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价还价那些事

听说现在不流行讨价还价了?

听说现在的人买东西都是看好东西、问过价钱、给钱走人。

现在买东西都这么利索了?

记得以前的人买东西之前都要经历一番讨价还价,如果少了这一步,东西恐怕还买不成呢。久而久之,我以为只要买东西就必定讨价还价,少了这一步还不习惯呢!

儿时记忆中还价最厉害的人是大姨。

每年小姨家里庙会时,我们一家就会和大姨一家坐了车去小姨家“赶会”。

所谓赶会,就是串亲戚带赶集,每年总有几次赶会的机会,对一年到头很少进城的乡下人来说,赶会是难得的逛街机会。

大人小孩都喜欢赶会,小孩们惦记着串亲戚时的热闹和好吃的饭菜,大人们思忖着该去集市上添点什么家用的东西。

每年逢到哪个村过会,各地的小贩们就像闻着花香的蜜蜂一样聚到一起,形成不大不小的集市。

集市上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卖:有做衣服、被面的布料,五颜六色地扯在绳上;有家里常用的锅碗瓢盆,大大小小摆了一地;还有孩子们喜欢的玩具、零食……

除了爱吃赶会的饭菜,我们那时最喜欢的就是饭后跟家人去赶集。去赶集的往往都是女人和孩子,男人们才不去,忙着在家里喝酒侃大山呢,历来都是如此。

小姨家的庙会是四乡八镇里规模比较大的一个会,又恰好在刚放了暑假后,孩子们都不用上学,因为恰好是农闲时节大人也不忙,所以这个会是务必要赶的。

照例吃过饭后赶会,通常是母亲和大姨结伴去,我们几个孩子尾巴一样缀在后面。

集市上人很多,每年庙会都有丢孩子的,我总是紧紧拉着母亲的手不敢松开,手心里都是汗。

大姨是个火爆性子,说话声音大语速快,像爆炒豆子,和母亲的轻声细语很不一样,一般的人第一次看见大姨恐怕会发怵。

大姨很喜欢逛集市,有她的地方别人都成了配角,我们陪着大姨走走停停,看看这个,问问那个。

她决定要买哪样东西了,一定会讨价还价,或者说她开始讨价还价的时候,就是她决定要买这件东西的时候了——这是我暗自观察得到的经验。

大姨讨价还价的架势很足:两手叉腰,耷拉着脸,乜斜着眼睛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问一句:这件~多少钱啊?(尾音长长的)

问价时的体态语气都很重要,如果笑着问会让对方以为你相中他东西了,所以问价时脸色要冷冷的,不给对方幻想的空间。

问价时的语气也不能太热情,那样卖家会以为你非他家东西不买了,接下来再还价就不好还了。

所以脸色要冷冷的,语气要淡淡的,给人可买可不买的感觉,绝不让对方占领先机。

问价后,讨价还价的大战就正式拉开了序幕。

先是你来我往的几个回合,待摸清对方路数后,大姨开始发力,朝着卖家火力全开。

一时间,只听得人喊马嘶,电闪雷鸣,只看得剑拔弩张,刀光剑影,已经听不清双方在说什么,只闻得到浓浓的火药味儿充斥在四周,场面瞬间就要爆炸一样。

就在我惊魂未定之时,还价大战戛然而止。或者是还价成功,大姨和卖家握手言和,买卖成交;或者就是两败俱伤,买卖不成交情也不再,买的卖的都很生气。

这样的讨价还价几乎每年都要在庙会上演,而且不止一次,看得多了,我和母亲都有些不耐烦,母亲抱怨着“你大姨可真能还(价)哪!”也只好耐着性子等。

最能还价的大姨一辈子都像个斗士,走到哪里斗到哪里:买东西和卖主斗,回到家和婆婆斗,娶了儿媳和媳妇斗……斗了一辈子几乎没有输过。

但是她的身体早早就垮了,从五十来岁就病痛缠身躺到了床上,常年吃药不断,完全没了早些年斗志昂扬的模样。

还挺怀念那些年看大姨还价的样子,那时候她和母亲都还年轻。

印象里另外一个爱还价的人是个连全名都叫不上来的女孩,暂且叫她敏吧。

与敏的认识纯属偶然,暑假打工在外租房,我的合租同伴中途退租,就把来市里参加自学考试的敏以及与敏一起的女孩介绍给我认识。

两个女孩都是县里代课老师,还是来自比较偏僻些的山区,两人性格迥异,一静一动,敏属于爱动的那一个。

敏说话很热闹,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敏一个人就能搭起一台戏,话又多,语速还快,噼里啪啦的。

通过聊天知道敏刚刚订了婚,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缘故,敏表现得特别兴奋,晚上我们一起逛夜市,她不停说着订婚结婚的事。

在夜市上看到卖东西的,敏就一个劲儿问价还价,最后还不买,让卖家吐槽。我们不解,她就笑着说“反正也没事,还个价当玩了!”我讶然,这女孩真是好兴致。不过,她活泼的性格给我印象挺深。

在她们与我合租的日子里,听和敏一起的女孩说,与敏订婚的男孩不太愿意,人家本来有对象,家里让和敏订婚才订的……她欲言又止的话里似乎隐含着什么。

她们考完试就离开市里了,又过了半年,又一次自学考试时,遇到另一个来市里参加考试的英。她也认识敏,听她说,敏最后没结成婚,敏好像很愿意但男孩执意要退婚,听说敏很难过……

后来再没见过那个爱还价的女孩,本来也是萍水相逢,只有一面之缘。

说到讨价还价,似乎是女人的专利,只有女人才会一家店一家店地逛,货比三家甚至十家,然后讨价还价买到性价比最高的商品。

这样看来我不太像女人,买东西时总是不忍心还价,感觉这件东西已经很便宜再还价老板太亏了,当然东西要是太贵了就干脆不要了,偶尔用商量的口气还个小价,一般都能成功,还沾沾自喜的。

好友丹看上去是个豪爽的女汉子,但是还起价来却毫不手软。大学时为了练英语听力我们去买录音机,那种便携式的,商场服务员要价105。

我看向丹,丹沉吟片刻张口说道:“105”,然后伸出两根手指,“两台!”别说服务员,连我都瞪大了眼,心里嘀咕:“这也太狠了吧,怎么可能!”

可是最后就是以一百元左右两台成交了,信不信由你。

没有还不下来的价,只有不敢还的价——这是我多年观摩高手的经验所得。

2022-7-14

你可能感兴趣的:(讨价还价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