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我们都是在和别人的关系中成长的

读《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本书,首先看到的是作者的话—— 这本书要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改变?” 答案藏在“与他人的相处中”。

我觉得这本440页的书就讲了一句话,那就是: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建立的以及怎样处理的。

主旨也是:我们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成长的。

说到关系,想起前几天听曾奇峰老师的课《孩子无法专注的背后隐藏着哪些问题》,其中涉及到精神分析的四个驱力:除了喜爱驱力、攻击驱力、自恋驱力,还有一个就是关系驱力。曾老师提到:人活着是为了建立和维持关系。

在我们读的这本书中,涉及到的四个人物中(心理咨询师自己除外),有个叫约翰的编剧和制片,就是超级自恋的人。通篇我对这个人物关注的最多。

 01 与痛苦相伴,是表达忠诚吗?

 1)说起这个约翰,他那个“到处是蠢货”的论调,真的非同一般。 在他认为的“蠢货”中,有问太多问题的口腔卫生师,有一天到晚发问的同事,有把车开在他前面遇到黄灯就立刻刹车的司机,还有没有修好他电脑的技术专家(砖家)……以及他的同事,外卖员,他太太的心理治疗师……总之,几乎没谁在他嘴里不能称之为“蠢货”的。

估计他也是绝无仅有能把心理咨询师说成“应召女郎”的,还在心理治疗的50分钟里吃外卖……很颠覆我的三观。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随着章节的慢慢推进,我们看到了他脆弱和掩盖的,用来防御的厚厚的壁垒。

尽管他母亲是因为救自己的学生被车撞了离去的,他会责怪自己在母亲临行前说了一句:想让妈妈早点回来陪他;包括儿子盖比的离世……他用一种逃避的形式,让自己生活在痛苦中,不敢面对快乐、不敢面对自己的脆弱

。他用力撑着家庭,撑着婚姻。 好像只有让自己感到痛苦,才能感觉到自己在活着,而且没有背叛过世的母亲,离去的孩子。 书中的另外一个人物——瑞塔,也是这样的感觉。

那句“有时我们渴望别人原谅,只是为了自我满足;我们祈求别人的原来,只是为了避免要自己原谅自己,因为自我原谅更难做到。” 所以,很多人就给自己犯的错误进行了“量刑”,不知道刑满释放是哪一天?甚至直接给自己判了终身监禁。

 2)对于“背叛”和“忠诚”

这个问题,我又想到了关于孩子的注意力方面。

 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跟大家探讨一下: 就是孩子的注意力之所以不集中,是因为父母不想让他集中。

 为什么这么说?

你看,孩子在专心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比如玩玩具、看电视、读书……无论干什么,只要他很专心的时候,我们有孩子的,这里有爸爸或者妈妈啊,你们有没有觉得自己被抛弃了? 总有那种妈妈一定要到孩子房间里送个水果,端杯牛奶,抛开监视的成分,说好听了是表达关系,但是不是就是过去刷存在感?

孩子又不傻,他渴了自己不知道去喝水,饿了不知道去吃东西吗? 所以,有的人就说:中国式的家庭,父母大多都是表情肃穆的,他不敢让自己太快乐,因为他一个人太快乐了,就是对家庭的背叛,家里也不允许他一个人快乐

。放到孩子身上是不是也是这样,你就见不得孩子高兴。 我就有这种心理,好像他一干点儿自己喜欢的,我就会心跳加速,血压上升,立马有一个“恶妈妈”的嘴脸呈现,就明知故问的问人家:作业写完了吗?琴练了吗?英语读了吗?……如果说都弄完了,我又该叨叨:那咋不去读会儿书?!

就是特烦人的感觉,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跟个苍蝇一样,嗡嗡嗡的。 所以,我现在有了这样的认知后,基本上都例行问话后,立马闭嘴。

 这也可能是一种赤裸裸的嫉妒吧。书中也有提到这一点:你小时候没得到,没享受到的,现在虽然通过你的努力让自己的孩子拥有了,但是你内心不平衡,你嫉妒。 看,多么赤裸裸。

 02 向孩子学习

书中有一章,是《孩子应对悲伤的方式》,在第85页。

很短的内容,就是作者告诉八岁的儿子扎克自己和男友分手的事情。扎克很吃惊很困惑。在妈妈给他讲了关于妥协和让步的道理后,他马上切换到:吃牛肉要把牛杀死,那吃香蕉是不是也把香蕉杀死的问题上,来表达他受到伤害了,他就是那棵树或者那个香蕉。

 但,很快,虽然很惋惜不能和那个男人一起玩桌游了,但还是在恶狠狠的吃了个香蕉后,直接让把那个桌游《干杯》捐给慈善商店,说:“反正我也不喜欢它了。”

 看,这就是一个孩子面对悲伤的处理方式:我感到意外,我接纳悲伤,我处理掉它。

 这让我想起了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的ABC理论,又叫合理情绪疗法。 A是引发你情绪的事件,B是你的信念或你对事情的诠释,C是结果,即你的负面情绪。 通常,人们不喜欢C的时候,都会去找A的碴儿,尤其是与创造A有关的人。 所以,我们每天疲于奔命,一直在处理、阻止、缓和、沟通、协调A以及与A有关的人、事、物。 可是,我们不知道的是,B是你唯一可以完全掌控和改变的因素,而且引发C的也不是A,而是B。

 同样一件事,几家欢喜几家愁。为什么,就是对事情的诠释角度不同罢了。 与其去改变外在的人、事、物,不如改变我们自己的内心来得省事省力。 而且我们会发现,当转变了内心的状态之后,环境也会随之改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境由心生”。

 03 或许幸福就在有时

 书中约翰治疗的最后,他让洛莉选“蠢货治疗师”还是“混蛋约翰”时,洛莉机智的说:“或许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呢。”——“这并不是一个我是蠢货还是你是混蛋的问题,只是有时为了保护自己,你会表现出一个混蛋的样子”。

看看,“有时”这个词用得多么中肯、客观。 史蒂芬.柯维在《第3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中开创性的提出了“我看到自己——我看到你——我找到你——我和你协同”这一“第3选择思维”。

每件事都存在第3选择,每个人都有第3选择的能力;第3选择不是听你的,或者听我的,而是寻求“协同”,找到“我们共同的方法”。 你看,洛莉就在使用“第3选择”,而且,也告诉我们读者“有时”这个词的魅力:可以让自己安于中庸,坚持活下去,不至于在一个极端和另一个极端来回摇摆。“有时”也帮助我们逃脱非黑即白的独断思维。

我觉得,不仅幸福就在“有时”,处理很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能用有时,硬靠上去的话,就是我们常说的“致中和”、“中庸”之道。

《中庸》第1章里,有这样的句子:“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叫做“中”,但是呢,喜怒哀乐又是不可避免的,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的符合常理、有节度,就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就是“中和”(中庸)。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自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04当下的力量。

 我最近在看身心灵大师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在《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书的结尾,当作者洛莉走出温德尔的咨询室,来到街角,想要快跑两步赶上绿灯过街的时候原话是这样的:“我突然留意到了皮肤上的温度,于是在路边停下了脚步,侧过脸,迎着太阳,让自己沉浸在阳光里,抬起眼注视着世界。我意识到,其实我还有大把的时间” 读完这段,我觉得自己的心一下子变得很敞亮。

 洛莉找到了当下的力量,好像我也感知到了当下的自己。

 《当下的力量》这本书中有段话,我觉得特别好:过去已经过去,不会再回来,但是我们多少人还是活在过去之中不肯放下?未来还没有来临,你也根本不可能去掌握它。你所能拥有的,不就是当下这一刻吗?

只有搞定现在这一刻,你就没有问题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我们都是在和别人的关系中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