,我收获了突破人生的动力》

01

昨天,新家装修进入尾声阶段,但我心心念念想要给几面背景墙改色,看完漆工师傅轻松、简单的滚完2面墙后,我暗暗决定剩下的墙面由自己来刷。(我才不会说,是因为没跟师傅谈拢工时的问题,我才硬气了一把)

虽然心里犹豫忐忑,但脑海中浮现的:外国人戴着报纸折的三角帽,一手拿滚刷,一手拿油漆桶,站在梯子上的画面,还是深深吸引了风险偏好型人格的我。

两种可能,要么我尝试成功了,后面入住的时候看见自己刷的墙总能分外开心,要么我尝试失败了,这面一进门就能映入眼帘的电视背景墙斑驳丑陋,我要么忍着,要么再回头找漆工找补。

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真就来到了第二种结果面前,是能忍?还是能放下身段和面子?我发现,如果真尝试失败了,这些我都能接受。因为吸引我的核心是自己尝试,试过就不后悔,不管成败与否。

这种思维可能无意识的影响了我很多的人生选择。

在脑海里思维演练,把整个刷漆过程拆解了一遍:找到对应色号,询问加水比例,准备好长木棍,滚筒刷,小毛刷,梯子,开始!

滚筒上墙没几下,我就怂了,看人刷和自己刷真是天壤之别。我一边对自己加水的比例不自信,不知薄了还是厚了;一边对滚桶上沾多少漆和拿滚桶的力道没把握,墙面深一道浅一道,愈发紧张。身旁,还有铺地板的师傅用一脸你绝对刷不起来的戏谑表情看着我。

我动作放缓,心想到底是硬着头皮继续干还是就此打住的时候,包工头突然出现在我家,一把抢过滚筒刷,还一脸的怒!其!不!争!(我心想这丢脸时刻也来得太早了点吧......)我强装欢笑,告诉工头,重在经历啊。后来,他帮我刷完了大半(估计是怕我毁了墙还得他来收场),剩下的我自己拿着小毛刷,攀在梯子上慢慢找补。最终完成了整面墙,效果比想象的还好。

02

找补的时候,我尝试贴了美纹纸,防止有色漆出界;

尝试在刷子上沾不同量的油漆,比较哪种量效果最好;

尝试了横刷和竖刷,因为不知道手法不同,会不会造成色差;还咬牙把之前工头只刷了一遍,有些微色差的地方,又大胆滚了一遍。

做完这所有,我满身大汗,但心满意足(没出息)~

这么一件说出来要被工人兄弟们笑话死的小事,我却觉得很有意思,浓缩了我们人生的一个截面。比如:

面对未知,要权衡利弊,做出选择;做出选择,要预估结果,评估承受能力;确定目标后,要拆分细化,搞懂每个环节;初次落地执行,要边假设,边试验,最终总结出自己的实战经验。在这个过程里,更要始终直面心态上的博弈,包括:对未知的恐惧、担忧;对自我的怀疑;承受旁观者冷眼或嘲笑带来的压力;对不确定性结果坚持选择的决绝等等。

人生的每一个截面,剖开来看,不都是在经历这些吗?

其实最难的不是经历本身,让人遗憾的是,我们经常连上场经历的机会都没给自己。

不上场,就永远不知道场上要面对哪些问题,也永远没有机会去思考和实践如何解决问题。担心,害怕,做不到,忍受不了不完美,从来都是“怠惰”的幌子,冠冕堂皇的告慰假装想要醒来的我们。可以继续沉睡,但就怕某天,举着刷子醒来,还是住在那个四面斑白,没有色彩的房子里,而我们早已失去了执筒粉刷的能力。

就像樊登老师说,他能看那么多书,并没有什么高深的武功心法,最重要的只有一条——“翻开书”,完成这个动作,看书这件事便成功一半。就像张萌萌姐说,“要过有准备的人生”,而准备就是从建设心理,从容上场开始的。

我想练习写作很久了,就从这篇开始。我已站在为自己变道超车的赛场上,你也可以。

哪件事是你总想尝试,从未开始的呢?就从它开始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一天漆工,我收获了突破人生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