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山川日月,悟文人情怀——九上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青春语文 柳慧娟
一、单元教学资源
“赏山川日月,悟文人情怀”的单元整体教学资源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九上第三单元课内全部诗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行路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第二部分,课外诗歌诵读四首:《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商山早行》。
二、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山水记游散文的经典之作,理解景物描写对抒发情感和表达志向的作用,积累山水记游类散文的阅读方法和经验,并能独立赏析此类文章。
2.反复诵读诗文,在诵读中感受古代诗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从而获得美的熏陶。积累文言常用实词和虚词,积累古代诗文中的名言警句,并能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语言实践中。
3.体会古代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和乐观豁达的襟怀,从而获得成长的精神养料。
第一课段:山水明志
学习资源:《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
二、课时安排:4课时
说明:本课段前三课时用来读通三篇文章,读懂内容,读出情感,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并分类积累文言知识,教学设计略。下面呈现的是第一课段第四课时的教学设计。
三、学习目标:
1. 多角度比读《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共性,宏观上把握两文的内容。
2. 找出并诵读《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写景文段,从意境特点和语言特点两方面对比二者的不同,理解景物描写对抒发情感和表达志向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理解范仲淹“忧”和欧阳修“乐”背后殊途同归的政治理念。
3. 会从山水言志的角度为《湖心亭看雪》写赏析性文字。
核心问题:比较赏析两文的写景片段,探究两文表达的政治志向,理解景物描写对抒发情感和表达志向的作用。
评价任务:在比较赏析的基础上,为《湖心亭看雪》写赏析性文字。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师: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流连于自然山水间,有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有人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今天我们整合学习的三篇文章,是山水记游散文的经典之作。三位作者是如何写山水的呢?他们眼里的山水仅仅是山水还是有所寄托?
我们这节课要通过《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对比阅读学习山水记游类文章的阅读方法,并把这种方法用到《湖心亭看雪》的自主学习中。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对比阅读。我们要进行三次对比,完成三个挑战:
初比:寻文章共性
再比:赏山水之美
三比:探政治志向
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写作背景。大家自读。
(屏显)
积贫积弱的北宋王朝,内有“官僚队伍庞大,行政效率低,人民生活困苦”之忧,外有“辽和西夏威胁着北方和西北边疆”之患。庆历三年(1043年),身为参知政事的范仲淹提出了十项政治改革方案,为保守派所不容,被流放到邓州等地。当时身为谏官的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等改革派辩护,也几乎于同一时间被贬安徽滁州。历史上少了一次成功的变革,但文坛上却卷起了两层巨浪。《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一北一南,同年诞生(1046)。
初比——寻文章共性
师:请大家大声朗读两篇课文,从题目、作者、内容、主题等方面比较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
预设1:两篇文章都是“记”。(“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写景等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主张。)
预设2:两人都在庆历新政中被贬官。(其实,他们的人生经历非常相似,他们都自小丧父,家境贫寒,都通过勤奋刻苦的学习考取了功名,在朝为官。相似的人丧生经历或许是他们志同道合的基础。)
预设3:两篇文章中都有景物描写,都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
再比——赏山水之美
师:赏析写景文段我们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写景手法、景物特点、意境营造、情感表达、语言运用多种角度进行,)今天我们着重从意境和语言两个角度来对比。
(屏显)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通过景物描写营造的整体意境相同吗?请结合文章写景段具体分析。
(屏显)
示例:同样是写朝暮之景,范仲淹“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一句,写出了洞庭湖早晚阴晴明暗多变的特点,“气象万千”极言变化之宏伟绚丽。欧阳修“晦明变化”只点出早晚明暗变化不一,用语简洁克制,少了壮观之感。
师:大家可以选择两文中相同的意象进行对比,比如两文都写到了水、植物等,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意象分析意境的不同。
(学生自主赏析,之后交流,交流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朗读关键词语关键句,朗读一直贯穿全课)
(屏显)
写水: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浊浪排空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水落而石出者
写植物: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深秀者,琅琊也。
(引导学生对比两文景物营造的不同意境并归纳、板书)
(屏显)
《醉翁亭记》写景句段选录: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岳阳楼记》写景句段选录: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师:男生读《岳阳楼记》写景片段,女生读《醉翁亭记》写景的句段,谈谈你的发现。
预设1:前者多用四字句,短小整饬,铿锵有力,读来朗朗上口。
后者是散句,且多是“......者......也”结构,语气舒缓。
(屏显)
原文: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改文:
琅琊山,蔚然而深秀。
酿泉,水声潺潺而泻出。
醉翁亭,其亭翼然而临泉上。
预设:原文“.......者”部分是描绘,“......也”部分是答案,这样就有一种心理上的惊异、发现,然后领会的意味,写得趣味盎然。
(分析的过程中指导朗读)
三比——探政治志向
师:山水明志,我们刚才对比了范欧二人对山水的描写,接下来我们看看二人的政治理想和志趣抱负。请大家勾画出表达自己志向的句子。
(屏显)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师:从字面上看,第一段出现最多的一个字是“忧”,第二段出现最多的字是“乐”,似乎迥乎不同。范仲淹是一个忧国忧民,无论何时何地都担忧的形象,欧阳修却恰恰与之相反。但真的是这样吗?
(屏显)
思考:欧阳修有没有心忧天下的大气魄呢?
范仲淹如果是欧阳修,看到眼前的欢乐之景会“忧”还是会“乐”?
(学生各抒己见)
(屏显)
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师:作为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熏陶的封建文人,范仲淹发展了“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而欧阳修则继承了“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的观点,二者都是封建儒家的“民本”思想。因此,范仲淹的“家国君民之忧”与欧阳修的“山水诗酒之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师:我们说山水明志,回过头来看,两文景物描写和志向的表达有什么关系?(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范仲淹用大气磅礴之景和铿锵有力的语言写出了自己的大情怀、大气魄;欧阳修营造的清俊秀美的意境为太守与民同乐提供了大背景,而文章舒缓自如、趣味盎然的语言正是作者心境的写照。
师:看来景物描写和志向表达有息息相关。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湖心亭看雪》是一篇自读课文,请大家用我们本课学到的阅读山水言志类文章的方法,从写景和抒情、言志关系的角度为《湖心亭看雪》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第二课段:宦海沉浮
一、学习资源:《行路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长沙过贾谊宅》《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二、课时安排:3课时
说明:本课段前两课时用来读通四首诗歌,读懂内容,读出情感,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教学设计略。下面呈现的是第二课段第三课时的教学设计。
三、教学设计
整体感知
思考:1我们为什么要把这四首诗歌整合在一起学习?
预设:都是作者在贬谪的状态写写出的;都是贬谪诗
2.如果给这四首诗歌两两分组,你会如何划分?你的理由是什么?
预设:两首划分为一组,后两首划分为一组,因为前两首的的情感由苦闷惆怅到旷达乐观,后两首的感情基调都是沉郁悲凉的。
读诗句,析手法
勾画出四首诗中体现贬谪悲凉的语句。思考:你觉得哪位诗人笔下的贬谪悲凉最打动人心?诗人是怎样表现其悲凉的?结合具体的诗句说说。
(屏显)
李白用多层次多样化的对比写出情感的起伏,用反复来慨叹前路的艰辛;
刘禹锡直接概写贬谪的辛酸和悲凉,运用典故写被贬归来的感触;
刘长卿全诗借古伤今,既借景抒情,又直抒胸臆;
韩愈“朝”“夕”对比极言获罪之快,借景抒情、比喻象征,道尽英雄失路的悲慨。
(屏显)
贬谪诗的常用艺术手法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于景物描绘中抒写身世之感,语意双关暗含感慨仕途风波险恶之意。
(2)用典(咏史抒怀):被贬后,他们从历史中寻找古人的故事,借咏史怀古,委婉表达自己的心情。
(3)对比:有感于今昔身份的变化、处境的反差,贬官文学多用对比手法。
(4)直抒胸臆:贬官文学言将尽时常常忍不住直抒胸臆。贬谪诗中的写景,多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有时诗人会直接将其表达出来。
(5)象征比喻、托物言志:由于权力地位的下降,失意的诗人大多内心压抑而不便明言,象征、比喻或托物言志便成为其在诗中表情达意的惯用手法。
读贬谪,探情感
再读四首诗歌,想想贬谪诗中,诗人一般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感?
(屏显)
英雄末路之哭
忠而被贬之愤(愤世嫉 俗、讽刺黑暗现实)
壮志难酬之怅
生不逢时之叹
羁旅行役之苦
思乡怀归之情
豁达淡泊之情
发挥想象,想象如果李白、刘禹锡、刘长卿和韩愈相遇,他们彼此会说写什么?(分享交流)
第三课段:明月寄情
一、学习资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月夜忆舍弟》《商山早行》
二、课时安排:2课时
说明:本课段前两课时用来读通三首诗词,读懂内容,读出情感,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教学设计略。下面呈现的是第三课段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三、教学设计
赏析意象
1. 三首诗词都有“月”这个意象,请从时间上对比三首诗词中“月”的异同。
预设:三首诗歌都写的是秋天的月;前两首是晚上,第三首是早晨(欢饮达旦;露从今夜白;商山早行)
2. 找出三首诗词中写月的句子,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不同的月景。
鸡声茅店月,人际板桥霜:一座茅草店,沐浴在晓月的余辉中,木板桥上,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早已印着行人凌乱的足迹。枯败的檞叶,落满了山间荒径,驿站墙头枳花开放,闪烁着白色的光。唯有报晓的雄鸡啼声高亢,但它们并未给这灰白冷寂的世界带来丝毫生气。
探究情感
1.含有月亮意象的诗歌通常会表达以下四种感情,你觉得这三首诗词表达了哪些感情?理由是什么?
(屏显) 思乡、怀人、孤寂、闲适
(学生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2.三首诗词中月亮意象对诗人情感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小组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