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了,你是不是也像我一样想找回初心?

主职工作迷茫期,困于流程找不到意义,每天抚平内心挣扎花去大半精力,对干啥都提不起劲儿。

刚巧一个月前答应给一家新媒体写稿子,分享一下学习成长经历,实在是到了截稿期,不得不提笔了。

待我写完稿子惊觉,13岁的自己仿佛就站在屏幕的那一端,轻轻向我吐露两个字。

初,心。


初三,我转学了,去到了全省排名前三的中学。

我转去的班叫16班,后来才知道全班学生都是从各地选拔上来的尖子生。这个“知道”的过程有点心酸也有点励志。

初三之前我很少为学习或者成绩感到过沮丧,父母开明而达观,学习生活中给我的支持与赞同远远大于责备和质疑,在这样充满信任和鼓励的环境里,我是不怕学习的,也不怕考试,自信心在那段时间得到了很好的培育。

接着就是转学了,期间,心情像好奇心强烈的温室之花终于勇敢向外迈出第一步,也像看到整个世界后却留恋起那一方天空的井蛙,有些矛盾却并不后悔。

新学校所在地区的语文、英文教材与我原来学习的版本不同,我的数学课的进度更是落后了一本书,除了学业进度不一致的客观原因,还有13岁初次离开父母,离开熟悉的老师朋友后心理上的不习惯,最难的时候,考到了班里的倒数几名。

有一个情景我至今难忘,新班级的班主任在讲台上分析刚结束的模考情况,首先宣布班级平均分有点下滑,气氛一下子低沉下来,然后为了给大家打气,班主任说起有一位同学本次考进了全年级的前二十名,另又有几位同学这次的进步很大,于是自我感觉发挥不错的同学们眼里便流露出了渴盼的神情,待一一公布了幸运儿后,班主任终是有些无奈有些忿然地说:“有的转学生,父母之前描述的很好的,在原班级名列前茅的,那在这里怎么能是现在这个水平”。

我在这回忆的画面里找自己,不是那低沉的大多数,不是进步显著的学霸们,而是那个听到班主任最后一句话后在座位上初尝苦涩的人儿。

苦涩,苦涩不能将我淹没,我更加珍视甘甜的味道。

那么多年培育出的自信之花,经历风霜后并没有轻易枯萎。

即使是分数再差的时候,父母也没有一句责备,除了心疼,他们还给了那时候的我以最宝贵的信任。“宝贝我们知道你的能力,你是最棒的”听着似乎不够实在不够有力量,但如果是在成绩连续垫底,如果是在诗词怎么也默不会被语文老师叫家长,如果是在连老师也不觉得你能考高分的时候,这些话语给我继续的力量,他们表达信任时的坚定让那时候忐忑如我也能渐渐安定下来,恢复自信。

有一次又温书到了夜半,草草休息了几个小时就起床去上课了,早读后为了让略昏沉的脑袋清醒一点,我跑去教室外的洗手池洗脸,透过滴滴答答滑落的凉水,我看到因为担心想念我而赶来学校的父母就站在教室的不远处,满眼心疼。我没让鼻腔里的酸涩停留太久,擦干水大声喊他们,我,哦不,是我们知道我行的。

别遗憾错过了春天,你还有一整个夏天。

我没有花太多时间为现状难过,而是和爸妈像朋友一样,像我们之前所有次一样,把现在的问题提出来,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商量解决的对策,于是有了一周七天不停歇,冲刺复习到夜半,有了父母帮助联系熟悉的老师解答我的种种学业疑问,有了考多少分我都敢跟他们说因为我知道他们知道我尽力了,有了中考后全家在内蒙古游玩时接到的那个电话,是我的班主任打来的,她说我超常发挥了!而我们知道,这是我本就拥有的实力(中考613分,所在地区满分650)。

感谢父母那个阶段对我一如既往的全然信任和给我最珍贵的尊重,我最低谷的时候他们没有失去耐心,我最辛苦的时候他们没有贸然劝退,于是,我们坚持到了最后。

写以上文字的时候,回忆鲜活,几次喉头在哽,是感动。

现在看来,初三转学是真大胆,但大胆确实换来了高回报,那一年,我以火箭的速度在成长,中考已淡去,留下的是面临困境时的勇气,解决问题时的锐气,后面看待问题就淡然多了。我在低谷时见证了自己的实力,我相信自己,我也相信未来。

写完之后,有点反思。成人已久,父母早已不再帮我做决定了(哪怕是我要求的),当我困于现状难以取舍的时候,还请从曾经那个13岁女孩儿身上找找灵感吧。

还是当年的那四句话:

困难有什么可怕的,它的对手可是你呀!

这题你都不会,大家又有几个能答对→→这问题你都无解,同龄人恐怕都面临一样的问题吧!

别停留在原地为还没发生的事情忧愁,往前走,大胆踏实地往前走吧!

别怕,爸爸妈妈永远支持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作了,你是不是也像我一样想找回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