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近万元的写作课 —— 做勤奋且努力对方向的写作者

我在新媒体行业3年多,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来说,3年并不长,但在新媒体里,好像很老了,因为做这行,很容易疲惫。

基本上随时沉浸在对自己的焦虑里,对每篇文章都不满意,对每个字都有执念,担心自己写到尽头再也写不出来……

不管我再怎么告诉自己追求的是文字本身的质感,也还是逃不过被广泛传播的诱惑。

所以这几年我上了很多写作课,系统的线上课程;纯练习的写作打卡群;10w+爆款作者的分享等等。

前几天去上了一个不太一样的课程,SuperWriter国际商业写作课,线下课程,历时3天,学费一万。

有很多人问我,凭什么那么贵啊,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学完马上有收获吗?

说实话,我也是抱着这样的疑惑和不安走进课堂的……

当我写了三四年,听了很多课,看了很多书,不太相信关于写作还有什么新鲜的道理,但我好奇,一个价值万元的写作课到底有什么?一个日本老师教授的课特别在哪里?

我更好奇的是,我还有没有更大的可能和机会了?

我没办法告诉你这一万块等于什么,但课程结束这段时间里,有股力量一直在我的心里涌动。

我笃定且坚信,写作这条道路的尽头风景如画。

之前我觉得可能写疲倦了,但现在觉得, 一切刚刚开始。

不妨跟我一起感受看看▼


01 

72小时密集干货


3天的课程,好几次都让我感觉干货密度大到需要缓冲。

第1天课程,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半,高密度学习超过12小时,这是毕业之后再也没有见过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几乎让在场所有人找到了专注的快感。

对于写作者来说最难的不是写下第一篇文章,而是长期持续不间断地高质量输出。

这需要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灵感,别致的切入角度等等。

印象很深的是山口老师说,“竖起天线去生活。”

切入角度对一篇文章来说非常重要。生活里我们面对的话题可能就是那么多,写出不一样和独特感很关键,老师用“散步”的话题给了15个切入点,也让我们现场做了小组练习,想象“美食类文章”有多少种切入角度,我们在和桌子一样大的纸上,写出了自己从未想过的可能,也在其他小伙伴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壁垒。

SuperWriter应该是信息的强者,信息包含自己的体验感悟,也包含调查询问他人等等。

因为我写了很久,所以现在基本没有出现过没有话题可以写的情况,我有个自己的灵感宝库,每次拿到一个话题也会去想不同的切入角度,但我一直都觉得这属于抽象的灵感,不可控,看到有人把它可视化,看到一切都有迹可循,还是很佩服。

3天的学习让我们拥有了3个灵感收集器,4种万能写作模板,12种销售文案技巧,22种广告词模式……

这么多的技巧,每一个都会保证你掌握,每讲一个知识点,都会配以小练习,及时练习所学技巧,及时得到反馈。

这也是线下写作课程最大的优势,我们都听过线上写作课,看过写作类的书,知道和做到是两回事,练习真的很重要。

我知道写作是感性的东西,不能单纯以技巧来衡量,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拥有了心法,如果你是一名文字工作者,在必须产出又没有灵感的时候,这些可以帮到你。

除了工作,这个公众号就是我最重要的写作阵地,这次课程对我最有帮助的是用九宫格梳理自己的写作方向。

写了这么久,对自己的方向一直不是特别清晰,我尝试过一些梳理方法,列出自己又感兴趣又能够输出的领域,比如美食,旅行,电影,感悟,生活打卡等等,最终找到“生活方式”这个词语,但一直觉得不够垂直,很散,而自己还有正职工作的状态,也不可能拼过全职博主,所以一直迷迷糊糊的。

当我按照山口老师的方法,把“生活方式”这个词写在格子的正中间,旁边格子里写上8个不同方面,每个格子又延伸出3个小圆圈写选题……

从来没有从这个视角看过自己的写作方向,知道自己会围绕了具体的哪些方面去写,知道最终想要达到的那个目标,好像收获了前所未有的自信。

老师告诉我们,按照这种方式写下去,其实是可以出书的,确定主题,细分领域,在对每个领域进行更详细区分。

这样一想,还真的是,未来的我出书了也说不定呢~

3天72小时,漫长生命里的一瞬,但因为脑力激荡和视角的刷新,这3天,感觉生命延长了很多倍。


02 

 比干货更重要的内心力量


写作是一件孤独的事,可能会疑惑,会焦虑,会自我怀疑,会丧失方向,所以我始终觉得在写作这条路上,比方法更能给写作者力量的,是前行路上的光。

是有人已经把你想走的路走了一遍,把路上的坑,彼岸的荣光都毫无保留地跟你分享。

在这个过程中,他能照顾到你的心情,照顾到你的担忧,甚至照顾到你脆弱的自尊。

我们学了很多干货,比如写作的模板、比如收集素材的技巧……但老师并不是冷冰冰的教授这个干货,也不会告诉你一定要按照模板去写。

比如在讲发散思维老师给了很多参考角度,但并不会告诉我们,你一定要发散,一定要写新奇角度,而是告诉我们要从发散的角度中找到自己擅长的角度切入,只有你喜欢的才能长久呀~

山口老师非常强调“用自己的语言写作"

什么是自己的语言呢?是我们自己的意见,感受,经历,观点,从自身经历和故事出发,写出的内容更加打动人心。

老师用了一句很美的话让我们一定不会忘记这个点,“以半径5m的经历为起点”,你的经历形成你独一无二的语言。

山口老师47岁了,写作20年,出版过20多本书,在写作领域有自己的地位,但他把自己个人品牌初期,他非常真诚地分享了自己在前行路上的经验。

比如在讲个人简介需要写上成绩数据时,他说,“在个人品牌初期,成绩是等不来的,要主动出击。”

很多年前在他的个人品牌初期,因为写作这个领域太宽泛,他把自己定位为教别人写出漂亮简历的专家,但没有成绩和数据,他想到办讲座来充实自己的履历。

有两个选择,在东京办8场或者在日本8个城市分别办讲座,当然选择了后者。

山口老师说在东京参与讲座的人稍微多一些,在其他城市人非常少,有一个城市甚至只去了4个听众……所以那次巡回讲座,是赔钱的,但是没关系,他赚到了更重要的资历。

在此之后,他的履历里就多了一条,在东京、大阪、名古屋等8个城市开设个人简介写作讲座。

有了这样的成绩,来找他写简历的人越来越多,慢慢的也有很多相对有名的企业老板来找他,形成正向循环。

课程上还有一个互动让我印象深刻,山口老师问我们,你为什么而写作?

为了自己,为了变现等等,他跟我们讲,自己在写作初期的时候也是只为了自己的,但现在他有了更多责任和使命感。

“如果你自己都不幸福,怎么能把幸福带给别人呢,先去表达自己是没错的,但当你有了愿景和使命感,你的文章才有了力量。”

“文章是给读者的礼物”,如果一个人只是为了自己在写作,那么很容易产生疲倦和不想写的情绪,当你有为他人的心,会更有力量吧~

山口老师温和的方式把这些道理娓娓道来,听到的人都获得了支持自己走下去的内在力量。


03 

相伴前行的伙伴


我参加过很多社群,现在各种社群、线下活动也很多,时间久了,我对认识新朋友这个事情有点免疫,也没那么期待。

但第一天课程我念了自己的小练习,有好多人在课下找我夸我写的好,很温暖,很特别,她们用很美的词汇形容我“能够看到生活第二眼的美”;

第二天课程快结束的时候,坐我旁边的姑娘往我的本子里贴了一张小纸条,她画了我,她记得我说我没有写过10w+,还给我画了大大的一个“V",祝我成为大V!

因为真诚的眼神和鼓励,因为可可爱爱的便利贴,包裹的心扉一下子就融化了~

有一天晚上课程结束,工作人员给我们安排了温馨亲切的圆桌讨论,大家在一起讨论自己写作路上的困扰,分享自己的经验。

这次课堂上有位很特殊的学员,是两年前来上过写作课的学姐,文芳。

两年前她和我们一样是上班族,有写作爱好,但不知道怎么办,两年后,她成为了自由撰稿人,拥有自己的写作课程,新书也即将出版。

她回来的原因,是相信一直在迭代的山口老师能再一次给自己启发。

圆桌讨论的时候,她分享了从写作小白到开课出书一路走来的经历,告诉了我们最接地气的思考,你会发现觉得一个人能不能成功的有时候真的不是方法,是坚持。

两年前和她一起说要写的人很多,但坚持2年的人很少,她一边上班一边写稿的时候,最多一次,一个月发布了24篇文章,想想我自己,总是以工作忙为借口,真的很惭愧。

文芳姐说决定要写作,那自己的时间就只有2种,写作的时间和收集素材的时间。

很多人觉得自己带孩子,和闺蜜聚会都很浪费时间,但她都把这些当作收集素材的时间。

在和别人的聊天里找灵感;追剧的时候找素材……写作不是坐下来才开始,不是打开电脑才开始思考。

文芳姐跟我们说,她在上下班路上,所有的碎片时间,都会思考怎么去写,有一次开车上班的路上跑神,出了车祸,所以她后来都只坐地铁。

我们可能做不到如此投入,但可以在写作之前准备好选题,框架,素材,当在繁忙中拥有一个小时独处时间的时候,就一定会写出来~

她让我们知道,每个人都充满可能性。

这种同频伙伴前行路上的光,是特别珍贵的收获~ 

我们一起上课,我们一起吃饭,一起逛街,倾听彼此不被其他人珍视的想法,得到对方的鼓励。

写作课程结束,我和小伙伴荔枝走在深圳华灯初上的夜晚,她拉着我开玩笑说,“肖肖,三年后!我们也要回到写作课堂,成为很厉害的人!”

“好!”

说完我们嘲笑自己的幼稚,但在嘻嘻哈哈中,我知道,我们很坚定,我也知道,3年后,我们都会成为更棒的人~ 


从毕业到现在,我在写过解说词脚本;写过商业文案;写过各种文章……

因为工作里写的太多,我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出口,3年前的12月,差不多和现在同样的时间,因为老板多次否认和修改我的文章,我开了这个公众号,刚开始的目的就只是想真正的实现,我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这个想法肯定坚持不了太久,怎么可能发出去的东西不想要反馈呢?怎么可能会不想要更多的传播呢?

所以这3年里,我自己的“写写写”进行的并不好,我又想这块自留地保留我所有的想法和执念,在不迎合市场的情况下又想或者很多关注和认可。

在两方面都没有做好的情况下,我懒过,拖延过,焦虑过,虽然我无比坚定一定会一直写下去,但还是或多或少都会因为生活的疲惫偷懒,间隙性不想写,也在职业瓶颈的时候感觉再也写不下去……

我一直觉得这是每个写作者的常态。

但在圆桌讨论的时候,荔枝问山口老师有没有不想写的时候?

山口的老师不太好意思的笑笑,接着说出令每个人都非常敬佩的回答,“请大家不要觉得我在说大话,说实话,我从来没有过不想写的时候,除了很困的时候……“

他羞涩又腼腆的笑了,在他的眼里,写作既是让自己十分快乐的事,又是能给别人带去帮助的事情,那是他的使命。

当一个人找到了热爱,觉知使命感,就会一直有能量吧~

前段时间我一直在想,没有新媒体,或者不做新媒体了,我会做什么?

尤其是随着年龄增长,会发现自己不“新”了,如果不能完成“小编”到“文字从业者”的转身,真的挺难的。

在上完这次课,我找到了答案。

如果没有新媒体,我大概会做一个记者,那个从学生时代就埋在心里的职业。

写字不只是为了我自己,是为了去发现,去记录,去探索,留下点什么。

我喜欢的媒体工作者,不管是黎贝卡,祝羽捷,还是梁文道,他们在记录,在采访,在表达,在发现,在传达自己的价值观,记录和影响更多人。

年初的时候我采访了身边一位朋友,拖拖拉拉的人物采访稿至今没有写出来,但我想,这次之后,你就可以看到他们了,那些我好奇的,拼命努力的,认真生活的普通人。

做个记录者,用文字的力量影响更多人,这是我的愿景。

坚持下去的方法真的简单又朴素,很多人问山口老师怎么提升文字可读性,他说他之前的做法是抄写,抄写那些觉得很好的段落,边写边体会,反复练习,唯此而已。

没有一条道路是容易的,SuperWriter也一样,不过,知道方法技巧,看到前辈的路,会觉得它是一种“刺激又充满可能性的生活方式。”

而这,就是我的向往。

那就让我们带着迸发的灵光,带着写作梦想,坚持下去,一起写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3天近万元的写作课 —— 做勤奋且努力对方向的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