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记建国初期的父亲及其他

一、

建国以后,父亲基本上在山西省太原市工作。在市里,他留下了累累硕果;在家中,却没有多少相关的文字记录。这种情况对我来说,很是悲哀、伤感。

如今,只能将收集到的一些线索,初步连缀起来,祈望诸位知情者补遗。

父亲1948年1月,从察哈尔省政府任上,调往石家庄。

1948年3月任石家庄市的区长。

几个月后, 于8、9月间接令准备南下。

未及,复又接令,准备接管太原。

1949年3月,太原市政府成立。

父亲及母亲和全家遂于48年10月前往太原市,驻榆次,任接管组的小组长。

时驻榆次小北门外天主堂办公。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市政府移住市内精营东边街13号。他以太原三区区长的职务,进驻太原。我的家也居住于精营东边街13号。

1949年5月27日,市政府调整太原市的行政区划,将十六个区合为八个区,一二三四区为内区,五六七八区为外区。具体为:一区政府驻首义街,管辖前所街、首义街、海边街、 新城街、桥头街、上马街。二区政府驻活牛市,管辖大南门、 开化寺、天平巷、庙前街、都督街、铁匠巷、柳巷。三区政府驻五福庵,管辖上肖墙、北仓巷、县前街、大北门、平顺街、城坊街、西缉虎营、都督北街。四区政府驻东边街,管辖东边街、西边街、南肖墙、国师街、新陵街、双龙巷。五区政府驻东五龙口,管辖大东关、西五龙口。六区政府驻首义关、管辖自新街、新南街、大南关、东岗。七区政府驻彭村,管辖附近几个村子。八区政府驻上北关,管辖上北关、阁外街、兵工路、永兴堡。

父亲此时大约情况尚未全部掌握,便于6、7月间又被任命为太原市政府企业局副局长,

俄顷,于8月间,复被任命为太原市建设局副局长(当时不分省市),筹建建筑队伍。

1950年5月,被任命为建设局局长。驻东华门19号。 我的家也搬迁于此。图一

1952年4月,他负责筹建省建设工程局,单位和家眷驻仓门北街8号。

1953年5月15日,被正式任命为省府建筑工程局局长,负责全局工作。

在此期间,他领导工人于1955年9月20日修缮改造完工了解放后太原市第一条最早的水泥通衢大道——五一路。

金元时期,太原的东郊坊铺相连、人流熙攘,这里就是五一路的前身。明代初年,这条当年的东关古道,被修扩进城内,成了晋王府直达太原城的南门——承恩门的大道。清代中叶,承恩门大街改称“新南门大街”。辛亥革命后,新南门改称“首义门”,新南门大街也改为 “首义门街”。 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修筑了一条南接首义门街,北通松花坡、红市街与新民中街的水泥马路,取名“新开路”,五一路的雏形基本形成。太原解放后,市政府委托建设局将新开路、首义门、松花坡、精营中正街、新民头条、新民五条拓宽新建,并寓意劳动人民当家做主,取名“五一路”。

顺便说一句,当年修筑五一路的时候,一是咱们建筑工人自己的技术工人力量不足,二是为了改造日本战犯,该路段有相当的工作量是由建设局指挥,公安局押解着在太原监狱服刑改造的日本战犯具体浇筑施工完成的。

1955年9月22日,父亲被任命为建工部华北建设工程局局长。

当时的建筑队伍是由省建工局的建设队伍、太原市工程局的部分建设队伍、华北建设五公司的建筑队伍,和由部队转业调来的两个师的复员转业军人以及四川省调来的一个建筑公司,总共大约是五六十万人(不计家属)人组成的。

父亲带领建筑战线的干部职工,维护和新建以迎泽大桥为代表的一批重点城市基础设施,保证了市民的日常生活。

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优先发展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16项属于国家“一五计划”的重点工程项目先后开工建设。他领导的建工部华北太原工程局,在我国“一五”期间,他领导的建工部华北太原工程局,承担了156项在太原地区的如山西机器厂、兴安化学材料厂、晋西机器厂、新华化工厂、江阳化工厂、晋西机器厂、汾西机器厂、太原第二热电厂,的山西机器厂、兴安化学材料厂、晋西机器厂、新华化工厂,并在大同、长治等地承担了156项在省内的其中工程,大同地区的山西柴油机厂、大同机车厂,长治地区的淮海机械厂、惠丰机械厂等主要建设项目,和部分如太原重机厂扩建工程、迎泽宾馆新建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任务。为国防军工、机械制造、冶金电力、煤炭化工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对推动国家建设,作出了贡献,也为山西的发展扎下了深根。

他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到58年7月调动工作。

二、

我很早就对山西和太原的历史感兴趣,曾于1993年出版过一本小册子《“太原竹枝词”注释》。通过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太原报刊上发表的有关太原的竹枝词的注释,试图梳理出民国时期太原的衍变脉络。但那本书是根据当时所能搜集到的描写太原的竹枝词而进行,因词说事,不免有所凌乱碎片化,很不系统,留下了些遗憾。

现在写到父亲建国初在太原转战的地点,看着名称,又勾起当年的一些记忆,索性把这一片也大致介绍一下。

到如今,当年有一部分的地名尚存,也有遗迹可寻,可以少说一些。还有一些地名随着城市改造消失了,那就多说几句。

在《“太原竹枝词”注释》中第一部分“历史名胜”中有首:“并州①城里万人家,绿柳成荫赤日遮。何物诗脾清可沁,中庭浮李又沉瓜②。”

当时我在书中的注释是:①并州:指太原。并州之称始为汉置,西晋、北魏沿之,之后时用时废,到宋嘉祐四年(1059)改名太原府,后停用,故治在今太原市南郊古城营村(即晋阳城)。晋末一度曾以黎城县西南名“并州”,后复设在太原古城营。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北宋太宗赵光义攻克晋阳,焚毁晋阳城,以今榆次市名“并州”,宋太平兴国七年仍以现在太原(当时的唐明镇)为“并州”。故现在仍以“并州”、“晋阳”等作为太原的代称。

②浮李沉瓜:即“沉李浮瓜”。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云:“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就是说,在暑天把瓜果在冷水中浸后食用,后多以“沉李浮瓜”借指消夏乐事;也用来泛指消夏果品。如:宋沈与求《秋日戏呈蒋达可检讨》诗曰:“西风槭槭舞庭杯,沉李浮瓜事举益乖。”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日转午,脱巾散发,沉李浮瓜,宝扇摇纨素。”《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七回:“西门庆令他安排酒来,不一时冰盆内沉李浮瓜,凉亭上偎红倚翠。”

这一段实际是想描述太原的变迁,可是当年限于书的篇幅,注释尽可能地言简意赅。

现在多说几句吧。

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北宋王朝将盘踞在晋阳的北汉政权消灭后,焚毁晋阳城,将延续使用1476年的晋阳古城夷为平地。此后,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宋将潘美受命在晋阳城废墟以北25公里的唐明镇(现今太原旧城区所在地)选址,建造新的太原城。

据《太原府志》记载:新建的太原城,“城周一十里二百七十步,筑四门,东曰朝曦,南曰开远,西曰金肃,北曰怀德。”城墙夯土筑成,城围近方形。其四至范围大致相当于:东至今柳巷以西,西至城西水系以东,南至铁匠巷以北,北至后小河以南,面积约2平方公里。

金元两朝保持着宋代城建规模,基本没有建设。

宋代太原府城,平面为北宽南窄的梯形结构,城池北宽约1.3公里,南宽约1.1公里,南北长约1.5公里。

现北面的东辑虎营街、东面的上肖墙、柳巷、南面的棉花巷依然存活着十数株古槐树,这些古槐南北成行、东西成列、长势旺盛、树龄相当,基本勾勒出宋代太原城的北、东、南三面范围,它们是宋代城池遗存的一些标记。

明朝伊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其三子朱棡为晋王总领太原府。朱棡于洪武九年(1376年)令永平侯谢成扩筑城池。

朱棡就藩太原后,将宋代的小土城向外扩展,“永平侯谢成因旧城展筑东南北三面。周围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外包以砖,池深三丈。门八:东曰宜春,曰迎晖,南曰迎泽,曰承恩,西曰阜城、曰振武,北曰镇远、曰拱极。”形成四面八门的方形城池。

明清两代,太原府城范围北扩至现北大街、南至迎泽大街、东至建设北路,西至城西水系以西。城区面积比宋代城池增加了3倍多。图二、三、四、五

我的《“太原竹枝词”注释》中第二部分“市井街巷”里,记录有首词:“器小精营①暴富儿,娇妻大宅夸靡丽。深堂人不知何有,金房多藏没字碑②。”

当时书中的注释:

①精营:即“精营街”。现在精营东边街、精营东二道街、精营南横街、精营中横街、精营西边街、精营西二道街一带。

明朝,这里是一座方形土城。是晋王(朱棢——朱元璋第三个儿子)的宫城。围绕宫城还有外城,城外有城壕,外城的墙即“东萧墙”、“南萧墙”、“北萧墙”,后简写为“肖墙”(现大致在“上肖墙”“南肖墙”“西肖墙”“北肖墙”及“东华门”街一带)。宫城开有三个门,叫“东华门”、“西华门”、“南华门”(现大致在“东华门”、“南华门”及“典膳所”、“仓门东街”一带)。清顺治三年(1646年)四月十二日,晋王府着起了一场可疑的大火(有人疑为清府有意纵火——编者),延烧月余,城内所有建筑,统统化为灰烬。约到雍正、乾隆年间,在此修建房舍,驻扎绿营“精骑营”,久之人们习惯把此处简称为“精营”。

清中叶以后,土城内又陆续住进居民。民国九年(1920年)前,除精营中街、东二道街、西二道街外,其余地方一片荒凉,断瓦残墙。而精营南横街到南华门一带,是堆积灰渣的一方。1920年开始拆除土墙,并修建房屋,民国十九年(1930年)基本拆清,这里逐渐成为人口较稠密的居民区。

②没字碑:没有刻写文字的碑。比喻虚有仪表而文字不通的人。《新五代史·任园传》:“崔协不识文字,而虚有仪表,号为没字碑。”又《安叔千传》:“叔千状貌堂堂,而不通文字,所为鄙陋,时人谓之没字碑。”

全词描写没有文化,徒有其表的暴发户。

二、三十年代时,以阎锡山为首的山西的统治阶级,因精营街地势较高,可免水患之虑,在这一带修建了一些公馆和一些市政公用设施。词中所提“暴富儿”并不一定专指经商者,还含有对这类统治者的讥讽之意。

建国后父亲转战在这一带,所以现在对这一带也多说几句。

明朝建立的晋王府是一座长方形的城池,东倚宋代太原城的东城墙,南北中轴线上建有宫殿,类似皇宫格局,叫作宫城(内城)。宫城辟有三座门,东、西、南华门,是晋王府宫城的城门,也就是现在的“东华门”、“西华门”、“南华门”。

晋王府还有第四个门——“后宰门”,后宰门遗址在今北肖墙附近的儿童医院,清代为后宰门街,位偏僻,当时只有几家居民。

晋王府外城的墙叫“萧墙”,东、西、南.北萧墙,是围绕王府的外围城墙;民国24年出版的《太原指南》街巷记载中把“萧”简化成为“肖”,就是现在的“南肖墙”、“北肖墙”、“东肖墙”、“西肖墙”。

晋王府前边,左有天地坛,是晋王祭祀天地的地方;右有王府花园;正南东西夹道前,建有四座红色牌楼;西面有典膳所,是王府管理膳食之处。天地坛是晋王祭祀天地的场所。杏花岭、南园子分别属于晋王府的花园、菜园。

清顺治三年四月十三日,晋王府失火被毁。清雍正、乾隆年间(1723-1795),在废墟上修建了4000多间兵营房舍,驻扎清廷绿营兵,俗称“精骑营”。时间长了人们就把这里简称为“精营”。清中叶后,民间百姓也逐渐迁入精营修盖房屋居住,开始有了民居。如今,这里衍生出精营南横街、精营中横街、精营东边街、精营西边街、精营东二道街、精营西二道街等。

民国初年,晋王府城墙相继拆除,居民区逐渐形成。由于当时的太原城西部低洼,邻近汾河,汾河经常决口泛滥,官僚、地主、商人就把他们的官邸、会馆,修建在在新民东街、国师街、精营东边街一带,比较集中。而普通庶民百姓的棚屋陋房,则聚集建造在了双龙巷,天地坛、仓门街等处,形成鲜明贫富悬殊对比。三十年代至解放前夕,这一带街巷虽然已经增多,但都是土街土巷,坎坷不平,当时真所谓是“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

“仓门”,原是清朝屯粮之地。人称“大盈仓”。民国废弃,仓库及仓门口一带统称叫仓门前。民国初年该仓由当时的粮服局占用,仓门前陆续迁入居民,形成街道,还叫“仓门前”。具体位置在现今的“省经信委宿舍院”一带。而靠近“大盈仓”的现在还有叫作“东仓巷“、”西仓巷“街巷。

随着居民迁入增多,道路形成宽窄街巷,民国二十三 (1934年),按方位改成叫仓门东街、仓门北街和仓门西街。

仓门东街,北起新民中街,南端不通;西通仓门西街,东通侠义巷。一九七四年铺沥青路面呈斜街。长一 百七十米,宽六米。可通中、小型机动车。该街北口对面正对原“大盈仓”。

仓门北街,西至上肖墙、北肖墙、东缉虎营,东至新民中正街、新民五条、新民西街,南通仓门东街、仓门西街。

仓门西街,北与新民中街,上肖墙十字路口相接,南通典膳所,东通仓门东街,图5.6.7.8.9.

如今,父亲和我家迁徙过的几个地点,精营东边街13号与东华门19号,街名尚在,街道尚存,大致还能够寻觅到具体门户位置。但是,仓门北街却已经泯灭不存在了。

仓门北街8号院,应当是前国民党军政人员的住宅,后来沦为大杂院。据说,刚解放接收后,前边的房子作为办公之用,我的家以及另外两三个户人家住在侧边的一个小院内,后院则是个大杂院,居住的还有当时的市民。

在1996年拓宽改造以前,东缉虎营及周边的街巷还只不过是条条宽仅几米的小巷子,东缉虎营的东端与北肖墙、南肖墙交会处(即今三墙路)是一个丁字路口,小商贩们云集此处,热闹非凡,往来车辆也常常拥堵在这里,喇叭声、叫卖声,人声鼎沸,在那个年代显得异常有人气。刚刚开放的年代,有部香港的武打片《塞外夺宝》,就在这一带拍摄外景。1996年打通取直东缉虎营、西缉虎营一带的街巷,是太原市最早引入民间资金进行的城市改造的试点。经过改造,现在,仓门北街已经不复存在了,当地只剩有仓门东街和仓门西街,已经是沥青柏油街巷,可以通行机动车辆了。周边原来的低矮民居,都已成了高楼大厦。图 a.b.c.d.e.f.g

1955年,我的家随父亲搬迁到东门外的原华北工程局宿舍,位置大致是现在的省建委宿舍一带。

刚解放时是杏花岭东边是太原城边的一片空地。父亲带领职工们在这里平地起楼,新建起排排二层楼、三层楼和四层楼的住宅,以及办公场所,全都是仿苏建建筑,大屋顶,很洋气,在那一带格外醒目。但是据说当时的施工单位文化程度不高,识图水平欠佳,把局宿舍楼房屋图纸的方向搞反了,阴面看成阳面,阳面当成阴面,以致盖好的房子成了厨房和副卧室在阳面,阴面则是主卧室和会客厅。如今这一片已经拆迁,兴建了高层住宅楼,想必阴阳采光面绝对不会错啦!

你可能感兴趣的:(琐记建国初期的父亲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