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社会影响

群体的概念

群体成员之间存在互动。

群体: 两个或更多的人在较长时间里进行互动,并以某种方式相互影响,将他们视为“我们”。

社会助长作用:他人在场的影响

纯粹他人在场

某项研究发现,自行车手一起比赛时,他们的成绩要比各自单独骑行时的成绩好。

另一位竞争者在场的作用是激发选手的潜能。

这种社会助长作用同样会发生在动物身上。

当有同类时,小鸡会吃更多谷物,交配的老鼠会表现出更多的性活动。

然而另外一项研究发现,在完成某些任务时,他人的在场会妨碍当事人的表现。

嘈杂的环境,学习效率很低

唤醒定律

唤醒能够增强任何优势反应的趋势。而社会唤醒(群体)能够促进优势反应,就会提高简单任务的作业成绩,并且降低困难任务的作业成绩。

他人在场-->唤醒-->增强优势反应-->促进简单行为
                              -->妨碍复杂行为
  • 有同伴一起吃饭时,孩子通常会吃的更快(优势反应为吃饭,这很简单);而在做算术题时,正确率和做题速度都不如平时表现得好。
  • 一项研究发现:在一个学生社团里面,优秀的台球选手在只有四位观察者来观看他们比赛的情况下,他们会表现得更好。而差劲得选手在被密切观察下反而会表现得更差。
  • 体育运动中,主场作战二点胜率通常为60%。

拥挤现象:众多他人在场

他人的影响效应会随人数的增加而递增。有时候庞大的观众群体所激起的唤醒状态和有意注意,甚至会干扰熟练掌握的、自动化的行为,例如讲话。

在和你的要好的小伙伴待在一起时,往往能够把酒言欢,而一旦上了演讲台,很少人能做到不紧张。

身处一大群人之中对个体的积极或消极反应都会有增强作用。

当人们在一起坐的很近的时候,友善的人会变得更受欢迎,而不友善的人会更令人讨厌。

拥挤会增强唤醒状态!这是因为我们和别人坐的很近时,更容易注意别人并且融入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中去。

35人的班级坐在正好能容纳35人的教室里会比散座在100人的大教室里感觉更温馨更活跃。

他人在场引起唤醒的原因

评价顾忌

观察者在场使我们焦虑的原因在于我们想知道别人如何评价我们,从而引起了唤醒作用。

研究发现,当一名长跑者在跑道上看见一位坐在草地上的美女时,美女正对和背对他们,跑步速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分心

参与者在考虑共事者会如何行动,或者观众会如何反应时,参与者已经分心了。

这种注意他人和注意人物之间的冲突,会使认知系统负荷过重,于是就引起了唤醒

高手对决的时,一旦有顾虑,那么就容易露出破绽。

实际上我们都“受到分心的影响”。不仅他人的在场会引发唤醒,有时其他分心物的出现,比如光线的突然照射,也会引起唤醒。

纯粹在场

即使在没有评价顾忌或没有分心的情况下,他人的“纯粹在场”也会引发一定程度的唤醒。

许多长跑者都会因为有人跟他们一起跑而得到激励,即便那些一起跑的人既不是他们的竞争对手,也不会对他们进行评价。

社会懈怠:群体中的个人减少努力

人多未必力量大

选手在群体拔河中所付出的努力仅有个人单独努力之和的一半

实际上,在群体任务中小组成员的努力程度反而较小。

这同样映射到了社会懈怠

实验者观察到:6个人一起尽全力叫喊或者鼓掌所发出的喧闹声还没有1个人单独所发出的声音3倍大。

然而同时参与单独鼓掌以及和他人一起鼓掌的学社工认为两种情况下自己付出的努力程度一样。

实际上所有人都同意发生了懈怠,但是没有一个人承认是自己制造了懈怠。

在群体条件下,人们就会受到搭便车的诱惑。

在社会懈怠实验中,个体认为只有他们单独行动才会受到评价,而群体情境降低了个体的评价顾虑。

如果人们无需单独为某事负责或者不会单独评价努力程度,那么所有成员的责任感都被分散了。

规律

个体一旦受到他人观察,个体的评价顾虑就会有所增强,这样社会助长的作用就发生了;个体一旦消失在群体之中,个体的评价顾忌就会减小,社会懈怠就发生了。

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懈怠

一项研究发现,一旦可以对个人的行为进行单独评价,即使没有额外报酬,工人们的产出仍然能增加16%。

集体主义下,人们表现出的社会懈怠的确不如个人主义文化下强烈。

在北美,不向工会或行业协会交会费也不参加义务劳动的那些工人,却往往非常乐于接受工会带来的福利。

群体性工作也不是总会引发个体偷懒行为:

  • 当群体目标极具吸引力,又十分需要每个人尽最大努力时。(奥运比赛)
  • 当任务具有挑战性、吸引力以及参与度高的特点时。
  • 如果小组成员都彼此信任,相互关系特别好,认为群体不可分割。

去个体化:群体中的个体失去自我感

群体失控:法不责众

社会助长实验表明群体能引发人们的唤醒状态,社会懈怠实验表明群体会分散责任。一旦唤醒和责任分散结合到一起,常规的约束就会变小。使得个体从轻微的失态(怒骂裁判、音乐会尖叫)到冲动性的自我满足(破坏公物、纵酒狂欢)

这些失控行为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群体引发的。简言之就是去个体化

群体规模

群体规模越大,去中心化程度越强,匿名感越强。

暴徒团伙的规模越大,成员越有可能失去较多的自我意识。

匿名性

匿名性也会减少对人们行为的抑制,而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与群体

  • 香港暴徒戴口罩
  • 互联网犯罪
  • 匿名评价总是会产生粗暴言行

身体匿名性并不总是会引发人们释放邪恶的冲动(类似唤醒)。

匿名性会使人们的自我意识减弱,群体意识增强,更容易对情景线索做出回应,无论线索使消极还是积极的。

试想二战期间,你身处一个巡逻队中,发现一堆地方难民;再试想你身处一队援救组织中。

唤起和分心活动

群体表现出攻击性之前常常会发生一些较小的引发人们唤起状态或者分散其注意力的事件。(集体喊叫、高歌、鼓掌)

当人们看到别人和自己做出相同的行为时,会对自己做出冲动性举动产生一种自我强化的愉悦感。

弱化自我察觉

能弱化自我意识的群体经历通常能分离个体的行为和态度。

有研究发现,去个体化的人更难自控,更难自律,更可能毫不顾忌。

自我觉察使去个体化的对立面。自我觉察的人(站在相机面前),他们会表现出更加的自控,同时不太可能做出欺骗行为。

具有自我意识或者由于外力暂时产生自我意识的个体,能保持情境外的日常言论和请境内的实际行动高度一致。

群体极化:群体对我们观点的强化

很多冲突的发生都是由于冲突双方总和观念相近的人交流。

但实际上,群体极化有利有弊。

群体对我们观点的强化

群体极化实验

  • 观察发现,讨论可以加强法国学生本来就对总统所持的积极态度,同时也可以加强他们原本对美国所持的消极态度

日常生活中的群体极化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和观点相似的人进行交往。这样是否会令讨厌的人变得更为可憎,纯真的人变得更为纯真?

有研究发现,男孩群体和女孩群体的性别隔离能够加强他们最初中度的性别差异。

  • 学校中的群体极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群体之间最初的差异会扩大。

  • 社区中的群体极化
  • 关系脆弱的地区....吸引脆弱类型的人,并使得人群变得更加脆弱;保守得地区吸引保守派,并变得更加保守。
  • 缺乏监管得同龄人群体是预测社区犯罪率的最有力指标
  • 互联网上的群体极化

互联网上无数的虚拟群体使得和平主义者和新纳粹主义者、极客和怪人、阴谋家和癌症患者都能找到与之具有相同思想的人抱成团。

  • 恐怖组织中的群体极化

恐怖主义并不是突然间爆发的,而是拥有相同不满情绪的人们走到一起产生的。他们摆脱了缓和因素的影响,彼此之间相互交流,逐渐变得更加极端。

对极化的解释

为什么群体会形成比个体成员的平均观点更为夸大的观点呢?

信息影响

群体讨论可以产生一系列观点,而大多数观点都和主导性观点一致。

其他观点也许会包含一些群体成员在此之前并没有考虑到的具有说服力的观点

态度的转变并不仅仅决定于听到他人的观点,讨论中额积极参与会比消极聆听更容易导致态度转变。参与者和观察者听到的是相同的观点,但是一旦参与者用自己的话去表达该观点时,言语使用会扩大这种影响作用。

规范影响

菲斯丁格提出:我们人类希望能对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做出评价,为此我们可以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比较

人众无知: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要好于社会普遍所希望具有的特质和态度

有时,当教授问大家有什么疑问时,没人会做出反应,因为每个学生都害怕别人以为他是一个没听懂的人。

为了克服这种人众无知,就必须又热站出来打破沉默。

群体思维:群体对决策的影响

群体思维

由于在群体决策中人们为了维护群体和睦而抑制异议。

越南战争 政府的各个情报专家以及所有美国盟国都提出了警告,但是当权者仍然继续扩大战争,最终导致极端化的总统下台。

在群体工作中,同志式的友情可以提高生产率;然而在做决策时,紧密团结的群体可能反而不利。

群体思维的症状表现

  • 无懈可击的错觉 通常群体决策时都会表现得过分自信。
  • 群体道义毋庸置疑 群体成员接受了其所在群体内在的道义,却忽略了伦理和道德上的其他问题
  • 合理化 群体以集体投票的方式将决策合理化来减少挑战。
  • 对对手的刻板印象 限于群体思维的人们往往会认为自己额对手不是太难于协商,就是太弱小太愚蠢。
  • 从众压力 群体成员会抵制那些对群体的设想和计划提出疑问的人,而且有时候这种抵制并不是通过讨论而是针对个人的嘲讽来实现。为了避免这种嘲讽,大部分人会选择从众。
  • 自我审查的无效性 由于异议往往会令人不舒服,而且整个群体似乎表现出一致性,所以人们往往会将自己的疑虑压制下来。
  • 一致同意的错觉 表面上的一致性会鉴定群体的决策,同时为了避免被当作另类,大家都不会表现出异议,这更加增强了一致性的错觉。
  • 心理防御 有些成员会保护群体,使那些质疑声不会对群体构成干扰。猪湾事件之前,肯尼迪把施莱辛格叫到一旁,告诉他:“不要把话题扯远了”

当领导主张某种观点而整个群体又排斥异议时,群体思维可能就会产生错误的决策。

对群体思维的批判

  • 支配型的领导方式会导致糟糕的决策
  • 能做出明智决策的群体种每个人都有话语权
  • 当成员们希望从群体中获得接纳或赞许时,他们会压抑自己与他人不同的想法
  • 那些群体成员共享的信息(大家都认同的东西)更容易占据主导地位,而大家不认同的信息则会受到排挤。

预防群体思维

  • 公正——不偏向任何立场。在群体讨论开始时不要让成员表明自己的立场。
  • 鼓励批评性评价。如果有一个真正的反对者就更好了,这回刺激原来的想法并使群体对反对意见持开放态度。
  • 将群体划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再重组到一起
  • 实施方案之前,再进行一次自由会议,让大家畅所欲言

采取这些步骤进行群体决策可能要花费更长的时间,但最终证明会更少犯错。

群体问题的解决

因为并非每个群体决策都会受到群体思维的不利影响,所以如果人人各抒己见,那么团体的决策将会好于个体决策。

典型的例子就如考试对答案,如果一道题选A的人有10个,而正确选项B只有一个人选,那么大家都会觉得选B的那个人是错的;同时,正确选择的那位也无法说服他人甚至可能被他们同化。

几个人的相互批评碰撞可以使群体避免某些认知偏见并且产生出一些高质量的点子。

单独工作的人们通常会比在团队中工作能产生更多的好点子,庞大的群体会导致某些个体对他人的努力成果搭便车。

群体智慧的体现

  • 搜索引擎。 网页关联度根据大众投票进行排名
  • 游戏节目。场外求助

当来自众人的不同信息综合在一起时,所有人一起就会变得比几乎任何一个单独的个体更聪明。

少数派影响:个体对群体的影响

《十二怒汉》中一位孤立的陪审员最终说服了其他11位陪审员。

大部分社会活动最初都是由一小部分人主导,最终才变成多数人的运动。

那么什么因素能够使少数派具有说服力?

一致性

比起摇摆不定的少数派,那些坚持自己立场的少数派更具有影响力。

成为一个群体中的少数派会让人很不舒服;如果你决定做一个少数派那么你必须准备好接受嘲讽

自信

少数派表达自信的任何行为——例如,坐在席位的上座,都会使多数派产生自我怀疑。

背叛多数派

坚持己见的少数派会打破任何的一致同意错觉。

一旦开始出现背叛行为,其他人常常也会紧紧跟随,产生滚雪球效应(电影《一出好戏》)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八章 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