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孤独开始的阅读

我的孤独困境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熙攘的人群里,热闹的KTV中,或者是夜深人静孑然一身时,“我”与世界变得泾渭分明,世界广阔却与我毫不相干——一种叫孤独的东西似潮水般涌来,而“我”是那个亟需被填满的虚无。孤独的情绪往往跟场景没多大关系,孤身一人时的孤独是理所当然,但身处闹市的孤独才是司空见惯。周星驰的电影《逃学威龙》中有个片段变现的很充分:周星星带头整蛊学生,一群人一哄而上,留下周星星转身离去。有人说孤独的人是因为生活的不充实,我整天刷剧、打游戏、发朋友圈,我不孤独。是的,这也是我大部分生活的样子。因此,我家里那位给我提意见,让我抽一个小时的时间安安静静的待着,啥也不干——不看书、不看视频、不刷手机。我立即回答:不行,我必须让我的大脑被占据。为什么呢?我还没找到答案。这个问题我也抛给大家:为什么我们不能安静的待着,啥也不干?

印象中——生活经验、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能安静待着的状态,多是宗教修行比如冥想、打坐,或者正事开始之前的片刻宁静,下一秒或许就是刀光剑影勾心斗角言语交锋。我们的心灵是不是很难安静下来,难以处理这种孤独的心灵状态?

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说:“失去自我,能够非常安静的在这个世界上发生,仿佛它什么都不是,没有什么失落能如此安静的发生。每一种其他失落,失去手臂,失去腿,失去五块钱,失去妻子,都会被感觉到。”这种难以安静的状态,是不是失去自我的症状,见仁见智。但我越来越难离开网络,是不争的事实。没有网络,没有外在物品,我会无所适从,焦虑、暴躁各种负面情绪层出不穷,直至重回网络或社交的怀抱。我越来越难以自处,越来越难忍受孤独,我的内心世界一片荒芜。我的世界,除了生存,便只有娱乐——我习惯了内心的空虚,应付眼前的生活就需要我拼尽全力。

孤独是怎样产生的?

刘擎在其著作《西方现代思想讲义》中介绍西方现代思想的学术脉络。章节“古今之变”中阐述道:现代的产生带来了两个基本观念的转变:一个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另一个是个人主义的转变。跟个人认知与自我相处直接联系的是个人主义的观念改变。古代人看自己的方式是群体性的,个人与群体是不可分割的,而现代人看待自己的方式是把个人与群体分离开来,个人从传统的、非常牢固的社群关系中脱离出来,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的个体。古代社会中,大部分人从生到死都生活在一个社群中,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与社群息息相关。现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口的流动,随着商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故乡,到陌生的地方工作与生活。个人依然离不开社群,但总是可以离开任何一个特定的社群。个体的自由性得到了空前的释放,但同样因为个人自由了,个人也失去了与一个特定群体的久远、厚重且牢固的纽带关系,换来的是孤独感、漂泊感和乡愁。


既然思想家已然洞见了现代人的孤独困境,那是不是已经提出解决办法了?书中第二章以尼采、弗洛伊德与萨特的思想为主线,从人生难题的维度,探讨“现代人的精神危机”的来由和应对这种危机可能有的困难。

尼采说“上帝已死”,其实是说现代人的“精神危机”或“信仰危机”,着重解答现代人如精神迷茫、情感困惑、丧文化、虚无感等问题。弗洛伊德则在哲学上将人的欲望彻底释放:大胆追求享乐、性爱、贪婪吧,欲望才是人生生不息的生命驱动力——我整天抱着手机不撒手,弗洛伊德肯定是能理解我的。萨特则是存在主义者,“他人即地狱”是他说的。萨特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有他人存在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但我们不可能实现那种理想中的共同自由,因为每个人都要实现自己的主体性。我们没办法既承认别人的自由,又让别人承认我们的自由,或者说把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对象性调和起来。人只能孤独的面对自己的选择。

阅读孤独

带着理论高度去阅读孤独,或许能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孤独,不管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理查德·耶茨是写孤独的高手:他笔下都是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写的是普通人的孤独、失落与绝望。《十一种孤独》这部短篇小说集,将视角放在普通人的失败人生上,便是他的代表作品。

与成功相比,失败更为普遍,也更易发生在你我身边。《十一种孤独》写的都是局外人,他们想要进入某个世界,却遭到拒绝,这个世界是教室、是军队、是家庭、是他人的内心。即将被解雇的白领、新转学的小学生、被羞辱的钢琴手、退役军人、即将进入婚姻殿堂的少女……这些普通人的生活,充满了孤独、失落甚至绝望。

《布朗宁自动步枪手》里的退役军人,日子平淡无聊,一天晚上与妻子口角后独自在街上闲逛,后在酒吧里遇上两名士兵,他想勾搭酒吧里一个对他不感兴趣的女孩,一心幻想着等会要带她走,“在某个暧昧的卧室里”脱掉她的衣服占有她。接下来,耶茨笔锋一转,士兵和姑娘们置他的竭力讨好于不顾,弃他而去。他觉得自己像个傻瓜,最后在集会中渲泄直至被捕。群体认同求而不得,生存困境便顺势产生,小人物的失败命运如此注定,让人唏嘘。

耶茨的小说没有诡诈离奇,有的只是朴实直白——每个人的命运都不可避免的走向失败。夫妻之间的我行我素与互相指责,塑料兄弟之间的小心奉承与貌合神离,群体生活的勾心斗角与朝不保夕,在耶茨的笔下铺陈直叙。没有粉饰,没有嘲讽,没有升华,甚至没有感伤。耶茨是一个旁观者,眼中或包含悲悯,笔下不留丝毫情绪。在耶茨的作品里,能看到你我的生活,却很难寻求到乐趣与安慰。

《绝佳爵士钢琴》里的肯内心空虚,渴求友谊,对好友卡森极为依赖。肯独自旅行,却难以享受旅程的乐趣——顶着烈日在大街上游荡,远观沙滩上的姑娘却没有勇气去搭讪,甚至去招妓都难掩内心的自卑与忐忑,只能在每一个夜晚从一间酒吧到另一间酒吧,寻求酒精与黑暗的庇护。用耶茨的话来说,“穿行在不新鲜的空气里,连嗓子眼里都往外冒着回家的渴望”。

肯让我想起了美国早期电影《天才霍普利》中霍普利,底层出身的霍普利受船业巨富的委托,到意大利说服其在外奢靡度日的儿子迪克回家继承家业。迪克相貌英俊,潇洒不羁,生活被爵士、游船、滑雪、宴会等所谓的上层社会的活动所占据。霍普利对迪克的生活产生了深深的迷恋,由一开始的接近、融入,到最终替代迪克,霍普利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犯罪道路。两个角色最大的共同点,是两者都是内在空虚的人,都是友谊的索取方。肯会为了表现自己能独自发掘乐趣,花费不菲的费用给卡森打长途电话;霍普利则被迪克评价为“你就像一条水蛭,趴在我身上不停吸血”,学习或者模仿迪克的生活、爱好、言谈等等。他人的认同,与群体的疏离,产生的孤独导致无助,精神危机就此产生,现实困境也如约而至。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孤独开始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