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最后的回目是《降孙皓三分归一统》,那么就来说说这个孙皓的故事。
孙皓是孙权的孙子,废太子南阳王孙和的庶长子。生于240年,264年继位称帝,280年晋灭吴,孙皓去国离乡,4年后死亡。
孙皓就这样死掉了吗?没有主角光环吗?
孙皓的老爸孙和曾经当过一段时间太子,但是宫廷内斗的水太深了,孙和最后还是被流放并被赐自尽。
孙和有三位夫人,正妻张氏,是诸葛恪的外甥女,孙和被赐死时也一并殉情而亡。
另有一个邓美人,是一个美妆达人,《拾遗记》中记载:孙和因碰伤她脸颊而重金求白獭髓并琥珀成药涂抹,后伤愈脸颊留红,嫔妃见之纷纷仿效, 成一时之风。
而孙皓的生母姓何,孙和死后独力抚育孙皓、孙德、孙谦、孙俊四兄弟。
264年孙皓登基后,何夫人终于熬成了昭献太后。
258年,孙休即位,作为孙休的侄子——孙晧被封为乌程侯,这应该是孙皓仕途的起点。
路过杭州西湖,被一个叫景养的遛弯群众看见了,此人预言孙皓的前程不可限量。史记孙皓心里很高兴但是不敢向外人泄露——看到这里我很纳闷,既然没有向外人泄露,那我们看见的这一段算怎么回事呢?
暂且搁置争议,因为没过几年孙休就挂了。
264年,吴景帝孙休去世,群臣尊孙休的朱皇后为太后。虽然孙休有儿子,但当时蜀汉刚灭亡,再加上交趾又发生叛乱,东吴国内大为震惊,想立一个年纪大一些的君主。
左典军万彧以前担任乌程县令的时候,与乌程侯孙皓关系很好。便向当权的丞相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推荐孙皓,说孙皓才识明断,很有当年孙策的风采。又更加好学,遵守法度,于是濮阳兴和张布说服朱太后让孙皓继位。这一年,孙皓二十三岁。
濮阳兴和张布两个是孙休的左膀右臂,尤其是张布,正是他和孙休合谋拉拢老将军丁奉搞掂佞臣孙綝兄弟。至于濮阳兴,则是干工程的出身。当年东吴要修建丹杨湖田,筑浦里塘。孙休诏令百官商议,都认为费工太多而湖田不能保证造成,只有濮阳兴认为可以成功。于是召集众多兵士、百姓前去兴修,工程所费人力财力不可胜数,士卒死的死、逃的逃,还有的自杀,百姓为此都很怨恨濮阳兴。 但是濮阳兴后来却做到了丞相,所以劳民伤财不可怕,只要最后顶戴花翎是自己的就行。
据《江表传》记载,孙皓初立时,下令抚恤人民,又开仓振贫、减省宫女并放生宫内的珍禽异兽,一时被誉为令主。
但一段时间后,治国有成、志得意满的孙皓便显露出粗暴骄盈、暴虐治国,好酒贪色的本性,吴国百姓于是堕入水深火热中。后来晋朝一统天下,吴地老百姓回忆起这段生活,开口就是:“在万恶的旧社会。。。”
濮阳兴和张布暗地里也感到后悔,不料又是那个和孙皓交好的万彧谮毁说他们有异动。于是孙皓收捕濮阳兴、张布,将他们流放到广州,并派人在半路上追杀他们,还夷灭他们的三族。
张布被杀后,孙皓听说张布的女儿很漂亮,还曾硬夺去做妃子了。哎,长得美就多条命啊,甭管好命赖命,这都是命啊!
不过,人就怕不知天高地厚,万彧自恃自己与孙皓有深交,频频劝谏,惹得孙皓发怒,渐渐不待见他起来。273年,孙皓出游未归。万彧与人商议废立之事,不幸事泄。孙皓也把他做掉了。
孙皓想起当年在西湖边上的奇遇,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恰巧有望气的人说荆州有王气,便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州),没几天又迁回来,如此这般折腾了几年。
此时晋刚刚受魏禅,无暇顾及边境,便有人劝说皓趁北方防守疏漏之机袭取弋阳。孙皓采纳这种说法,和西晋断绝关系。在位期间屡次北伐晋朝,虽然曾在交趾和西陵大破晋军,但穷兵黩武也耗尽孙吴国力,终在晋灭吴之战中一败涂地。由于孙皓统治残暴,屡有吴将倒戈,同时也导致民变四起。并没有在北伐上有多少建树。
但是孙皓在喝酒上却建树颇丰。孙皓每次大宴群臣,座客至少得饮酒七升,虽然不完全喝进嘴里,也都要斟上并亮盏说干。有位叫韦昭的酒量不过二升,孙皓对他特别优待,担心他不胜酒力出洋相,便暗中赐给他茶代替酒,使之得过"酒关"。不过韦昭为人却耿直磊落,他可以在酒宴上暗地里玩些以茶代酒的把戏,但一旦事关国事,却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于是当他在奉命记录关于孙皓之父南阳王孙和的事迹时,因不愿意将孙和列入《帝纪》,只肯写入《列传》,触怒了孙皓,被杀头送了命。
孙皓的倒行逆施终于等到了清算的那一天,天纪四年三月壬寅日(280年5月1日),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孙皓仿效刘禅的做法:备亡国之礼,素车白马,肉袒面缚,衔璧牵羊,大夫衰服,舆榇自缚,率领太子等21人来到王浚营门投降。孙吴至此灭亡。
不过孙皓毕竟不是刘禅,刘禅没心没肺乐不思蜀,当然也说不定是一种生存智慧,但再智慧也没在洛阳活几年,所以孙皓决定吸取教训,采取——硬刚的态度。
有一次贾充挖苦孙皓说:“听说阁下在南方挖人眼睛,剥人面皮,这是什么样的刑罚?”
孙皓眼睛一翻说:“有做臣子的弑杀国君、以及奸险狡诈不忠的人,就对他用这种刑罚。"这句话一定勾起贾充杀害高贵乡公曹髦的记忆,于是沉默不语,羞愧难当,而孙皓则脸色不变。
又有一次,晋武帝司马炎派人把孙皓以及投降的吴人带来相见。孙皓上大殿向晋武帝叩头。晋武帝指着身边一张椅子对孙皓说:“朕设了这个座位以等待你已经有很久了。”
孙皓不亢不卑地说:“我在南方,也设了这样的座位等待陛下很久了。”
这通尬聊,直接终结了对话。
还有一次,司马炎请孙皓喝酒,喝得兴起,司马炎不怀好意地说:“听说南方的人喜欢做《尔汝歌》,你能作一首吗?”
孙皓正在喝酒,便举着酒杯边饮边吟:
“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
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
一曲正话反唱让晋武帝只得“呵呵”。
太康五年(284年,吴亡4年后),孙皓在洛阳去世 ,时年四十二岁 ,葬在洛阳的北邙山。他的滕皇后亲自为他写了哀悼文,据说文章甚是悲痛凄楚。
但是这都是史书中的记载,说好的真假人生呢?
别急,史书都是胜利者撰写的。历史的秘密也许需要我们自己去挖掘。
史载孙皓即位之初的施政颇得吴人之心,为什么后期却人设颠覆得如此厉害呢?
让我们还是从张布之死说起。
上文说过张布和濮阳兴因阴谋除皓被害,张布死后,孙皓听说张布有个小女儿很漂亮,就硬娶来做妃子。
一日孙皓问她:“你老爸在哪?”,张家小女答道:“被贼人所杀!”,这不是骂孙皓是贼吗?孙皓当然大怒,大怒之余便将她棒杀。
但之后孙皓又思念其美色,令能工巧匠用木头刻了个小女人形娃娃置于座旁,让它永远陪着他。
孙皓有次问身边的人:“张布还有女儿吗?”身边的人答道:“张布的大女儿嫁给了卫尉冯朝之子冯纯。”孙皓听后二话不说就将冯纯的妻子——张布的大女儿夺入自己后宫宠幸一番,封她为左夫人,整日整夜都与她在房中欢宴,不理朝政。
后来张布的大女儿死了(另一说死了的夫人姓“王”),孙皓非常悲伤,将她风光大葬于宫苑中,作了个大冢。孙皓自己也在冢中治丧半年不出。
正因为这场葬礼太过奢华,而且半年不露面,所以有人认为其实死的不是张家大女,而是孙皓本人。
还有一种说法:孙皓的母亲何夫人,有一个内侄叫何都,长得和孙皓几乎一模一样(俗话说三代不出舅家门,孙皓和表弟相像还是比较可信的),所以孙皓死后,何都——这个假黄四郎就开始了瞒天过海的替身演出。也正是这个原因,在“孙皓”统治时期,东吴先后发生过叔叔孙奋、兄弟孙谦的夺位未遂事件。
如果我们细看《三国志·孙皓传》第一句话:
“孙皓字元宗,权孙,和子,一名彭祖,字皓宗。”
有什么问题吗?
为什么会有两个名字、两个字呢?
据说当年孙权很喜欢这个孙子,认为他长得像自己,“彭祖”这个名字就是孙权给起的。
这么说,孙皓应该叫孙彭祖咯?怎么会这么不伦不类呢?难道不会是孙皓后来以“彭祖”这个名字隐迹山林,以“皓宗”这个字来纪念自己的“孙皓”岁月吗?
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孙皓还以化名活在山林江湖,所以知道真相的陈寿才在《孙皓传》里隐藏了这么一个秘密吧?
孙皓的真假人生,在漫漫江水中随着吹拂江东的微风沉浮,夕阳西下,半江瑟瑟半江红。
这正是: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文 | 云间大彭
更多文章,欢迎点击关注“云间大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