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融合,所向披靡

源网侵删

请问你的性别是女性还是男性?你是男性化的还是女性化的?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一般是很明确的(你甚至会认为提问者很蠢),因为你从懂事起就非常肯定自己的性别了,这是基于染色体、荷尔蒙以及生殖结构等作出的生物学回答。那么大多数人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

好像就没那么容易回答了。不同的人拥有不同量的男性化特征和女性化特征。想一下你身边的人,你可能会把他们中的某些人划到极度男性化一边(这些人应该都是男人),而某些人会属于极度女性化一边(这些人应该都是女人)但还有一些人的性别特征好像介于二者之间,他们既有男性化特征又有女性化特征(这些人有男有女)。这些“分类”并不是以判断为目的而仅仅是为了说明人类的一个重要特征的差异性。这种男性化及女性化的单一维度构成了心理学家通常提到的“性别”( gender)),而你对自己性别的看法就是你的“性别认同”( gender identity)。性别认同是组成人格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它包括自我概念和他人关于“你是谁”的感知。

上世纪70年代之前,人们都持有一种两极化的性别观点:即人们的性别认同不是彻底的男性化就是彻底的女性化,这种性别维度的两极。为了达到心理健康的最佳状态,男人就应该尽可能拥有男子汉气概,女人就应该尽可能显示妩媚的女人味。直到1973年安妮( Anne Constantinople)在其发表的文章中指出:男性化和女性化并不是同一个维度的两极,相反它们应该成为衡量人类性别的两个独立维度。也就是说,一个人拥有某种程度男性化特征的同时也可能拥有某种程度的女性化特征。这种二维性别模式分类在当时不呰于一场革命,斯坦福大学的桑德拉·本姆( Sandra Bem)不仅支持,还身体力行证明其说。并且创造了“双性化”( androgynous)一词(“andro”指男性,“gyny”指女性)。同时指出: 一个更协调的人,可以有效融合男性化和女性化两种行为,实际上,比那些性别类型极度男性化或极度女性化的人更快乐,心理调适能力也更强。

双性化和中性化、异性化是完全不同的范畴;中性化和异性化有关联但不等同,不同之处就在于度,过度则是异性化,适度则是中性化。要注意的是,一个人具备的性别特质和他的性取向没有关联性。也就是说双性化≠双性恋,异性化(中性化)≠同性恋,单性化≠异性恋。

关于性取向,女同(Lesbians)、男同(Gays)及双性恋(Bisexuals)大家可能时有耳闻,跨性别者(Transgender)有点特别,也就是生理性别和性别认同不一致。举个栗子,譬如著名人物 金 * 。

普世观念认为的男性特质:指社会普遍期望男性应有的特质,比如自信、独立、果敢、好强、身强体健等;女性特质:指社会普遍期望女性应有的特质,比如热情、敏感、温柔、优雅、轻声细语等。双性化者就拥有了显著的优点: 比如独立又热情,敏感又自信,果敢又温柔。双性化集合了两性的性别或气质优点,在职场、婚恋、生活等各方面都会优于单性化者(完全的女性化或男性化);大部分人更喜欢双性化的伴侣,而不是完全男子气或完全女人味的。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两千余名儿童作过调查,结果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 片面, 智商、 情商均较低,具体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特别是偏科现象严重),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少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难以灵活自如地应付环境。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成年后,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更能占据优势地位。

这里要特别注意: “中性化”可以说是“无性化”,是社会性别最不突出的一类群体,它没有显著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而中性化则更像无性化,它没有显著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这本来是个很好的理念——男女相互学习,有助于男女两性摆脱传统文化对性别的束缚,但现实中“双性化”却被许多人误读为“中性化”,被扭曲了,过犹不及,结果男孩女性化、女孩男性化。在此误导之下,男孩变得越来越阴柔、越来越“娘娘腔”,而阳刚则日渐远离。女孩变得越来越刚强,越来越“假小子”了,女性特有的温柔也越来越稀少了。

其实,说到底双性化的核心还是在于破除社会对于男女性别期待的刻板印象,提倡男女在某种意义上的平等。你都拥有美丽性格了,美丽生活还远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男女融合,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