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24晨间日记

今天是什么日子

起床:7:30

就寝:11:30

天气:晴

心情:平和

纪念日:


任务清单

站桩:

今天站桩26分钟,现在有点体会了之前的一段话,站桩前15-20分钟都只是热身,今天在前15-20分钟以内的时候,不仅身体有点酸胀,而且呼吸始终都是浮在中脘位置,无论是吸气还是呼气都比较短。但是20分钟之后就感觉气从胸腔下降到了腹腔。身体没了气的压迫感,而且疲惫感消失,同时站桩姿势有点被定型的感觉,那应该才是入桩的状态。但是没有持续多久,持续几分钟之后没站了。明天打算突破30分钟,30分钟全身气血可以循环一周。

阅读

1.博文以约礼

体察探索世界上一切事物,来达到致良知的境界。

2.徐爱断章取义用朱熹的学说来问王阳明,有些不是很智慧,其实说出来的话都只是在当下的语境中才适用,脱离了环境和条件,很多东西都是不成立的,所以古代圣贤不想著书立说,而是想通过口述去教导学生,即使是口述也是徐说一个大概,让他们自己去领悟。

凡事没有定义,只有在你目前认知下,从这句话中领悟出道理。

记得上次朋友圈有个人对于书中一句观点表示难以理解就请大家帮忙解释一下,而大家发表观点后,她就说了一句:一千个人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当我们把相对抽象的东西具像化了之后,每个人看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你所能看到的都是你自身认知的倒影。

所以我觉得以后再遇上的话,我得加上一句,以我的角度看来,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什么,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当作客观事实去说。

3.如何有效的读完一本书

这本书偶然间看见,就读了一下,核心内容跟之前张君的那篇文章差不太多,应该张君老师也看过吧。

读一本书部分精读,部分粗读,精读部分划线或者做标记,最好附上自己看到自己这句话的体会和理解,精读部分主要是这本书的某个观点你觉得让你耳目一新或者改变自己的思维认知,而粗读是对于某个观点的解释或者重复性话术,以保持一个高效的阅读状态。

在读完之后进行笔记的摘抄,目前这么多笔记软件,可以找一个合适自己的进行复制。

笔记时不时的拿出来重读,以加深巩固之前的记忆,而且笔记几乎囊括整本书的精华,也就不需要多次翻看原作,再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对书中的同一个观点有着不同的体悟,这也是一种思维认知的成长。

设置好检索,将知识可以进行部分分类,进行关键词划分等等。

通过读各种的书籍,加之自己的感悟,自己也能够做到将个科目的知识进行重新组合,触类旁通完成自我创新。

思考

今天读完这本如何读书,其核心观点在前面10页基本就介绍完了,后面大多是详细的说明了具体的操作和案例,读完整本书花了我大概1个小时多一点,我开始发现,同样是一本书,传习录详解1小时我可能就读个10页可能都没有,但是同样1小时,却可以读完1本普通书籍,到底这两者哪种受益更深呢?应该还是传习录,经典古文其信息量涵盖太多,一句话可能就能揣摩很久,读10页我都感觉很快,为了不让时间过太快,我都有点赶进度阅读的感觉,因为我一看总共2400多页,而我才读了200页不到这得读到什么时候,我到现在才读了几本书?现在想想太傻逼,读书不是读的本数多才有用,而是你掌握了多少,属于你自己的有多少,你所应该专注的是读书的时长,专注自己的读书体悟的时间,并且去自己实践学以致用,做到自己真正的掌握,那才有用。我之前一直有种读书赶进度的问题,读完就进下一本,上一本可能就再也没翻开过,致使之后有些素材想用或者话到嘴边了,但就是描述不出来,之前手抄一本《性学三论》手抄《黄帝内经素闻》现在只能零星的记得一些概念,大部分都忘了。所以现在我还能说自己读过那些书吗?现在不能,读书还是需要不断的温习,不求速度,力求理解,体悟。这些才是读书需要注意的点。

读书需要停一会,慢一点,让思想飞一会~

读书还是挺让人有些不安的,有些人可能觉得装逼了,最担心的还是懂了这么多道理,结果到后来是个嘴炮,这也是相当的失败的,而我既然有这种想法,说明我内心还是觉得现在做的事情,有点装笔记并且对自己的不自信。

最近读传习录看到尽心尽力,我们不能用尽力去麻痹自己,给自己借口,只要你尽心了,就没有什么是做不成的,所谓尽心就是真正的去正面面对这个问题,你总能想到办法解决的。

其实我也这么觉得,我通过自我提问和自我思考的方式,让我的思维确实得到了一些成长和开阔。

做号

今天没有进行更新,有了新的变动,根据目前我对内容的规划,我确实需要一个表达能力比较好的宝妈来合作,思来想去只有我一个小姨适合了,明天去跟她聊一下,主要让我担心的是号的归属权问题,就怕自己当个打工仔,工具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2-24晨间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