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前,请点击关注,您的这一举动,既会激起笔者的写作动力,更会让您的认知收益持续累加!
这个月月初,工资刚到手,个人便将其中的1500元钱,作为父母的赡养费交给了父亲。此举已经成为个人每月月初的一种固定工资“支出”动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坚持11年了。
父母两位老人都是农村人,也都是在11年前步入了60岁的退休年龄,但两人都没有退休金。
为了使他们能安享晚年,自己便和妻子商量,决定从他们达到退休年龄开始,每个月从个人的工资账户当中拿出固定的支出做为赡养费孝敬父母。此举一出,立马得到了父母俩人的双手赞成。
这一赞成的背后,一方面极大地消除了老人们“老无所养”的恐惧感,另一方面,也是在响应父亲一直倡导的养老“通用法则”,即攒钱、攒钱、再攒钱。
受父亲这种强烈的攒钱动机来对抗晚年幸福危机的启发,自己开始真正地思考起养老这个话题。
养老,可以说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既然如此,我们在中年时就需要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否则,一旦到了晚年,没有中年时的努力付出与提前规划,届时再谈养老问题,为时已晚。
着眼于既能有钱花,也不至老来寂寞,感情无依无靠,我们可以提前着手做好4件事情:
一、随时随地要懂得储蓄
这个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实现晚年幸福的底层与前提的事情,什么时候,离开了钱去谈生活质量、层次格调,乃至幸福指数,都是捉襟见肘、苍白无力的。
无论挣得多与少,都需要拿出固定的数额,一般来讲,至少应为工资总额的10~20%,用于固定储蓄,不能挣多少,花多少。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花钱当中出现的“拿铁效应”。
所谓“拿铁效应”这个词是由作家兼金融顾问大卫·巴赫首先提出的,说的是一对夫妻,每天早上必定要喝一杯拿铁咖啡,看似很小的花费,30年累积算下来花钱竟达到了70万元。
我们每个人生活中往往都有自己的拿铁因子,日常生活中像买糖果、瓶装水、香烟、杂志、报纸,还有拿铁等不太引人注意的一些零散花费。
这些看似每一项都用不了多少钱,日积月累将成一笔庞大的花销。许多人的储蓄习惯是:收入-支出=储蓄。然而,由于各种无法看见的“拿铁效应”,往往会导致储蓄结果与预期背道而驰。
也就是说,要想使我们的钱能攒下来,就需要拿出“硬性”手段,不该花的,一分钱都不能动,这要做为一项底线守住,哪怕存入数额不大,但时间一长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二、对钱数要守口如瓶
不论钱数多与少,都永远不要向子女、老人等亲人透露自己的实底儿,这是保持个人在财务支配上赢得主动的有效方法。
当个人是中年时,倘若钱数为亲人所知,那么,很可能就会被他们所惦记,自己做为父辈,下面的子女得知父母有钱,他们很可能会让父母帮助他们提升日常的消费指数,进而造成高消费,浪费钱财。
而自己做为晚辈,上面的老人知道个人的实际收入,涉及到赡养费给多给少的问题,给多了,自己可能承受不了,毕竟下面还有孩子,还有房子、车子等房贷、车贷要还;给少了,父母则会认为你不够尽孝,没有诚意。
与其这样,还不如将钱数做为一项秘密而缄口不言,出多出少则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而定,反而更方便一些。
三、与儿女要搞好关系
老来福,除了有钱花,还需要有人陪,而感情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现上轿现扎耳朵眼”肯定不是稳妥的办法。
而是要进行前期投入,这个界限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在他们那里建立所谓的“情感账户”,我们说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培养感情同样如此。
这里面关键要抓住两点:一是陪伴,就是要肯于花一定的时间投入到孩子身上,以个人为例,每天下班后,周日全天时间都用来陪伴孩子,企望通过手机、游戏机、故事机等某些小电器、小物件跟孩子玩,短时间,也就一两个小时可以,绝不是长久之计,更建立不了真正的感情。
另一个是上行下效。儿女懂得向父母尽孝是彼此间有真感情的zui好体现,做为父母的我们,不用刻意地跟孩子去讲,要知道尽孝的重要性,如何尽孝,平日里,当着孩子面给老人洗一次脚、有好东西先让老人吃,自然而然,他们就懂了。
如此一来,再加上长期坚持,晚年时候,就一定会享受来自儿女的那份孝心。
四、再打通一两项收入管道
多一条收入渠道,多一条生存依靠,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在我们还没真正进入退休年龄之前,在拥有主业之前,一定要尽可能再开辟一至两项副业,而且这种副业zui好是属于睡后收入,至少也是不需要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那种。
收入管道可以由主业的能力延伸而来,比如,主业是销售业务,那么可以拓展为直播带货;也可以由个人擅长而来,比如,个人擅长写作这一技能,则完全可以通过写作变现。还可以将自己的业余爱好,发展成赚钱的手段,比如,喜欢种花养草,可以将经验分享出来,做成知识付费产品等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我们每个人在晚上都向往的目标,但未必人人都能实现得了,只有提前将事关晚年幸福的大事、要事提前解决好,好事才能顺理成章地到来。
@职路施语,10年职场人,专注职场领域人性研究,善用多巴胺的文字,激活你内心深处的荷尔蒙。予人玫瑰,手留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