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背后,是突围还是困境

一位妈妈发来她和15岁女儿的聊天记录。妈妈出差三天,女儿找到妈妈隐藏的路由器,上网玩了三天。妈妈回来看到女儿网游,培训班老师和她讲孩子没去上课,气不打一处来。使劲压着气,和孩子沟通,问女儿为何不去上培训课,女儿直说,你是要学习还是要女儿。妈妈说,要女儿,也要学习啊。女儿立即说,我去死!

这位妈妈急急给我发信息,韩老师,我女儿真的会去死吗?我该怎么办?

这位妈妈是我的朋友,我曾经警告过她,不要企图把女儿所有的时间都塞满培训课,不要在女儿去游玩时,还要带上一篇作文。把学习时时刻刻挂在孩子身上,孩子终会崩溃的。当时,这位妈妈和我讲,你看看,周围的孩子,谁家的不报班,不使劲报班,不都好好的,万一到时候出问题了,到时候再解决问题。大家都在鸡娃,你不鸡娃,你就是对娃不负责任!

“鸡娃”一词,让我意识到网络又有什么新名词被派生出来了。

当下,什么社会现象都能被贴上标签,网络上各方才子派生加推理,将所有与之沾边的现象,都打包进去,如同被多个广告公司做了包装一样,一时间在霸屏中上一个高峰,流量来了,全民尽知。

“鸡娃”就是这么一个标签。标签就标签吧,无论是哪种,孩子都不是人娃,是鸡娃。近日,频频有网友私信问我问题,当父母的,要不要“鸡娃”?鸡娃有没有道理?鸡娃会不会导致未来出现一堆神经病?不鸡娃就等着孩子躺平?

首先说,我不喜欢这个鸡字和娃连在一起,很不喜欢,特别不喜欢。真的不能接受,真的不能接受,用“鸡娃”两个字,做为家长对孩子学业成长的激烈推动行为的代名词,真的有损文化这两个字。

其次,这个词语的出现,是当下基础文化教育的普及中,网络化高科技化的生活,使得那些从贫困中挣扎过来的父母,对孩子学业发展与生活水平成正相关的认识息息相关。成功学和流行和商业化的文化概念的包装,把本来踏实前行的教育界,变成了一块最易获利的肥美蛋糕,个别资本运作和一些媒体撰稿者,喊出各种煽动家长为孩子学业发展投资的口号,如“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亏谁也不能亏了孩子教育”等。

最后,咱们一起来看,鸡娃的实质是什么?答案是让孩子上重点学校,尽可能获得全世界最好学校的最高学历!咱们再看,让孩子获得高学历,是家长鸡娃的最终目的吗?

绝对不是!

家境差的父母希望通过教育,让孩子“鲤鱼跃龙门”,活得比自己好,活成自己向往的样子。而家境好的父母,则希望孩子更上一层楼,最起码要稳固在父母的水准之上。家长们鸡娃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孩子未来的生活水准、和活动空间都处于社会的上层,希望孩子们活得好,活得比自己好!

为了达到这么一个目的,实现这么一个愿望,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许许多多的家长,走上“娃不鸡不成器”的焦虑竞争之路。

大中小学生们,厌学的焦虑抑郁,逃避学业,竞争攀比的叛逆,因学习带来的各种心理问题,成为他们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成因。君不见,各医院心理科精神科,精神病院,青少年排着队看病,人满为患;君不见,全国各地心理咨询室中,大中小学生是主流客源。君不见,青少年自杀人数年年出新高,小学生自杀低龄化触目惊心。君不见,北大学生万言控诉书;君不见,多少出国留学的优秀生与父母只有了客套话。

不管是把娃当鸡养,还是用养鸡的方式养孩子,我都是无比的反对!因为,这样养出来的娃,是病态的鸡娃,相较与激素维生素饲料,孩子们天天下了这个课堂,进了那个课堂,考完这科考那科,成了机器,成了陀螺,没有松弛相间,没有亲人之间欢娱相悦;孩子们每天面对的是父母老师们焦虑的督促,言辞凿凿的激励,有亲人没有亲情的濡养,有师长没有师情的浸润,有的多是苦苦相求相逼,严重缺乏生活的趣味。这种鸡娃的生活状态,养出心理孤独,情感淡漠,情绪喷张,易激惹的孩子,他们活成一群奔波在学校与辅导班之间,一直在应付学习考级的机器,一直在为优不优秀,紧张焦虑、恐惧惊疑。

我不是说孩子不能报班,不能参加考级,家长和老师不能激励孩子好好学习,而是呼吁广大家长,把鸡字去掉,不要拿鸡来打比喻,娃是人的娃,必须当人养。在孩子学习成长的路上,家长们不是在培养全才,培养从众的盲才。家长们不能不问孩子兴趣天资,一厢情意去培养出众的人才。孩子们需要培养,需要激励,更需要因材施教,按需查漏补缺,合理报班,学习成长的路需要松弛有道。

家长们更需要培养孩子们的生活趣味,感知能力,与亲人相处的亲情人情味。360行行行出状元,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孩子只要有两把生存的刷子,能溶入社会,靠自己的头脑利用技能会打理好自己生活的孩子,就是真正的人才!

你可能感兴趣的:(“鸡娃”背后,是突围还是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