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的《桃源行》(王维)

        自从一千六百多年前陶渊明写出《桃花源记》,让“桃花源”成为让人向往不已的理想世界的代名词后,“桃花源在哪里”便成为世人千百年来乐此不疲不断追寻的问题。目前在全国有30多个地方都声称自家那里是桃花源的原型,而湖南省常德桃源县桃花源则相对来说得到了较多的认可,因为这里正是“晋太元中”的“武陵”。本期给大家分享在历代“桃花源”诗作中力拔头筹的王维的《桃源行》。

王维《桃源行》赏析

附:“诗书优游”诗词频道主播百合新年度频道介绍

“诗书优游”平台、频道和主播介绍及百合的往期分享合辑

朗读和吟诵的音频

歌行·王维《桃源行》

        朗读、诵和吟都是在嗟叹和咏歌中体会诗词节奏和韵律的好办法哦!在吟诵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所读的诗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同时切实感受诗词的美。

        图中入声字是用右下角的小红点表示的,看看你是否能很快找到所有的入声字。找到所有的入声字以后,就可以玩“标平仄”这个游戏:在所有的平声也就是的一声和二声上面画一横(或者在下面画一个空心圆),这个符号表示平,不过千万要注意,有些一声或二声的字实际上是入声字,要标成仄声哦!然后在所有的仄声也就是三声、四声和入声上面画一竖(或者在下面画一个实心圆),这个符号表示仄。如果你自己不会标也没关系,可以对着我分享的图片找到每一个表示平仄的符号,照着标在你的诗上就可以了。不过,我非常推荐你们自己挑战一下,然后再与照片对照。

赏析文本

        我关于湖南的诗词分享已经做了五期了,但对于这个备受古典诗词眷顾的省份来说,似乎还远远不够,还颇有一些和湖南的山山水水密切相关的名作让我破费取舍。这大约是因为在古典诗词艺术鼎盛的唐宋时期,这里虽然还是偏远的贬谪之地,但一则“诗人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诗人们原本就是在仕途不顺时艺术创造力才更容易被激发出来,而湖南这个诗人们的贬谪之乡虽然和中原地区比起来要落后许多,但还不似更偏远蛮荒的云南、贵州和广西那么让人绝望,诗人们被贬至此后,在感叹不遇之余大多还都存着东山再起的期望,尚能在登高临远和山水民情中得到些慰藉,我们后人因此才有幸读到这许多风格各异的优美诗篇。

        在之前的几期分享中我数次讲到了柳宗元和刘禹锡,这是因为这两位诗人确实和湖南渊源颇深。柳宗元在湖南的经历和作品我已经给大家做了不少介绍了,本期分享我打算从刘禹锡说起。在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那一期分享中我讲到了“二王八司马”事件,讲到参与永贞革新的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都被贬为远州司马,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刘禹锡被贬朗州司马。后来又在柳宗元《江雪》那一期分享中给大家介绍了柳宗元被贬的永州,那也是我进入湖南的第一期分享,而那时候我还没意识到的是,和柳宗元一起被贬的刘禹锡被贬的目的地朗州也是在湖南,这个朗州,就是湖南“桃花源”里的“霸蛮第三城”常德,一座低调的湖南小城。

        说到“桃花源”,相信只要上过初中的中国人无人不晓。作为初中语文“必背必考”的“三记”之一,陶渊明《桃花源记》里“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句子,估计无论过去多少年都还能背出几句。自从一千六百多年前陶渊明写出《桃花源记》,让“桃花源”成为让人向往不已的理想世界的代名词后,“桃花源在哪里”便成为世人千百年来乐此不疲不断追寻的问题。哪怕一代代的世人们其实心里也知道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其实只是陶渊明想象出来的,但仍是有前赴后继的刘子骥们不停地去考证、去追寻。尤其是在当代中国的经济逐渐发展以后,在全国各地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浪潮中,“桃花源”更是成了一块熠熠生辉的金字招牌,引得多地争抢不让。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30多个地方都声称自家那里是桃花源的原型。而这时候,桃花源只是出自陶渊明的想象这一点正给了这诸多的桃花源以“据理力争”的空间:毕竟是陶公想象的吗,我们怎么就不可能是桃花源的原型呢?话是这么说,这30多处桃花源,总还是有相对来说较为被大家公认的,毕竟《桃花源记》里说了,那发现桃花源的渔人是“晋太元中武陵人”,所以权威工具书《辞海》彩绘本第六版的“桃花源”条目说“在湖南省桃源县西南桃源山下桃源洞。面临沅江,背倚群山,风景优美。相传因东晋诗人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桃花源诗》而得名。”湖南省常德桃源县桃花源旅游区之所以能得到这样的官方认证,正是因为这“武陵”二字。

        “武陵”这一地名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汉书·地理志》记载:“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属荆州。”《后汉书》载:“黔中郡于汉高帝五年(前202)更名武陵郡,在洛阳南二千一百里。”唐《通典》卷一百八十三:“朗州今即武陵县。春秋、战国时皆属楚地。秦昭王置黔中郡。汉高更名武陵郡,后汉、魏至晋皆因之。晋赵廞问潘京云:‘贵州何以名武陵?’京曰:‘鄙郡本名义陵郡,在辰阳县界,与夷相接,数为所攻,光武时移东出,共议易号。传曰止戈为武,诗称高平曰陵。’《武陵记》桃花源,即此地也。”宋《舆地广记》云:“乾德元年(963)析武陵县置桃源县。有桃源山。”《太平御览》所引南朝粱鲍坚所作《武陵记》还有“武陵山中,有避秦人居之,寻水,号桃花源”的记载。因此,湖南常德的桃花源风景区成为最广泛被认可的最著名的桃花源,位于桃源县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前面有滔滔不绝的沅江,后面是绵延起伏的雪峰山西北部群峰,境内古树参天,修竹婷婷,寿藤缠绕,花草芬芳,有石阶曲径、亭台碑坊装点,宛若仙境。

        桃花源的加持,使常德这座湖南城市在一碗米粉的生活气息之外拥有了令人羡慕的诗意,常德的美名一半是桃花源赋予的。

        传说上古唐尧时,以德著称的善卷先生为避帝尧和帝舜的禅让由中原南下,隐居在与桃花源一水(沅江)相依相距不足百里的今常德德山,这位德高望重的隐者给湘沅之地带来了中原文化,人们把他隐居的山称为“德山”,因而民间流传有“常德德山山有德”之说,和“长沙沙水水无沙”恰能配成一副对联。

        夏商两代,常德这里属百濮。楚国处于南荒,王化所不及,可以擅自开拓疆土。于是楚子侵占百濮,将这一带改为“黔中”,桃花源即在黔中境内。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春申君黄歇初封于武陵,曾把这一带治理成礼仪之邦。加之物腴粮丰,桃花源这一带后来便成秦末大乱时的避难地。屈原被楚顷襄王流放于湖南时,也在沅江一带流浪很久。他从枉渚也即德山出发,溯沅江经桃花源至辰阳,最后入溆浦居留了很久,所以现在常德还有以他的官职命名的“三闾桥”,“三闾巷”。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今桃花源之地被纳入黔中郡。西汉初年改黔中郡为武陵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桃花源均属武陵郡沅南县。就在这一历史阶段的晋代,桃花源这处山水风光地便开始有了建筑。明陈洪谟编纂的《嘉靖常德府志》载:“桃源观,晋人建。”道观因建在桃源山上,故名桃源观。

        唐宋之际,桃花源进入初兴时期,特别是在元和初年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时常到桃花源游览,还题下“桃源佳致”并刻碑之后,桃源山、桃源洞、桃源观这些晋代留下的名胜古迹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原址,更被官宦、文人、道士乃至百姓向往和探寻。所以常德桃花源的驰名,刘禹锡的功劳也是要记上一笔的。实际上,和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一样,刘禹锡也在他被贬的朗州呆了十年,并在这里写下了200多首诗,包括著名的绝句《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还有数首写桃源的作品,如《桃源行》、《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和《伤桃源薛道士》等。但我的这一期分享却没有选择刘禹锡的作品作为主题诗,因为之前我已经分享过他的三首名作了,而他在“桃花源”这一题材上的作品显然不如他的《竹枝词》、《秋词》、《乌衣巷》以及两首《玄都观桃花》那么家喻户晓。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谈》中评价:“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佳者,王摩诘、韩退之、王介甫三篇。观退之、介甫二诗,笔力意思甚可喜。及读摩诘诗,多少自在;二公便如努力挽强,不免面红耳热,此盛唐所以高不可及。”这一评价颇为公允,得到了不少人的共鸣,所以我的本期分享自然要选择在“桃花源”诗作中力拔头筹的王维的《桃源行》作为主题诗。

        我之前已经给大家分享过三首王维的诗了,分别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贾舍人早朝》和《终南山》,每次分享的时候我都会介绍大诗人王维的某些方面。我们之前了解到,王维是一位全才型诗人。他有着显赫的家世,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才华更是杰出。他自幼就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因为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王维最主要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表现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与孟浩然并称“王孟”。此外,他还兼通音乐,工书画,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最令人羡慕的是他晚年在蓝田辋川,过的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盛唐诗坛中独树一帜,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著称,苏轼对王维诗画的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已成为被广泛传颂的的论。这首《桃源行》正是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风格的生动体现。先来把这首诗读一遍: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桃源行》这个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首歌行体乐府诗。姜夔《白石诗话》曰:“体如行书曰行,放情曰歌,兼之曰歌行。”这首《桃源行》读起来也分外能感受到歌行的流丽和生动。

        诗的开篇“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逐水”就是顺着溪水;“古津”指的是古渡口,一作“去津”;“坐”意思是因为;“不见人”一作“忽值人”。这两韵就是说:渔舟顺溪而下,追寻那美妙的春景,夹岸桃花映红了古渡口的两旁。花树缤纷,让人不觉忘记了路程远近;行到青溪尽处,仍然是不见人烟。这对应着《桃花源记》中的:“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隈”指的是山、水弯曲的地方;“旷望”指视野开阔;“旋”就是不久;“攒”意思是聚集,“攒云树”就是云树相连;“散花竹”指到处都有花和竹林。这两韵就是说:走入了幽深曲折的山口,逶迤向前走到尽头,豁然开朗,看到一片开阔的平川。远远望去有一处丛丛绿树有如云霞聚集,走近前只见家家户户门前鲜花翠竹互相掩映。这对应着《桃花源记》中的:“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樵客”,原本指打柴人,这里为了避免重复用来借指渔人。这两韵就是说:因这外客来到才第一次听说汉以后的朝代,村民穿戴的还是秦时的衣装。他们世代聚居在这武陵源,在这世外之地共建了世代生活的田园。这对应着《桃花源记》中的:“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物外”就是世外;“房栊”指房屋的窗户;“喧”就是声音嘈杂;“惊”一作“忽”;“俗客”指的是误入桃花源的渔人。这两韵就是说:明月朗照,松下房栊寂静;旭日升起,村中鸡犬声喧。闻说外客至此村人都惊讶地聚集而来,争相邀请渔人还家询问外面的消息。这对应的是《桃花源记》中的:“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以及“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平明”指的是天刚亮;“闾巷”就是街巷;“开”指的是开门;“薄暮”就是傍晚;“避地”指迁居此地以避祸患;“去”意思是离开。这两韵就是说:清晨的街巷,家家开门打扫花径;傍晚的溪边,渔樵乘船顺着溪流回村。当初因避乱世逃出尘寰,寻到这桃源仙境便不再回还。这对应的是《桃花源记》中的:“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以及“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灵境”指仙境;“尘心”指凡尘中普通人的感情;“乡县”就是家乡。这两韵就是说:从此隐居这峡谷里再不管外间人事变化;俗世中遥望此处亦不过是空空云山。渔人毫不怀疑这是闻所未闻、难得一见的仙境,但凡心未尽还是思念家园。这对应着《桃花源记》中:“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游衍”指留连不去;“自谓”就是自以为;“不迷”就是不迷路;“峰壑”就是山峰峡谷。这两韵就是说:出洞后渔人十分想念桃花源,于是不顾隔山隔水,又决定辞家来此仙源流连盘桓。自认为来过的地方不会迷路,怎知道眼前的山峰和沟壑全然改变。这对应着《桃花源记》中:“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云林”就是云中山林;“桃花水”指春水,因桃花开时河流涨溢故名。这两韵就是说:只记得当时穿过的山径幽深,沿着青溪几回弯曲才到桃花源那如在云端攒聚的树林。此时又是春天,依然遍地桃花水流;但仙源何处已杳杳难寻。这也对应着《桃花源记》的结尾:“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从上面的梳理来看,王维的这首《桃源行》题材内容完全取自陶渊明的叙事散文《桃花源记》,可以说并无什么独创或特出之处,然而它却能和千古名文《桃花源记》并世流传,足证其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王维以他那“诗中有画”的天才诗笔成功地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基础上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创造,使得《桃源行》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因而成为了不可多得的佳作。

        全诗可以分为三层,前十二句为第一层。诗一开始,就展现了一幅“渔舟逐水”的生动画面:远山近水,红树青溪,一叶渔舟,在夹岸的桃花林中悠然前行。诗人用明丽的色调,描绘出了一派桃花夹岸的大好春光,为渔人“坐看红树”“行尽青溪”作了充分的铺陈。这里,绚烂的景色和盎然的意趣融成一片优美的诗的境界,而事件的开端也自然地蕴含其中。散文中所必不可少的交代,如“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等语,在诗中则巧妙地化为言外意、画外音,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会。在画面与画面之间,诗人又不动声色地用一些概括性、过渡性的描叙来牵引连结,并提供线索,引导着读者的想象循着情节的发展向前推进。“山口”“山开”两句,便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它通过概括描叙,使读者想象到渔人弃舟登岸、进入的狭窄的山口,穿过曲折幽深的山洞蹑足潜行,到眼前豁然开朗、发现桃源的经过。这样,读者的想象便跟着进入了桃源,被自然地引向下一幅画面。这时,桃源的全景就水到渠成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了:远处高大的树木像是攒聚在蓝天白云里,近处满眼则是遍生于千家的繁花、茂竹。这两句,由远及近,云、树、花、竹,相映成趣,美不胜收。画面中透出了和平恬静的气氛和欣欣向荣的生机,让读者驰骋想象,去领悟、去意会,去思而得之,而所谓诗的韵致就蕴含其中了。接着,又可以想象到,渔人一步步进入这幅图画,开始见到了其中的人物。“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写出了桃源中人发现外来客的惊奇和渔人乍见“居人”所感到服饰上的明显不同,隐括了散文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意思。

        中间十二句是全诗的主要部分。“居人共住武陵源”承上而来另起一层意思,点明这是“物外起田园”后,接着便连续展现了桃源中一幅幅或恬然安适或生趣盎然的景物画面和生活画面。月光,松影,房栊沉寂,桃源之夜一片静谧;太阳,云彩,鸡鸣犬吠,桃源之晨一片喧闹。两幅画面,各具情趣。夜景全是静物,晨景全取动态,充满着诗情画意,足见出王维不凡的艺术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渔人这位不速之客的闯入,使桃源中人感到意外。所以接下来“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两句画出的是充满情景感的人物画面。“惊”“争”“集”“竞”“问”等一连串动词,把人们的神色动态和情绪心理都刻画得活灵活现,表现出桃源中人淳朴、热情的性格和对桃源外世界的关心。“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二句进一步描写桃源的环境之优美和生活之静好。“扫花开”“乘水入”,紧扣住了桃花源景色的特点,既妥帖蕴藉又自然灵动。“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两句叙事,追述了桃源的来历;“峡里谁知有人事,世间遥望空云山”,在叙事中夹入情韵悠长的咏叹,既舒缓了叙事的节奏,使诗歌的节奏张弛相间、曲折多姿,又为下面最后一层作了铺垫。

        最后一层十句诗的节奏加快。作者紧紧扣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将渔人因思念家乡离开桃源、回去后又怀念桃源因而再寻桃源以及峰壑变幻、遍寻不得、怅惘无限这许多内容,一口气抒写下来,情、景、事在这里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这六句,在叙述过程中,对渔人轻易离开“灵境”流露了惋惜之意,对云山路杳的“仙源”则充满了向往之情。然而,时过境迁,旧地难寻,桃源已不知在何处了。因此,最后四句作为全诗的尾声,与开头遥相照应。开头“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是无意迷路而偶从迷中得之,结尾“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则是有意不迷而反从迷中失之。虽然“春来遍是桃花水”的景色与当时相同,然而“不辨仙源何处寻”的飘忽诗笔又传递出辽远的意境和一片迷惘的心绪,令读者感喟不已,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王维的这首《桃源行》艺术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开拓诗的意境上,而这种诗境的开拓,主要是通过一幅幅形象生动又极具美感的画面体现出来的,可以说是王维“诗中有画”特色在其早年作品中的生动反映。全诗三十二句,四句或六句一换韵,平仄相间,转换有致。诗的笔力舒健,从容雅致,语言流畅明丽,节奏张弛有度,其驾驭诗境的功力历来为后人称道。明代钟惺在《唐诗归》中云:将幽事寂境,长篇大幅,滔滔写来,只如唐人作《帝京》《长安》富贵气象,彼安得有如此流便不羁?明末清初邢昉《唐风定》中云:质素天然,风流嫣秀,开千古无穷妙境。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中也说:“顺文叙事,不须自出意见,而夷犹容与,令人味之不尽。”诚如清代翁方纲《石洲诗话》中所说:古今咏桃源事者,至右丞而造极。

        将这首《桃源行》诗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作比较,可以看出二者都是杰作,各有特点。散文长于叙事,讲究文理文气,故事有头有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交代得具体清楚。而诗中则不写这些具体的情节,只是展现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造成诗的意境,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想象、玩味那画面以外的东西,并从中获得美的感受,这就是诗之所以为诗的原因。我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就仿佛跟着那一幅幅美丽悠闲的田园风光图穿越到了桃花源,看到了那里穿着秦朝服饰的人们,看到了如云霞绮聚的绿树和翠竹掩映着的鲜花,也在那“春来遍是桃花水”的美景中体会到了“不辨仙源何处寻”的怅惘。

        当然,王维的诗和陶渊明的文虽然整体上看内容基本是一样的,但作为性情不同的大诗人,他们二人的气质和意趣也有细微的不同。王维诗中的桃源虽然也有云、树、花、竹、鸡犬、房舍以及闾巷、田园,桃源中人也和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们一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但他把桃源说成“灵境”“仙源”,而且所描绘的画面中确实透露出隐隐的仙气,这和陶渊明原作中处处洋溢着人世间田园生活的气息还是有所不同的。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我在小学时就背得滚瓜烂熟的一篇文章,但在做这一期分享之前,我竟然不知道陶渊明还写了《桃花源诗》,而《桃花源记》其实是《桃花源诗》的序。陶渊明的《桃花源诗》是这样的: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虽然陶渊明是桃花源的创造者,《桃花源记》这篇序也是千古好文,但我不得不说,要论“桃花源诗”,我还是更喜欢王维的《桃源行》。学者一般认为《桃源行》作于王维十九岁在京兆长安时,时间大约在唐玄宗开元七年。十九岁就能写出这样读来让人口齿生香、余味无穷的作品,我只能感叹,天才毕竟是天才呀!难怪王维的《桃源行》甚至比陶渊明的《桃花源诗》还要有名。

王维《桃源行》参考反馈题目

1.你读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吗?会背吗?能给大家分享一下吗?

2.你读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吗?会背吗?能给大家分享一下吗?

3.你知道全国都有哪些地方有桃花源吗?你去过哪一处?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全国各处的桃花源吗?

4.你还读过什么和桃源有关的诗吗?能再给大家分享一首吗?

5.你能再给大家分享一首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吗?

6.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王维这个诗人吗?

7.你能给大家分享一首刘禹锡在朗州写的诗吗?

参考资料

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

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

署名后晋刘昫等撰,实为后晋赵莹主持编修 《旧唐书·王维传》

(北宋)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新唐书·王维传》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王维》

诗佛王维:一生逃避现实,却到死都在做官

当然,还有各种百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百合的《桃源行》(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