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衰沉浮,起起落落:秦腔和她的奋斗史

谁也没想到,一辈子只钟情电影的张艺谋,竟然拍起了电视剧。

契机仅仅是出差途中看完了整部小说,深深被之吸引的老谋子甚至主动与作者联系,商量购买版权翻拍一事。

而当他得知版权被张嘉益“捷足先登”时,竟表示“那我就去找张嘉益,我与他合作!”

这部同时被两个地道老陕看中的作品,便是作家陈彦的《主角》。

该书虽名为主角,但着力刻画的却不止主角忆秦娥一人,她的恩师、挚友、敌人、爱人,均在这秦腔动荡的四十年里你方唱罢我登场,被一杆笔描绘的淋漓尽致。

主角离不开配角,配角在自己的人生路,也同样是自己的主角。

1.这个女主有点“瓜”

当家花旦的修炼之路,可不比这世界上任何一条路走的稳当。

打进学园起,易青娥就不是受众人赞誉的主:眼睛老盯在脚背上,胆小的要命;话说不上几句就用手背捂着嘴巴,一点也不大方;年龄最小跟不上进度,功练着练着就尿了裤子......

别的学生怕疼,宁愿练功轻松些。唯她“瓜的很”,时刻秉记舅的至理名言“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痛到落泪也不让别人看见。

祸不单行,一场舞台事故让舅舅进了监狱,她又被赶到灶台烧火。

即便如此,她也不愿丢下基本功,重新找到了练功场所:只有讨饭娃才睡的灶门口。

白天练功没有时间,她晚上练。

老师要求扳腿坚持一分钟,她坚持五分钟。

表情做的不生动,她对着热腾腾的灶火做了一遍又一遍。

彼时团里最有灵气的小姑娘楚嘉禾,被老师苟存忠评价三字:靓、灵、懒。

靓,自是漂亮的意思;灵,就是灵醒,聪明,机巧;懒,不消解释,谁都明白是啥意思了。

瓜到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青娥同样获赠三字:乖、笨、实。

聪明的反义词是“瓜”,人有了一股瓜劲便会不管不顾,没有瞎瞎毛病,也不懂得偷偷小懒,眼睛里只认准一条路。

努力终将有回报,被四个老师同时教导的青娥抓住机会,凭借一折艺惊四座的《杨排风》闯入观众视野。

用朱团长的话说,“锥子尖总算从布袋里扯出来了”。

2.不完美的她

青娥有了自己的艺名,忆秦娥。

追逐忆秦娥的男性数不胜数,但真正和她产生纠葛的只有三人:初恋同学封潇潇,高干子弟刘红兵和艺术家石怀玉。

封潇潇与她因戏生情,两人在心知肚明的情况下度过一段暧昧又美好的时光;刘红兵对她一见钟情,死缠烂打,即使结婚也对忆秦娥奉如神明;大胡子艺术家则用他的幽默和热情,将她从生活的重重压力中解放出来,重新定义了她的生活乐趣。

不约而同,他们是在忆秦娥在舞台上大放异彩时怦然心动的,她是那一刻的天神,完美的不可方物。

然而人无完人,脱下戏服的忆秦娥并不完美。

她憨痴,笨拙,不解风情,不知审美,不懂世故。幼年偶然目睹舅舅与胡老师通奸有染的那一刻,更在她心里种下性憎恶的种子。

完美的从来都只有人设,而不是活生生的人。

他们对忆秦娥并非无爱,正相反,他们越是爱的疯狂,越是无法接受两人之间的观念鸿沟,不管是一声声粗糙的“日你妈”,还是丝毫不享受夫妻亲热的她。

他们先入为主,自作主张塑造了忆秦娥的女神形象,却都在日后的相处中发现不尽如人意之处,终落得幻想破灭,结局凄凉:封潇潇一蹶不振,终日买醉;刘红兵寻花问柳,残疾一生;石怀玉以身殉画,一死了之。

3.度人度己的大功德

“我都原谅。”

这是刘嘉玲面对主持人提问昔日黑社会绑架案一事,做出的回答。


她原谅了劫持她的黑社会,原谅了发表花边新闻的记者,将苦难坎坷视之为生命珍贵的一堂课。

忆秦娥亦是如此。

舞台垮塌导致三个无辜的孩子和单团长丧生,丈夫刘红兵和野女人滚做一处,关于她和多名老艺人通奸的谣言四起,独子刘忆又查出智力障碍。

不想被声名包围,声名自己找上门来;不想被流言缠身,流言不由分说将她拉入泥淖。一时间处在暴风眼中心的她不知所措。

搬进尼姑庵前,她几乎崩溃的快不成体统了。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这样?我害过一个人吗?我甚至是见了蚂蚁都要绕着走开,不愿踩死的人。别人为什么要这样待我?”

住持喜爱她的心诚,告诫她万事皆可修行。吃饭喝水走路皆是,唱戏更是一种大修行,度己度人的大修行。

而真正的修行,从放下一切,宽恕一切开始。

前夫刘红兵穷困潦倒,她发善心救治。

面对所有谣言证据指向的对手楚嘉禾,她仍然不愿看到两败俱伤的局面,主动选择放弃追查。

她实现了编剧秦八娃说过的话。

“谁让你要当主角呢。主角就是自己把自己架到火上去烤的那个人。因为你主控着舞台上的一切,因此,你就需要有比别人更多的牺牲、奉献与包容。有时甚至需要有宽恕一切的生命境界。”

“唯其如此,你的舞台,才可能是可以无限延伸放大的。”

4.主角与配角

这是继《装台》之后,陈彦的又一得意作品。

和《装台》的相同之处在于,灵感都来自陈彦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20多年工作经历。

和《装台》的不同之处则在于,《装台》下力气描写舞台周边,孤零零的小人物群体。

而这本《主角》却倾尽心血于忆秦娥之身,引领读者陪伴她走过半世纪的旅途,与她并肩看过秦腔的起起落落。

再由戏剧团舞台发散到整个社会舞台,从老戏的崛起到改革开放40年间,社会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

小说名为主角,但主角不只是忆秦娥,还是所有在小说中担任配角的角色——他们是自己生命旅途的主角。

角儿,主角,岂是舞台艺术独有的生命映像?哪里没有角儿,哪里没有主角、配角呢?

主角是一种符号,一种精神。生活中谁都是自己的主角,也是他人的配角。

或者说,每一个普通人,都是主角。

The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兴衰沉浮,起起落落:秦腔和她的奋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