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界线”

关于艺术鉴赏中的“界线”,我有些不成熟的看法。

就我欣赏西方绘画艺术和摇滚乐的观察与体悟而言,真正的大师在创作时往往不会刻意追求凸显某一风格或流派的特征,而是在“不逾矩”的前提下做到从心所欲。许多杰出的作品往往体现着多种风格的彼此融合,最关键的是艺术家表达其所想表达的,技法、技巧与技术皆是次要。若用风格或流派去“圈”住作品,其结局要么是限制住了创造力,要么是作品流于平庸。

事实上不仅是艺术创作领域,人类社会发展至今,许多学科亦不可能筑起高墙,与世隔绝,用时下的网络流行语讲就是“圈地自萌”。学科融合是大趋势,打通领域间的壁垒才能走向更高的学术境界。

而观众的接受却刚好是相反:须以必要风格与流派的知识为起始,进而理解作品。有关风格与流派的知识如同一块块“领地”,由人为划定的一条条或直或曲的“界线”将它们区分开来,有时候甚至是对立起来。这就像是把浩如烟海的艺术作品变成一本分门别类讲述的辞书。艺术鉴赏活动也如同翻看辞书般:某属于某类,便应有该类的特征。这样虽是极大地方便了理解艺术作品,却也同时令人的思维模式化,即认为风格与流派之间是泾渭分明的,如此再就某作品起争论,是A风格还是B流派。结果不仅忽略了好作品往往包罗万象的事实,也与创作者想传达的初衷南辕北辙,结果是陷于无意义的“归类”争论。

但大概这也是接受过程的一个必要的环节,一个不成熟的阶段,即过度依赖分类与界线所带来的可靠感,而弱化了源自感官的直接体验。我想,好的接受者应当在某个阶段(比如此刻的我自己)意识到这个问题——当然是在具备了一定关于“界线”的认知后——然后,主动摆脱来自风格与流派的约束,向创作者看齐,从人类本身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出发,不受既有专业知识的束缚,达到更本源的欣赏与体验,或是追求共鸣。对于积极进取的接受者来说,这暂且算是更高阶段的审美活动吧。

至于“界线”,它是我近来反复咀嚼的一个词,我确实还有其他方面的思考,有机会再写下来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