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对HIT软件不满意?

      中国医院HIT软件绝大部份由公司开发维护的,本文中不探讨信息科自主研发的情况。一说起HIT软件,如果你真正私底下去调查用户的感受,发现大部份都是不满意的。比如软件运行速度慢、难用、服务不及时、修复一个bug以后带出几个bug、接口费昂贵等等。

    有人说公司就是为了获取利益赚快钱,“能坑就坑”;有人说公司技术水平不够,雇佣实习生写一手“烂代码”,导致软件bug很多;有人说公司管理混乱、目光短浅等等。承认市场的确存在极少数这种“浑水摸鱼”的公司,大部分的公司还是希望与客户实现合作共赢,一起成长。为什么这样说,你去看每个公司的文化,都是类似于“合作、共赢”的话语,这是公司的创始人或创始团队是真的这么想的,也打算这么干。所以不能单纯从好与坏来看待这个问题,为什么一开始想着做好,后来又做不好,这个问题值得认真分析?

一、HIT公司成长历史

    既然绝大部分医院的HIT软件是由公司提供,有必要了解HIT公司发展历史,因为不了解历史,就看不清未来。一般HIT公司都是从样板医院开始,再逐步扩大。

    假设张三、李四共同成立一家“理想牌HIT”公司,开启了创业之路。先找到一家样板医院干了起来,这个阶段对客户基本有求必应,服务良好。接着来了第二个客户去样板医院参观,发现信息化搞得不错,决定引进“理想牌HIT”,公司把A医院的HIT软件“复制粘贴”到B医院,再修修改改,就可以用了,服务比较好。紧接着“理解牌HIT复制粘贴”到第三家、第四家、第五家……第N家,小公司变成了大公司,这就是一个公司发展基本路线。

二、为什么HIT软件会“粗制滥造”

    有了上面的认知,我们就可以带着上一台“显微镜”仔细观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第一阶段是“生存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求“生存”,关键是快速获取客户,软件质量差点就差点,靠服务来补。第二阶段是“扩张期”,有了N家客户,招兵买马,公司收益不错,公司逐步迈向正轨,非常强调管理,规范项目管理,制定KPI,软件提高质量依然停留在口头上,继续“粗制滥造”,最重要是占有N多客户。

    我曾经分析过某HIT公司的“动态菜单实现代码”分析有30%代码是完全多余的,没有任何意义的,我参照写了demo,代码砍掉30%没有任何问题。难道是开发人员水平差?能够写出这种代码至少有CURD的水平和搞定稍微偏算法(深度优先,广度优先)的能力;开发人员没有责任心?如果代码优化成一朵花,没有在规定时间完成不了公司的KPI,搞不好会被扣绩效,为什么要花时间去优化,不是在“坑”自己。

    你说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是什么?其实跟“重管理、轻治理”思想认识相关,公司过度强调逐利性相关,怎么能实现最大的利益,制定销售实现翻倍计划,开发人员需要快速开发,实施人员快速上线,项目管理制定工时,再狠抓管理来解决。签的合同越多,员工就越累,同时也发现客户“越来越难搞”,一路高歌猛进,但沉不心来,花点笨功夫,提高软件质量,导致软件稳定性差,修改或增加一点功能,可能就会导致一场“小地震”,用户的满意开始有“怨言”了。

    当你服务一个客户,与服务十个客户,复杂性就会放大了十倍。为什么,这跟HIT业务的特点有关,不是简单“复制粘贴”就完事。“所谓医改,医改,改了又改”业务具有多变性,再加上每家医院有不同的管理需求,通常需要个性化改造。HIT软件最重要是服务、其次是产品,这是行业特点所决定的。

三、HIT软件需要“治理”

    公司一旦闯过“生存期”,最好先进入“治理期”,再进入“扩张期”。这个阶段的重点去不是想着赚更多的钱,而是“复盘梳理”。软件质量如何真的落到实处,有代码规范吗?有code review机制吗?做了十家医院,那些业务共性模块抽取出来?系统设置项目是否太多,公司的售后人员能掌握吗?系统布局有点乱,是否整理一下?业务知识库建立了吗?……。

    为什么要有代码规范,有了规范感觉一个公司就像一个人写的,大公司都会有代码规范的原因。

    为什么要有code review,俗话说,“三人行必我师”,你自己看自己的代码,是很难发现问题的。一定别人帮你做code review,第一个好处就是发现潜在“地雷”代码;第二个好处别人能看懂,代表你的具有可读性;第三个好处,别人可以提出更好的建议,可以优化代码,而不是简单的堆彻。

    为什么要建立业务知识库。公司一旦大了,就不能单靠某个人记住所有的业务,这也不现实,所以必须定期文档整理业务文档,而且定期培训。

    某大师说 “管理是激发人的善意” ,我觉得另一个问题太重要了,单独拿出来讲,公司的员工是否真的“同舟共济”,大多数只“同舟”不“共济”。对人性的深入理解,永远是最重要的课题。比如,“当收益固定的前提下,付出最少努力,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选择”(木屋烧烤创始人说的)。这句话说明,不仅仅销售需要激励,其他岗位都需要激励,这就是人性。

    比方说公司有这样激励规则。实施人员在客户现场了解到有一个新做的医保接口需求,他可以代表公司与客户进行商谈,联系专门的销售人员、研发人员,假设经过分析,可以签订10万金额的合同,20%的费用2万“交税”给公司,其余80%当奖金分配。他4万、销售1万、开发3万,这个时候他的角色,从“员工”变成“合伙人”,可以干活动力就可能不一样。

    我们常常听说“海底捞”各种流传故事,比如顾客要走的时候,服务员比包一个西瓜给别人;服务员遇到特殊情况,有权利给顾客免单等等。我听到这样的故事,感觉“海底捞”是他们家开的,就像一群合伙人。

四、HIT公司需要学会“深淘滩,低作堰”

      最近学习的得到课程《吴伯凡·商业评论》,里面分析华为的经营哲学好像都江堰可以“深淘滩,低作堰”,类比于公司“治理、管理”,对于理解HIT公司的问题,很有帮助。

    什么是“低作堰”,当旱季来临的时候,可以储水,灌溉庄稼,当水量过多的时候,多余的水直接漫过“堰”流走,避免洪水泛滥。类比公司的发展,水就是钱财,水越多对比你赚的钱越多,有人说钱不是越多越好,当公司签的合同越来越多的合同,会给人一种“幻觉”,公司的成功关键在“销售”,然后狠抓管理就可以了,实际会遮敝隐藏了很多问题,比如软件质量未提升,员工过度疲劳,客户已经开始有怨言了等等。

    什么是“深淘滩”,我们一条河时间久了,里面沉积大量泥沙,如果不及时清理的问题,导致河床抬高,洪水就能泛滥。类比公司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泥沙”,这些“泥沙”相当于“软件质量粗糙”等问题,如果及时不清理掉,就会堆积,在某一个时间点爆发出来。就像一个人“胡吃海塞”的习惯,又不运动锻炼身体,在血管会沉积一点点“小斑块”,时间一长就会产生病变,如高血压。

    最后小结,HIT软件特点最重要是服务、其次是产品。以上分析并非我凭空杜撰,有幸曾经加入一家HIT公司近距离观察和学习“深淘滩,低作堰”哲学理念。很多HIT公司只有管理、没有治理,导致一系列问题爆发。最后我还补充了一点,一家公司做得好不好,还需要看对人性有深入的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你对HIT软件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