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文章好坏的标准

无论什么文章,我们都有一个直觉,知道其好与坏,这个直觉背后的原则就是:清新。


清新,不是那种装可爱,耍清纯的意思,而是“清楚”与“新意”的组合。


新闻报道,你要清新,如果不新,都是老掉牙的东西,也就不能叫新闻了;如果说的不清不楚,半天戳不到靶点,也是失败的报道。估计你也没多少耐心看,像迷宫一样的文章吧。


自媒体文章,你也要清新,其实大家都很清楚这个,拼命放图片,写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主题,比如工作啊、相亲啊、家庭矛盾啊等,这都让人觉得很亲切很熟悉。但是这还不够,要“新”,这时就要发表新观点了,反常的东西都涌出来,为了反常,有人开始乱喷乱咬,这是极端的。不过,创新总是难的。


学术论文,这就更需要清新了。清就是要逻辑清楚,论证有力,不可以绕弯子。创新是学术的生命,没有这个就没有学术。如果不能创新,就只能是普及和教学了。


文学作品,也要清新。你用的词和字,都被人用烂了,你还在用,这肯定不行,应“陈言勿用” 。但是也不同用生僻字,这就让人觉得不够“清爽”,增加别人的脑负荷。意象和情感也要新鲜有趣,不能抄袭现成的。好的诗歌,都是能激发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感觉的。


之所以要“清新”,因为这最符合人脑的脾气:太复杂太陌生,它不理睬;太熟悉太常见,它厌恶。画面感强,因为调动了我们熟悉的感受和经验,但是不能太强,太强则没了新鲜感,则没有了意思。


那些小惊喜小意外,是大脑最喜欢的了,你的文章若能制造这种感觉,那一定是最棒的了。


可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新:文章好坏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