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 ——La Statue De Sel书评

读这本书源于课堂要求,起因是这本书是后殖民主义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Memmi的代表作之一。

先看题目,la statue de sel,法语中是沙雕的意思。来源于神话故事中,上帝派遣天使告知一对夫妇逃离某地,天使反复叮嘱,离开的时候一定不要回头,但是妻子在逃离的过程中回头看了离开的地方,于是化作了一个沙雕。

整本书,也是这样的过程,Memmi对他自己的人生进行了回望,但是结果如何呢?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一言以蔽之,这本书的关键词就在于对于“自己”的追寻,或者说,search for identity.

大致来看一下吧,整个寻找自我的过程有两重原因,第一重是各种文化的冲击;第二重是一个驱动力。

第一重是各种文化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作者的三重身份:犹太人、突尼斯人、法国文化。三种文化的冲突,给予了作者,或者说文中的主人公Alexandre的文化背景。

第二重原因是驱动力:由于法国的殖民,在年幼时主人公Alexandre就被各种人看不起,学校的同学看不起他,教授也对他有偏见,就算是和朋友在电影院看电影,也因为他的黑人身份被砸果壳垃圾。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由于家里贫穷,他住在犹太人聚居的贫民区,衣服要穿别人穿剩下的,父亲对于送他读书始终表示后悔,因为他觉得他无法早日赚钱养家;和班上同学相比,他们的优渥的生活,甚至资产阶级的出身,都给了他很大的冲击力。

然而这个冲击力,除了法国的殖民,还有二战期间德国的占领,法国的节节败退,作为犹太人,主人公Alexandre在劳工营里目睹各种残忍,而这时,由于他接受的法国教育,使得他即使在劳工营里和本地的突尼斯人说话,都变得别扭了起来,方言都不太会说了。而这时,他感觉到了深深的隔阂。

他努力学习法语,努力学习法国文化,想要融入更高级的法国背景里,然而法国同学看不起他,连自己最喜欢的教授,在他被送到劳工营里时也拒绝帮助他甚至拒绝帮忙隐藏他;那他自己本身的文化呢?他的犹太的、被殖民的突尼斯的文化背景,在他和本地人交流时对方的戒备中,也能够窥见一斑。本地人已经不把他当做自己人了。那他属于什么文化呢?

他不知道。

而矛盾更加冲突的表现在最后面的章节里。既然回不去自己的文化了,那就义无反顾地去自己向往的法国文化里吧。然而,当主人公Alexandre想要为法国效力,想要进入法国的大学时,由于他的名字太具有犹太的味道,所以被要求改名字,“最好能改成穆斯林的名字吧,这样比较容易操作”。

他是谁?他来自哪儿?他又要到哪里去?

在法国文化、突尼斯文化、犹太文化里,他想要上升,却被重重排挤;他想要回去,却发现退路已断。在阶级等级中,他想要脱离贫穷,却被上层社会重重施以白眼,连喜欢的女孩子都不得不放弃,因为他养不起;而他出身的家庭,也再也难入他的法眼。

最后,一切的一切都过去了,他最终选择离开自己的国家,突尼斯,去往法国。在去往法国的船上,他回望自己的故乡,回望自己的一切的一切,他想到了题目的那个故事,也就是开头我们提及的沙雕的故事。

他回头望着自己来时的路,但是来路已断。

在寻找自己的来路的过程中,他找到了什么?我们不知道。值得吗?我们也不知道。

我们能够知道的,是在这样的一个追寻自我的过程中,他更好地认识了自己,也更好地认识了世界。

我们,又何尝不是同理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是谁? ——La Statue De Sel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