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感恩节,第十次读书会开启。整本书已经过半啦!
从读书会至今,每位伙伴都有不小的变化,人美了的,女汉子变温柔了,僵硬的变柔和了,不会做家务的也把家里收拾的干净整洁啦,每个人都在把自己的日子过得美美的路上前行着。
本周读到了第七章“我们与周围物品的关系”。
似乎每个家里都会有不喜欢又不好扔掉的物品,我从来没有从善待自己的角度去思考过如何处理这类的东西。
记得一个朋友说过,也许你住的房子不是你自己的,可是住在房子里的生活可是你自己的呢!
精彩太多,只能挑一些片段来分享了。
聊到“兴趣”这个点的时候,我们分享了孩子们平时的行为,有些是必须要做的,比如布置的作业、每日的家务,有些并不是孩子喜欢做的,就会找各种理由借口不做或者拖延做,但是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做起来很专注完成的也好。由此,我们还讨论了关于“意志力”的话题。
那到底孩子不愿意做的事情,要怎么对待呢?怎么做才是培养意志力的方式,什么样的行为是在破坏孩子的意志力呢?
这里分享一篇卢安特关于《意志力的培养》的文章节选。
思考想象是有意识的,但意志是睡眠的,是跟思考相反。
意志的行动不经过思考和想象,意志直接发生在肌肉里,并不是在大脑里。思考才发生在大脑里。
意志是行动,行动本身是无意识的,比如把手臂抬起来的过程,肌肉、骨头、消耗营养等的变化是无意识的。肌肉从环境中的精神获得力量。在四肢动的时候,这个精神先进入肌肉,后再进入头脑让我们认识到自己所进行的动作。
生活中第一次做某件事情很难,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多,变得越来越容易。重复做某件事情提高意志,所以觉得越来越容易。叫小孩第一次做某件事情很难,重复多次后,就容易。
有两种重复,有意识的重复和无意识的重复。比如我每天想着要喂兔子,因为我知道如果忘记的话,兔子会挨饿。我有任务感,有必要每天去做。记住每天要完成的事情,可以培养意志力。如果说有意识的重复能培养意志,这种有意识不是说小孩理解为什么要做,而是说小孩清楚地知道他必须每天去做。理解和意识还是有区别。另外,每天养成的习惯属于无意识的做,比如穿衣、刷牙。通过无意识的重复可以培养情感,比如老师做,孩子无意识地跟着模仿。
意志是四肢的行动,所以我们不可能通过说话或理解来培养意志。唯一的培养方法是行动。如果老师说要做某件事情,或要求孩子做,就必须做到,否则会削弱孩子的意志。如果老师不能保证他学生做不到,最好就别说。
如今,电子媒体、各种刺激也在影响、破坏意志。太多的选择也影响意志。一个意志薄弱的人,继续发展下去,先精神上瘫痪,后导致身体上的瘫痪。载有信息的电磁波对发挥意志的器官产生影响,如四肢、新陈代谢系统、子宫、血液。
给予孩子太多的信息也会产生同样的结果。因为太多的信息和选择让人一会追求这,一会追求那,没有稳定和坚持,使人变得无力和瘫痪。电视和电脑都会影响意志的发挥。
关于囤积这个词,很多人都不陌生,原来背后还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不保留任何无法带给你快乐的物品”,对于这句话,很多小伙伴表示,按照这个标准,又可以进行一波断舍离操作了。
看起来大家下一周又有新的劳动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