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观后感

        国庆期间,我观看了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从入朝到第二次战役获胜的历史的电影—长津湖。虽然电影选拍的历史很长,场面也很恢宏,但是在拍摄过程中并未选择大场面,而是以五千里所在的七连以切入点来描写战争的全过程。全片中无论对大的轰炸、坦克大炮集群攻击、军团作战的场面调度都可圈可点,让观众过足了瘾,以下就是我的观后感。

      第一点是电影中一些令人难忘的场面。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就是电影中有一段志愿军和美军吃食的对比,和雷公在最后不惜自己牺牲,拉着标志弹飞奔这两个场景。在第一段场景中,美军为了庆祝圣诞节的到来,在吃着热乎乎的饭菜,还聊着战争后要到对方家里做客,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志愿军在冰天雪地中吃着冻硬的土豆,五千里和伍万里在聊着兄弟俩的往事。这一幕凸显出了当时志愿军战士们的艰难,但更为可贵的是他们没有抱怨,反而更加努力的想要取得胜利。在第二个场面当中,雷公身上体现出来的则是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艰苦卓越的精神。这两幕体现出来了我们志愿军战士所具有的优秀品质,也令我们这些后辈所动容。

      第二点是剧组的认真。这部电影总体来说非常好,在这部电影中还原度也较高,体现了战士们的真实生活。里面有很多的小细节,例如,雷公刚开始骗伍万里,不给他带弹头的子弹,战士们在休息的时间玩闹,以及5万里在第一次杀人时的纠结和犹豫等等,这些都是非常真实的小细节,对于生动战士的形象很有帮助。这对近年来的战争片是很有启发的,以往的战争片,新兵一上战场,这时候编剧往往会让新兵所在连里的一个熟人死去,然后新兵就会听从长官的命令冲上去与敌人搏杀,完全没有第一次杀人的心理活动。而电影中就很好的表现了出来,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很棒的也与以往不同,就是在以前的战争片中,在最后决战的时候,有人会拿着一把轻机枪直接站起来扫射,除非剧情需要,否则很少中弹;但电影中却是需要小心翼翼的隐蔽。这也是一个点,虽然比较小,但集合起来却可以体现剧组的认真程度,这一点上值得中国的演艺圈认真思考。

      第三点则是爱国主义,在剧中伍千里是在探亲途中被宣布要打仗的,二塔的母亲只是泪别他送战场,而其他的人也是保家卫国,让自己把所有的仗都打完,这样自己的家人就可以不用过在硝烟之中,可以和平地建设祖国,他们死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活下去。尤其是开头的一段演讲,老百姓为了保卫新中国,把自己的孩子主动送到志愿军当中,这就是爱国。而在历史上,这段历史也同样感人,为了保卫自己刚刚诞生于硝烟与战火中的祖国,满心以为可以休战的解放军战士在得知国家又面临新的战争时,没有一丝犹豫直接又上了战场,拿起枪,保卫自己身后的百姓和祖国,而在后方的人民也是竭尽所能的支援前线,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战士和人民,我们才能取得胜利。在这一方面长津湖不仅仅是电影,也是一节生动的爱国主义课程。长津湖,三个小时,战役一个接着一个;人数一批少一批;胜利一步比一步近;他们的拼搏视死如归的精神就是让后辈的我们不再打仗,我们现在拥有这么美好的环境,这么辽阔的土地,这么富强的祖国,都是前辈用生命用血汗换来的,想想自己现在遇到问题的又是什么困难呢?

        最后总的来说长津湖是一部值得一看,同时也是一座里程碑式的电影,观影全程令人激动不已,每一颗枪声,每一枚炸弹声,仿佛让我走进了现场,我好像也参加了战斗,最后一幕的人民英雄被冻成了冰雕,我泪目了……加油中国,加油所有的中国人民,我们要团结,我们要超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你可能感兴趣的:(《长津湖》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