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读书笔记(6/6)

第三篇 供应链的第三道防线:供应链执行

【小贴士1】虽然抱怨,但其实最喜欢的还是催货

1.    对于供应链执行,我们要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1)    第一,如何驱动供应链快速、有效地响应,弥补需求预测和库存计划的不足,在执行层面,从前端到后端,企业应急催货流程不清,导致大量的重复投入和混乱。在战略层面,企业选择和管理供应商的能力不足,导致采购额分散,供应商负责70%左右的供应链增值活动,离开供应商的积极配合,就无从谈起供应链的快速响应。

2)    第二,以成本最低、速度最快的方式执行需求预测和库存计划的决策。这里的关键角色是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一方面可以自动化执行层面的重复性活动,提高执行层面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固化流程,规范行为,提高执行层面的一致性。

2.    催货是有学问的,但催货是生活的一部分,区别是催多催少怎么催了。

1)    赶工加急就是常见的计划的先天不足的弥补措施。极端的情况,供应商根据催货者的头衔,供应商决定分配产能;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那就派老总催货。

2)    催货不能催成一团乱麻,人人不分轻重都去催货,资源浪费、效率之低下就可想而知了。你得正视催货,按照不同的紧急程度,设立相应的流程,尽量避免重复劳动和减轻混乱。

    第一优先级:停机待料十万火急。这是优先级最高的催货。由计划部门的一个小组专门负责催货,7/24小时待命。一旦接到催货要求,马上进行全球库存分析,征调相应的库存,以最快的空运方式发送给客户。多长时间对方不回复,就升级到采购经理、总监直至副总。主要靠电话实时沟通,Email辅助,并且有成套的申诉机制。

    第二优先级:客户订单不能满足。适用于客户的订单已经接到,录入ERP系统了,现有交期没法满足客户需求,不过客户还没有到停机待料阶段。此类催料一般由客户服务部门传入,这个制造商的计划部门设定另一个小组,专门负责全球物料的分配。整个计划职能的目标是这样分解的:计划员通过设置合理的需求预测、安全库存,成功满足95%的需求;剩下的5%,大概有0.5%属于停机待料,由全天候执勤的急单小组负责;剩下的需求呢,由另一个小组按照正常催货流程来处理。

    第三优先级:计划参数不能满足。适用于供应没法满足需求预测、安全库存等计划参数,但还没有影响到实际的客户订单,由计划员来主导催货,是计划员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这个企业的计划员专注需求预测、安全库存的设置,着眼几个星期外的需求,让采购和供应商能够满足总体计划,以预先解决95%的问题。停机待料、客户催料旨在解决今天和未来几天的问题,需要大量精力催货,计划员基本不介入,避免计划员经常性地陷入执行模式,导致没有充分的时间来做计划。

3)    催货的紧急度不同,但在流程上有共性:

    定义清晰的优先级,有利于降低执行过程中的沟通成本和减少由此产生的混乱。一旦陷入短缺状态,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需求最紧急。

    单一责任人。当一线没法解决时,就升级到管理层。

    清晰的申诉路线。催货是打破正常的流程,一旦得不到需要的关注,就得通过组织措施——申诉来应对。

4)    催货最容易,而且掩盖了在核心职责上的不作为和没能力。“救火”文化盛行的企业,沉浸在催货带来的成就感中,要更加小心。

    销售不能一催货就发Email给采购的总监或副总,他们当然能够很有效地驱动供应商,但他们不了解操作层面的细节,往往解决了一些问题的同时,制造了更多的问题。而作为中高层管理,你也不能看到这些Email就一头扎进去,做部下的部下的事,陷入执行模式,因为你还有更重要的全局工作要去做。

    作为客户,你处于有利地位;而且供应商也早被催成精了,习惯性地在交期中留有余地,就等着你催的时候给你。

    大面积的催货,背后肯定是需求管理不到位:计划的先天不足,需要执行来弥补。这说到底,有可能是能力问题。

5)    催货是得到承诺、兑现承诺的过程,往往让供应商兑现承诺更困难。让供应商诺必信、言必行,最根本的一条,集中采购额,提高自己的议价能力,把有限的钱花在有限的供应商,即增长型伙伴上,就是把自己做成个大客户。

    没法集中采购额,整合供应商的挑战是,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能力不够,要么没有选择到合适的供应商,要么选到了但没管好。企业就陷入一直在找新供应商的怪圈:老供应商不行,就找新供应商;新供应商一旦成了老供应商,就又不行了,于是就再找更多的新供应商。

    这里的根本问题有两个:

    其一,选择时没选好。比如新供应商以更优惠的价格亏本进场,希望以后做更多的生意连本带利赚回来;但进来后发现没有更多的生意,也赚不到更多的钱,于是就开始破罐子破摔。

    其二,选择对了,后续管理跟不上,供应商绩效就一日不如一日。

3.    用结构清晰、职责清楚、流程严谨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全面提高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能力。

1)    基础一,组织。

    有些供应商难管理,一方面是它们本身有能力,也有脾气的战略供应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采购(降价)、研发(熟悉的供应商对样品反应更快速)和质量(量产的质量管理)三兄弟没法达成共识,就给供应商可乘之机,各个击破。形不成共同的供应商战略,注定短期利益会损害长期利益,局部利益会损坏全局利益。

    战略寻源,建立以“大采购”为核心的供应商管理组织,协调技术与质量,形成跨职能合力来选择和管理供应商。供应商关系就如客户关系,非常复杂,要求有资质的人员来管理。增强关键岗位,这就是组织措施的力量。

2)    基础二,信息系统。供应商相关的每一件事,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构建公司范围的ERP系统和电子商务,以固化流程、支持组织的决策,并提供反馈数据,监控组织和流程的正常运作。

3)    第一步流程:供应商分类和分级

    分类是分产品门类,比如芯片和纸箱。

    分级是针对同一个门类的供应商,确定哪些是战略供应商,哪些是优选供应商,哪些是淘汰供应商。

4)    第二步流程:供应商评估。比如评估供应商的财务状况、质量体系、生产管理体系等,以及历史绩效(如果是老供应商的话)。

5)    第三步流程:供应商选择。

    即针对特定的采购门类,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做生意,确保以后的新生意都给这些供应商,逐渐把自己做成这些供应商的大客户。

    供应商选择的结果是合格供应商清单,即把供应商的口子收起来了。供应商的口子能否收住,也是一个企业供应商选择和管理能力的核心体现。

6)    第四步流程:供应商绩效。

    确保口子里的供应商能够满足研发等内部客户的正当需求,(研发会想尽办法打开口子,引入新的供应商,如果现有供应商不能满足技术需求的情况下。)这样内部客户就没有理由去打开口子,比如成本、交付、质量、服务、技术等一系列绩效指标。

    一个企业有供应商绩效管理,供应商的绩效不一定好;但如果没有供应商绩效管理,供应商绩效注定不好。

7)    第五步流程:供应商集成

    把关键的供应商,在研发阶段合作设计,通过优化设计来增加可制造性、降低成本;在量产阶段建立供应商管理的库存(VMI),降低供应链的整体库存,并且提高交付绩效;在交易流程上采用电子商务,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

    供应商集成是供应商管理的最高形式,是提高供应链响应速度、降低供应链成本的关键举措。

4.    要不要给供应商预测

1)    分享需求预测。供应商执行是否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需求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度。采购方离需求更近,处于更合适的位置做预测。

    在管理良好的公司,企业一般有滚动预测,定期发送给供应商,比如13周预测准确度较高,指导未来3个月的交货;14~26周的预测准确度较低,指导供应商做中长期产能规划。

    在供应商的产能准备上,尤其是定制化程度高的产品,或者采购方需求很大、占供应商的产能比例较高时,我们必须正视预测,督促、帮助供应商及早准备。

2)    调整需求预测,要不要加码或者打折?

    采购与供应商,计划与采购、销售与计划、客户与销售,是供应链上的四重博弈,需求信号重重放大,导致“牛鞭效应”。每一层拔高预测,更多的是基于对下一层的交付能力的不信任,比如担心产能不足等。调整预测是件很糟糕的事。

    这是企业销售与运营计划(S&OP)的关键构成。这里的解决方案主要从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入手,把各职能、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都纳入同一系统,信息对称了,预测失真就小,库存就少。

    从组织角度,要重申采购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    从系统角度,就是增强信息系统的能力,比如通过电子商务,把预测自动、直接发送给供应商,甚至下级供应商。

3)    采取一品多点的企业,问题的实质是拿竞争代替管理,没有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

    对于战略供应商,替代难度大,转换成本高。供应商不跟你做生意会有损失,但你不跟供应商做生意就死了。吊起供应商的“胃口”,各自的份额都经常变动的这种市场行为没有用。

    为了“增加”对供应商的控制,在一级、二级供应商上都推行一品多点,组合太多,管理难度大增。

    差异化的优势没法通过市场行为获取,因为市场行为对大家都一样,而是要通过管理行为获取。提供中长期预测,帮助供应商管理产能,或者与供应商签订长期供货合同,甚至参与控股主要的供应商,都是加强对上游资源的有效管控的管理行为。

5.    计划能随意变动吗:你得尊重供应链的刚性。

1)    供应链的柔性不是无限的。当进入一定的时间窗口,频繁的调整会打乱整体的生产、配送安排,让整体交付更加不可预计;越是不可预计,越需要人为干预,这就陷入恶性循环,增加了不确定性,最终会转化为成本和库存。

2)    按照对物料采购和生产的影响,我们可以把计划的调整分为自由区、半冻结区和冻结区,制定相应的规则来管理。

    自由区一般是供应链的响应周期以外,原材料还没订货,生产还没开始,需求变动的代价相对较低,数量、配置、日期都可以改变。说“较低”,其假定是这些变化不会带来阶梯性改变,比如新增设备、新建厂房等。这个区间是“以销定产”。

    半冻结区一般是进入了供应链的响应周期,这时候长周期的物料已经订货,但企业自己的制造一般还没有开始,或者进展有限。需求变动的代价较大,数量一般不能再调整,但配置、日期还可以。产销结合,尽量不要变;但如果变了,我们还是尽力来满足。

    冻结区,原材料已经到位,生产组装已经开始,变动的代价就很高。以产定销。以销售技巧性地说服客户接纳成品为主。

3)    冻结区、半冻结区取决于销售与供应链的力量对比。总的来说,长期从以销定产开始,短期由以产定销结束,是兼顾销售和供应链的诉求,执行总成本最低的方案。

    设置合理的半冻结区、冻结区,是综合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案。这对于长周期、多配置的产品更是如此。

    两个决策点:在自由区转入半冻结区时,要决策是否下订单买材料;在半冻结区转入冻结区时,要决策是否开工生产。围绕这两个决策点,销售也更加能够有的放矢地管理需求,而不是不计工本,即使账面上赚了,都赚进库存了。

【小贴士2】为什么MRP跑不起来

1.    由于信息化水平低,很多企业依赖人工做信息系统的事,投入到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上的资源就有限;资源投入不足,计划就做不好,造成更多的执行问题,整个运营层面就不得不投入更多的人力来管理,形成恶性循环。

1)    没有专职的计划员,错误的人在做错误的事。只关注短缺,不愿把多余的需求预测删掉。逾期需求是过剩,工作量又那么大,一忙就忘了。于是逾期需求继续挂在那里继续驱动供应,而且也没人去判断要挂的话该挂多久,要砍的话砍多少。

2)    功能健全自动处理需求过高、过低的预测的逻辑是,动态匹配实际需求与需求预测,是向后消耗(backward consumption)还是向前消耗(forward

consumption)。

    实际需求时高时低,与预测不会一一匹配,部分原因是需求端的正常变动(提前或推后到,但总量与预测一致),部分原因是预测失败(过多或者过少)。

    这套逻辑把一定范围内的不匹配,比如不超过3个星期的量,作为“正常变动”处理;超出部分就按照预测失败来对待,及时提醒供应链来应对,比如取消逾期需求(其实是降低预测),或者产生额外的需求信号以获取更多供应(其实是增加预测)。

    在ERP里,安全库存是需求的一类,而且是马上就要供应链来满足,以备不测,因为需求和供应的不确定性随时都可能发生。ERP可以每天监控库存变化,一旦安全库存被消耗,会提出相应的需求,并提醒供应链马上随用随订,不会有人工按批量处理带来的时效性延迟。

2.    销售对供应链的一大期望是透明度、可视化,以增加交付的可预见性。光靠人是不可能集成组织、流程和系统的。

1)    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能够帮助我们的三大领域:①物料需求计划(MRP),把需求预测和库存计划转化成执行指令;②可承诺逻辑(ATP),根据供应能力层层承诺,确认交付;③信息的集中载体,围绕信息系统来集成各职能。ERP才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应用,让正确的人用正确的工具,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2)    ERP实施成功有两大标志:

    第一,配置合理,主数据准确,能够跑MRP;全球来看,大概只有10%-20%的企业中MRP能够自动跑起来。有些企业即使启用了MRP模块,可还是在手工录入生产计划。企业耗资千百万元上ERP,一大目标就是跑物料需求计划MRP。但现实是,大部分企业的ERP与MRP根本不沾边,充其量是个订单管理系统,发挥执行记录的功能而已。

    第二,库存数据准确,能够汇总成财务报表。这个功能相对容易实现。即使实现不了动态准确,也可按月、按季更新,在特定的时间点实现静态准确,提供月度、季度、年度的财务报表。

3.    物料需求计划MRP

1)    MRP把需求预测和安全库存转换为订单,通过电子商务或人工方式发送给供应商,驱动供应商分批次、按时按量交货。对于超出6周的预测,MRP会自动生成成请购单,但在进入提前期前,不会转换成采购订单,只是作为给供应商的预测,指导供应商的产能准备。用Excel来做这些要花很多时间,准确性、时效性都是问题。

2)    客户订单的逻辑也类似。客户订单录入ERP了,如果有在库或在途库存,就直接承诺给客户;如果没有,ERP会逐层打开订单的物料清单,逐层对里面的组件做同样的分析,直到最底层的零件,有库存就用,没库存就产生请购单,驱动供应链来满足需求。

3)    MRP跑不起来,表面上是个系统功能问题,背后有深刻的数据、流程和管理问题

    问题之一:物料清单BOM不准

    物料清单BOM是MRP运作的基础:需求录入了ERP系统,系统打开BOM,一层层判断有没有库存;没有的话,驱动供应链来生产、采购。MRP能否运行,直接取决于BOM准确与否。更糟糕的问题是根本没有BOM,或者BOM在一堆一堆的Excel表格中。

    BOM早已不只是个物料清单的概念,是制造业信息化系统中核心的基础数据。它持续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涉及了几乎所有的职能部门,贯穿销售、研发、工艺、计划、制造、采购、仓储、物流、财务、售后等整个供应链,是将这些环节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对于BOM的纷繁复杂,准确度很难维持。

    常见的BOM数据错误有:①零件属性,比如图纸号、图纸版本、单位等标识错误;②零件数量,比如BOM中的一级零部件、下级零部件数量错误;③配置问题,比如市场配置表、工程配置、生产配置三者不符;④采购状态,比如货源引起的BOM数据错误;⑤工位错误,比如系统工位与实际组装不符等。详细的错误清单可以参考《如何提升BOM的准确率》一文,那里有个冗长的清单,让人不由发出“凡是有可能发生的问题,都会发生”的感慨。

    研发人员是BOM的主要责任人,但以开发新产品为主,研发人数众多,那么多的BOM,投入资源把一些做准了,另一些没有,那还是不行。这就陷入没有能力全部解决,但部分解决又没法解决问题的窘境。

    BOM也放进去了,BOM不准确的问题也发现了,但很难在ERP系统里修改,比如BOM的变更要遵循变更流程,公司越大,这些流程就越复杂、越慢,客观上导致员工在系统外操作,结果是BOM的“账实不符”,日积月累,BOM就越来越不可信,最后就变成谁也没法对付的大问题。

    问题之二:主数据不准

    很多企业计划和执行不分离,规范主数据的内在需求就不强烈,在这样的基础上,跨越式进入信息化时代,希望通过ERP实施,倒逼流程和管理,同时解决数据的问题,但往往事倍功半。

    生产主数据,比如生产工艺参数、提前期、工艺路线、产能数据,以及单位成本等。如果历史数据没有或者错漏百出,导致MRP生成的计划无法执行,只有小部分企业会持续和主数据搏斗,长年累月地一个一个纠正,最终实施MRP成功;大部分等实施顾问拿钱走人,主数据的差距就一直没法关闭,就继续沿用老做法,在Excel上做生产计划。

    采购主数据,主要跟供应商相关,因为供应商在不停地换;物料的提前期、采购批量和包装规格等参数也一直在变;这些主数据的更新也很不及时。而且,采购们一直关注的是价格、质量、退货等所谓的“关键”采购指标,对提前期、按时交付等服务指标就从来没有认真约定过,供应商就非常警惕,报个大数字来保护自己,主数据的管理职责不明,采购基供应商的绩效就是采购的绩效原则,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问题之三:订单数据不准

    在很多企业里,权威大于规则,时间长了,就有大量的例外。手工运行MRP时,悬空订单或者需求,会注明在某个人的Excel表格中,在执行时做出适当的调整,绕过这些例外,比如暂时不要发送供应商订单;但当自动运行MRP时,系统没有那么灵活,全转化成采购订单,等一堆堆的货到了,已经来不及了。

    这后面的问题,是对基本规则的不尊重。比如需求与供应匹配,这是MRP的最基本要求:有需求,你就得有供应去匹配;如果需求没了,你就得把相应的供应拿掉。运营越是粗放的企业,操作越是“灵活”,也越不遵守基本规则,各种例外就越多,远非结构化的MRP能对付得了。

    MRP的运作是基于契约的。契约讲究规则,虽然死板,但系统地增加了可预见性。问题出现了,你要么调整系统,要么调整流程,但就是不能绕过系统,造成系统、流程越来越脱节。

4.    可承诺逻辑ATP

1)    ATP,available to promise,是针对具体的需求,由ERP通过计算,来承诺供应的数量和日期。如果说物料需求计划MRP主要是处理需求的话,可承诺逻辑ATP则是聚焦供应。这两个逻辑总是结伴运作。如果客户对交期或者数量不满意,客服就联系计划,计划联系采购,采购联系供应商,逐层倒推,改善相应环节的交期,并在ERP系统里更新,然后运行可承诺逻辑ATP,算出新的承诺日期,报给客户。

2)    BOM里面那么多的料,采购、生产、配送那么多的环节,这后面的数据计算量大得惊人,人工是不可能有效完成的。随着供应网络的全国、全球化,通盘考虑后可承诺逻辑ATP越来越复杂,只有信息系统才能处理。

3)    可承诺逻辑ATP是一个企业ERP系统里最为复杂的逻辑之一(并不是难,是复杂),在主数据和订单层面有很多维护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企业的交付流程固化在可承诺ATP逻辑里。对主数据以一次性输入为主,然后定期维护。

    比如一个新的客户添加到ERP里,我们就得在ATP逻辑里定义默认的发货点(仓库),以及第一备份、第二备份发货点等;

    比如一个新的仓储或生产设施产生了,我们也要定义它们与现有设施的支持关系,从一个设施到另一个设施需要多长时间等;

    比如一个新的料号产生了,我们要定义在哪些仓库采购,主要供应商、次要供应商是谁等。

4)    ATP逻辑设计不优化,就注定要么牺牲成本,要么牺牲速度;主数据准确度低,订单层面数据不能及时更新,给客户的承诺就不够准确,自然就谈不上准时履约了。

5)    客户抱怨我们的交付主要有两点,

    一是交期太长,考验绝对的交付能力,比如生产、包装和配送的速度,背后的决定性因素是物理定律。

    二是交期不准,考验可预见性,即基于你的供应能力,你做了承诺,兑现概率有多大。合理的可承诺逻辑ATP,加上适当的执行力,可预见性不应该是个大问题。

    可承诺逻辑ATP缺失,一方面你没法最佳地整合企业的能力,来交付客户的订单;另一方面你也没法给客户准确度高的承诺,并高度准确地兑现。

4.    信息数据载体

1)    “大数据”是非结构化的,而ERP系统里“小数据”是结构化。我们要补的课完善、应用结构化的“小数据”,搭建企业的信息平台。关键的信息,比如需求历史、需求预测、采购和销售订单,ERP系统应该是它们最好的家园,而不是一张张的Excel表格和一堆堆的Email。所谓的供应链协同,其实就是围绕同一套需求预测,在信息系统平台的帮助下,不同职能、不同公司的人的一致运作。这确保在任何时候,大家看到的都是最新的、最准确的需求预测。

2)    需求预测、安全库存等计划参数,订单层面的数据存储在ERP里,也改善了可追溯性:在功能健全的ERP系统里,谁做了调整,什么样的调整,什么时候调整的,都会有记录,这有助于我们向历史经验学习。

3)    供应商的电子连接是供应链执行的关键一环。

    主要有三个方面:①订单层面的自动化管理;②需求预测信息的传递;③票据、图纸、规范等信息的管理。

    作用有两方面:①提供自动化程度高的工具,简化手工操作;②从固化、标准化订单层面的操作流程,并提供反馈数据,以判断组织和流程是否执行到位。

    IT的实现手段很多,可以是EDI,可以自主开发,也可以是第三方平台。

4)    电子商务推动订单层面的自动化。

    供应链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围绕一个个的采购订单完成,不管是供应商相关的制造、配送,还是围绕两者的信息流和资金流。虽然大多决策发生在需求预测、库存计划阶段,但大多执行任务却在订单阶段,比如供应商的订单生成,发送给供应商,确认交期、单价、数量,以及处理赶工加急、质量问题等各种例外,都耗费了操作层面员工的大量精力。

    从最初的需求日期,到最终的承诺日期,中间有很多事要做,比如交付日期的来回谈判、确认。如果没有电子商务系统的支持,企业就得通过电话、Email等方式跟供应商谈判,以改进交付日期。一两个订单这么做或许可以,但几百个订单,要做这么细几乎是不可能的。

    如果需求日期和供应日期没有达成共识,绩效统计上就屡屡出现“鸡对鸭讲”的情况:需求方,比如销售和计划,按照需求日期来统计按时交货率,供应链的“按时”交货率就很难看;供应方,比如产线和采购,按照标准交期来评判按时与否,所以“按时”交货率就很高。需求日期过了,货还没到,客户愤怒的不光是“迟到”,更多的是为什么不提前告诉我迟到?新的交付日期是多少?再重新走一遍电话邮件等过程,而且因为是客户投诉,三天两头就得汇报进展,结果花了大量的时间来补救(damage control)。

    订单层面的自动化,给了供需双方就共同的基准“承诺日期”,大大节省了要约—承诺—再要约—再承诺的工作量,让采购人员聚焦例外。

    采购订单自动或手动生成,通过ERP放到电子商务平台。只有少许是手工生成,比如间接采购、工程师的杂七杂八的需求等。

    供应商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承诺交期、数量和单价,自动写入ERP系统:需求与供应匹配,这就形成供应商承诺,没有人工介入;需求与供应不匹配,比如交期过长,电子商务系统提醒采购员。采购员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再度要约,供应商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再度承诺,配以电话、Email等其他沟通方式,直到双方达成一致。

    需求的日期、数量变了,ERP里的催货、推后或取消信号自动通过电子商务传递给供应商,提醒供应商重新承诺。

    供应商重新承诺,需求和供应不匹配,提醒采购员介入,进入要约——承诺——再要约——再承诺,直到最终达成一致的流程。

    供应商无法兑现承诺,提前通过电子商务通知采购,建议新的交付日期:采购方认可的话,新的交付日期成为承诺日期;采购方不认可的话,维持原来的承诺日期,供应商要么努力达成原来的交付日期,要么迟到,影响到其按时交货率;不管采购方认可与否,供应商新的交付日期都会通过电子商务写入ERP,以便更新下一级的承诺和最终的客户交付日期,供客服更新客户,管理交付。

    供应商发货后,出货通知通过电子商务发送给采购方。

    库房到货验收,到期自动付款,完成整个采购订单周期。

    有了电子商务,客观的供应商的交付绩效管理也才能成为可能,比如说按时交货率。“客观”,是基于内部客户、采购和供应商三方达成共识的“承诺日期”,这样才具备约束力,否则各职能自以为的“按时”交货率,更多的都成为相互攻击或自我保护的工具,在改善绩效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    电子商务系统还会显著降低消耗在采购上的人力资源。就MRO来说,量小货杂,大部分价值也低,但工作量很大,一般占企业采购额的10%上下,但消耗的采购人力资源会高达40%。通过自动化订单交易,提出需求、批准需求、产生采购订单、收货、支付等都可通过电子商务进行,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简化了流程,也增加了客户的黏性。

    没有这样的电子商务,其实是把订单执行的每一种情况都当作例外来处理:工作量太大,人工根本没法操作,导致需求与供应没法闭环——供应的口子是开着的,缺乏透明度和可预见性。结果供应端没法得到供应商的准确承诺,客服端就没法给客户准确的承诺;即便是给出承诺,也没法有效确保达成。

    电子商务系统帮助我们统计订单的绩效,对比不同供应商的承诺表现,让管理和改进供应商指标成为可能。

    直观地根据供应商有多少次能够满足采购方的需求的变化,来量化供应商的灵活度。更进一步,我们还可以统计来回需要多少次的要约—承诺—再要约—再承诺,才能达成共识。自然是次数少的,灵活度更高。

    首次承诺满足率,最终的交付兑现率以及达成的承诺的质量,都可以作为选择供应商的一个因素,这样供应商和采购就不会在承诺日期上给自己留更多的余地,也可以用数据来驱动备选供应商来改进。

5)    电子商务传递需求预测和VMI信息,是与供应商协作的信息枢纽。

    即使在订单驱动的情况下,供应商还是离不开采购方的预测。一方面,长周期物料的交期太长,长出订单周期的差距需要预测来弥补;另一方面,产能扩张与收缩周期较长,需要中长期的预测来指导。

    企业是否有能力提供预测,以及预测的时间跨度,是其供应链管理能力的一大标志,也是一个好客户的重要标志。

    给供应商预测,指导其管理产能和计划库存,离不开电子商务,特别是成千上万的料号,每周、每月更新预测,每次更新未来13周、26周的预测时。电子商务平台降低了“牛鞭效应”的风险,由ERP直接传递到电子商务,供应商自己去下载,避免了中途的人为调整放大。

    对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来说,最低/最高库存水位、需求预测、在库/在途库存,都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共享。ERP系统里的可承诺ATP逻辑计算出交付承诺,根据计划参数和供应商的交付承诺,电子商务系统会自动判断未来13周每周的预期库存水平,如果预计低于最低或高于最高计划水位,就立即警示供应商采取措施。随着采购方的需求预测、库存计划和库存水位的变化。

    制造商可以统计VMI的绩效,包括材料清单(BOM)、图纸和规范、设计变更、质量改进报告、绩效考核,付款等各项数据分享。招投标、RFQ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来通知供应商,,以增加采购过程的透明度,系统跟踪,这也是上电子商务平台的关键原因。

6)    信息化的次序应该是先实现自动化,再实现智能化。后者取决于前者,因为没有自动化,一方面很难搜集数据,另一方面员工忙于做本来可自动化的工作,没时间来做智能化所必需的数据分析。ERP和电子商务都是自动化的主要措施。

【小贴士3】采购自动化带来的更快、更多、更便宜

1.    就订单下达周期而言(从需求确定到订单做好给供应商),优异的企业组平均只需要5个小时,意味着大多情况下,一个工作日即可;滞后的企业组平均需要15个小时,意味着两个工作日。自动化在这里扮演关键角色,让员工把宝贵的时间节省下来,投入高附加值的活动。

2.    就处理订单的数量而言,在优异的企业组,一个全职员工(每年)可处理2160张订单;在滞后的企业组,这一数据是362张,只及前者的六分之一。采购职能的标准化、电子采购系统都是效率提升的驱动因素,这也是为什么要自动化订单处理了。

3.    就采购成本而言,这里的采购成本是对于每1000美元的开支,从确定需求到款项支付,要花在整个采购周期的费用,比如人工成本、信息系统成本等。通俗讲就是要花多少钱来花钱。优异的企业组,这一数字平均是5.31美元,也就是说采购职能的成本占0.53%;而在滞后的企业组,这一数据高达28.09(2.8%),是前者的5倍还不止。对实现了采购自动化的企业,平均每34.5人就可以应对10亿美元的开支;而在没有自动化的企业,这一数字是74.6人。

4.    采购自动化的功能,虽然在某些需求上,比如库存的可视性,直接采购与间接采购有显著的差异;但在绝大多数需求上,电子采购系统要求跟采购对象没有显著关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供应链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库存计划、供应链执行读书笔记(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