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时间》1-3 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

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

学习新知识并将其存放于大脑中,最终目的是要在恰当的时候能够想得起来去使用—能否通过有意识的搜索将它们提取出来

案例“brain的押韵单词”——记忆编码方式提供了更多的提取线索。条条大路通罗马,任何一个线索被触发都可能顺藤摸瓜地拎出整条记忆

案例

“给出同样一组单词,让一组被试数一数有多少个音节,让另一组被试阅读单词的小伙伴含义(或者设想单词可以被使用在哪些场景中),之后让两组被试回忆表上的单词,猜哪一组能够回忆出更多?”

一个被广为认可的记忆机制:我们在记忆的时候将许多线索(例如当时的场景、问题的背景、甚至所处的语言环境、空间位置)一并编码进了记忆,事后能否提取出这段记忆严重取决于提取线索是否丰富,以及在回忆的时候是否重现了记忆时的线索

对于理解记忆的人来说,知识中包含了精细的概念,逻辑,一般的解题原则,通用的解题手法,背景知识,类似的问题等等无数的记忆和提取线索,而不是某段孤立,任意的文本序列

缺乏线索的记忆就像记忆海洋中的孤岛,虽然在那里,但是难以访问。而富含线索的记忆则是罗马,条条大路通罗马

古希腊的一种记忆法就是利用空间位置线索来辅助记忆。作者就用自己在书店利用空间信息记书名的例子来表明一个论点:不仅是位置,有研究表明就连当时的环境、味道、声音、都被作为提取线索和记忆编码在一块了

举例“自己在电子笔记本中加入自己的提取线索来检索相关笔记”

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之后理解得更深刻(实际上是更容易记住和提取出来—知识还是那些知识;此外用自己的话复述也常常触发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其他知识的联系,进而编码进更多的记忆提取线索,这也是另一个好处(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经典实验“让大学生阅读军事材料和解决X光杀死恶性肿瘤的案例”表明论点:我们从既有经验中总结知识的时候,应利用适当的抽象来得出适用范围更广的知识(而不仅仅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同样应该对问题进行抽象,触及其本质,去除不相干的因素避免干扰,从而有效提取之前抽象出来的知识,通俗讲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以上都是作者总结的关于记忆的机制,以下是总结的一些具体的实践方法——

1.养成习惯,经常主动回顾一段时间学到的东西,通过回顾,整合新旧知识,得到新的启发

2.创造回忆的机会

1)经常与别人讨论(教是最好的学)

2)整理笔记,巩固淡化的记忆,重新审视知识,留心一下会发现记忆实际上是很脆弱的东西,而且我们对事物的首次理解几乎肯定是不深入的。TIP:分类自己的电子笔记,良好分类的信息更容易提取

3)书写,平添无数线索,作者在此插入一个点:学习思维相关的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等等)如何帮助我们进行更好的判断去、决策、学习、记忆和生活

3.设身处地“虚拟经历”别人经历过的事情,对于经验知识的学习来说,光是看着别人做或听着别人说还不够,往往到了自己就想不起来,结果就是虽然学到了知识,他却不会再恰当的时候从大脑中蹦出来,属于“死知识”。所以我们难以从别人的经验中获得自己的人教训,弥补的办法是努力设想自己处于别人的境地,使它们和你的情绪记忆(进化赋予我们的情绪是提取的绝佳线索,也是强化记忆的最佳催化剂)挂钩

4.抽象和推广,人脑最强的能力之一就是强大的归纳推理

5.联系/比较自身的经历,将别人的经历通过阅读和观察得来的经历和自身的经历进行比较,常常能够得到非常有价值的结论。“观察”和“比较”本身就是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1)样本大小很关键

2)警惕“沉默的证据”、事后偏见、自身归因i,举例“巴菲特的《滚雪球》”

如果你想真正得到一些知识,最好过滤一下你的信息,否则你只是在别人的思考中得意着

在本文,作者先通过案例讲解了记忆的机制和定义(what、why),后面再以案例讲解如何有效的记忆和学习(HOW),全文属于硬干货,需要读者慢慢理解并实践,在作者的思考之上进行再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暗时间》1-3 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