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闫安
(总行企业年金管理中心)
近日,听ZS同事说,PF总行董事长率团专程来总行进行了交流。据说,董事长在考察结束后,只感叹了一句:“PF没文化!”
面相不太硬朗,官话也不多的能说出如此沉重、如此直白的话,说明PF高层在正视差距。甚至想躬身学习了。此次考察应该是继PF昆明会议后,与之有着重要关联性的高层重大活动了。在平安时,各路金融机构交流很多,甚至非金融机构的。在PF四年,似乎鲜有类似报道,不一定是固步自封,但让人总有点旧贵族孤芳自赏的味道。但交流创造价值!
作为曾经PF的一员,有着四年的工作经历。相比来到ZS三个月的感受。强烈的文化对比,使得自己说出的话或感想,让自己都感到吃惊!例如,在给朋友的短信中说:“在PF四年是黄浦江边石头房子里白领职员的虚荣感,在ZS只有三月,却已有了要爱护眼睛般的自觉意识。难怪,PF和ZS两边的人事部门的人似乎都不理解: “你为什么跳槽?”
我说文化、价值、品牌,甚至自己接近四十不惑,想做点事等等,在别人看来都瞎掰。但听从内心召唤,对自己却是真的。以致于ZS面试说,你要什么,自己只要了本ZS成立二十周年的《ZY文化》专刊,而在回来的飞机上看了一路。三个月,直观的个人比较而言,就是:
在品牌和文化上,相差十年;
在管理和机制上,相差五年;
在利润收益上,相差三倍;(07年数据,以后估计利率市场化后,差距会更大,这从中间业务结构17%:3%,和利润贡献结构中可以看出)
在人员素质上,难分伯仲,甚至PF还略强。在成就个人价值的平台机制而言,两家股份制银行差别巨大。
在三个月回复ZS人事部的转正报告中,写到,为选择ZS而感到欣慰,为PF感到遗憾!——这不是简单的薪酬或职位所能对比和说明的。在ZS获得的是信心和持续前行的动力,和相应的机制保障。文化让人感到骄傲!
在PF则是滞缓的、沉闷的沿袭。有人会说:“你保险公司出身,不适应银行文化!”。问题是为何在ZS能如鱼得水,而在PF不行,可见,PF并不是唯一的银行业的代表。PF即使是册封的,其资格也有问题。
而且,参照董事长的话,PF就是“没文化”。在PF,我感觉最可悲的就是这种麻木、自以为是的自负判断。就象喜欢守着外滩边的老石头房子,喜欢陶醉和停留在上海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镏金岁月一样。因而不厌其烦的互相争论这座文物般的古楼里到底有“几件宝?”,三件还是四件?
——这让人乏味,你还得在招待客人的饭桌上假装显得津津有味,还不时插上两句话附和。似乎PF文化就可以与这“几件宝”划上等号?其实这楼本身还是汇丰银行盖的。
当然,你也不能说PF没文化。
例如,这座建于1923年,被诩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的最讲究的石头垒成的建筑,被PF人反复拿来说事,什么吊顶、大柱子(说其他地方只有法国卢浮宫有)、领导干部或管理人员的旧办公室(原先是上海市长,后来是中央首长)、墙壁上没打开的有些生锈的保险箱,吸引一波波走马灯似的参观客户。有次来了大客户,还特别参观了上世纪初期的抽水马桶,等等。主人特有的旧贵族心态显露无遗。
两家银行的文化差异,在遇到复杂棘手、无“据”可依的问题时,表现最明显。PF往往从合规角度,从免责角度,坐而论道,广泛质疑、兴味盎然。这时候,象是比谁聪明,看谁能挑毛病,惟独没人对结果负责!问题往往没有结论而止步不前。还工资照拿。有想法的、提动议的人,最后却灰溜溜的。
总行如此官僚、迂腐,难怪分支行心浮气燥,没把你当回事。但造反不得,不能乱上,只好温情脉脉的张口闭口叫:老师长、老师短。从称呼上看,ZS就是叫职务,工作是工作,大家遇到问题,往往从创新、客户价值角度达成共识。在ZS,创新意味着责任和价值,容忍你失败,但更鼓励你创造,支持你成功!
所以,大门永远象你敞开,就看你能耐了。大家忙做事。
因为创新带来的变革和与时惧进,使得整个ZS面貌生机勃勃。大家工作也充满激情。
那些无关疼痒的已过时的繁杂程序,得到了及时更新和再创造。差距因而显现。格局决定结局。
即使祖上积累再厚,没有创新和发展,也总有吃光的一天。在上海时,每天从繁华的南京东路地铁口出来,都可以远远看到对面华联百货大楼上的巨幅标语:“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但创新,在PF却极少听到,这不仅仅是指你的产品创新。
刚到PF时,尚有《战略研究》,后来不知何故停了。感觉缺少了喉舌和前沿研究,甚至参与的阵地。智慧似乎都在领导脑袋里了。一拍就有。所以,有“与其务虚,不如做一两单业务来得实在”小农思想存在。
——结果是,总行干分行的活,分行干支行的,支行客户经理干总行的活。在PF,这不是笑话。很悲哀的一件事。ZS则恰恰相反!就怕你没想法。曰:“有多大想法,就有多大平台”,当然,也不是让你乱来,有机制保障和约束。
再说品牌,ZS从始至终进行精心打造。有专门的部门推进负责。是强总行。而PF有些分行很强,但充其量也是诸侯文化,山头主义。总行无能。例如,新LOGO出来后,口号上“新思维、心服务”,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估计是花钱请人捉刀的。看不出品牌建设和诉求的一脉相承!
巨大的差距从企业年金业务上,表现的最典型。PF“领头羊”的战略定位喊的让人越来越心虚。小地方精明,大地方吃亏,起大早了,却连晚集都没赶上。对这样的长线业务,边干边算,换了谁干,心里面都不会塌实。
往往,同等情况下,品牌、文化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PF输在此,让人无奈,特别是看不到变革的希望,就更让人气馁。
“国际上较好的商业银行”的提法,让人不明就里。金融风暴发生后,现在学习好榜样花旗银行出问题了,日子好过的到是那些平庸的银行,是否PF就可以停下来,“不好不坏了?!”
相信PF“新思维、心服务”的内涵,十个PF人说出来的答案都会不同。受众记住的或许就是那扭成麻花,体现力量或团结的行LOGO?
创新的对立面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进入金融混业阶段,大量创新业务出现,这种一等二靠的思维是无法适应竞争的。就ZS企业年金而言,在无据可依时,争取的是政府认可的率先试点;在政策拟订时,参与标准制定;在市场发动时,是主要推动者。 ——是持续的领先战略推进和机制保障。甚至早已上升到了文化层面。想不领先、想出错都难。
类比一下,PF的“诸侯、个人英雄主义”是无法与ZS这种整体的、专业的正规军团较量的。是双方组织的较量、文化的较量来决胜。
PF也有执行文化,注重层级管理,但却忽视了群体智慧。领导很辛苦、很党员,可以做超人。群众似乎就是执行。管理创造价值,但管理在PF似乎是最不受重视的。业务强项代表不了管理。专家可以技术领先,但不代表管理相当。
值得对比的是,上述粗浅描述,PF的情况与ZS正相反。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单位:总行企业年金管理中心)
责任编辑:姜锵
[匿名]:2009-11-05 08:10
说得狠点。
[别名]ZS一兵:2009-11-05 12:11
文笔虽散淡,但盎然之气气聚敛
[匿名]:2009-11-05 14:27
也许吧.
[匿名]:2009-11-05 16:26
但PF今年的总量和份额增势强劲,看上去也是生机勃勃啊。
[匿名]:2009-11-05 16:54
希望ZS真有这么好,呵呵骄傲的同时还是有点点心虚~
[匿名]:2009-11-05 16:59
感觉作者是从地狱到天堂,农奴大翻身哦
[匿名]:2009-11-05 20:27
以前参加过中行一位领导的培训,这位中行领导也说ZS的总行强,中行是总行弱、分行强,看来总行的确名不虚传。
[匿名]:2009-11-05 22:58
虽然对PF不了解,可以看出写的很好。
[匿名]:2009-11-06 09:02
每个企业都有文化,即使你看上去没有,他也是存在的。
[匿名]:2009-11-06 10:55
山头文化也是文化
[匿名]:2009-11-06 11:45
马行长说得好,文化是我行的三大法宝之一,我们一定要防止大企业病在我行出现,让办公室政治,派系斗争和官僚思想见鬼去吧。
[匿名]:2009-11-06 14:48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 {��u�D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