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人说,阅读中也存在鄙视链。据说,一般情况下,读哲学/宗教著作的瞧不起读文学名著和社科经典的;读文学名著、社科经典的又瞧不起读通俗小说的;读通俗小说的瞧不起读成功学和心灵鸡汤的。
这种一刀切的说法合不合理有待商榷。但符不符合实际情况呢?我觉得这条鄙视链还真的反映了当下读书群体的一种现状。
成功学和心灵鸡汤无疑也有它特定的作用范围,有很多人在读,但是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博学的学者和教授们给大家开出的书单上从来不会有这类书。久而久之,一切有“鸡汤”嫌疑的书籍就慢慢变成了广大文青们嘲讽的对象。
坦白讲,这本全名叫《孤独的力量——内心才是一切的答案》的书,最初也让我有些排斥。书名太像鸡汤了,在“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提醒之下,我也不愿意在毫无指导意义的书籍上浪费时间。
然而,翻来它的目录,却惊喜地发现在作者一栏中出现了很多大师的名字:尼采,萨特,加缪,里尔克,爱默生,波德莱尔,茨威格……这些人都是在文学、哲学等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的大师级人物,他们都曾用自己的学说或著作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启发,点亮过几代人的思想精神世界。
再仔细看书里收录的文章,原来都是这些大师写的杂文、散文或随笔,有些写得诗意灵动,有些写得严谨平实,还有的写得犀利而具有浓烈的政治意味……主题不一,文风各异,然而一个明显的共同特点是:他们都承载着强大的思想力量。
编者用“孤独的力量”这个大标题把它们统摄在一起,想来也不只是因为其中大部分篇章都提到了“孤独”。
说到这里,这本《孤独的力量》已经洗去了“鸡汤”的嫌疑,然而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难道,不是鸡汤的散文,就一定有用吗?难道就因为作者是很厉害的人物,我们就能断定孤独是有力量的、是对我们有好处的吗?总结起来就是:我们读这些散文的意义在哪里?我们到底该以怎样的姿态进入这些散文呢?
私以为,读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就在于通过阅读这些散文,开阔你的视野,带你摆脱“孤独焦虑”。
我猜想,大部分想要阅读这本书的读者,还是被它的书名引起兴趣的:“孤独的力量”,看起来好像能指导我们如何把孤独化为自己的优势,帮助自己更好地生活和成长。
当你抱着这样的心理预期一篇一篇地读完这些散文,你会发现,所有这些作者都没有把孤独当成一种负担,反而从孤独中得到了某种滋养和享受。
然而,在我们今天看来,在社会高速运转的大环境下,刻意追求一种孤独而自足的生活方式大概是不现实的。因此,这些文章中透露出的这种以“孤独为乐”的人生态度,对我们来说也许并不具有借鉴意义。
明确地说,无论是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还是出于个人成长的考虑,刻意追求孤独、渴望从孤独中获得力量来助推成长,都是非常不现实的。
可是如果你能再多一些思考,也许你会发现,其实这本书不是在鼓吹“孤独大法好”,而是在用这些在学术或文艺中取得成就的人面对孤独时的宽广胸襟,告诉我们,当你孤独了,不要怕,如果你能换一个角度看孤独,你会发现它这里有别样的风景。
主动孤独是少见的,没有人会在被知音包围的环境中转身离开把自己孤立起来,如果有的话,那是他们心中有宏伟的计划、非做不可的事要完成。
即使是主动去瓦尔登湖隐居的梭罗,那也是受到了他的老师爱默生“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他期望用这种方式对抗当时腐化社会的生活方式,重拾生命的意义。他的孤独背后是有强大的思想体系做支撑的,与其说他选择孤独,不如说他选择了实践;
即使是为自己的“无所事事”激烈辩护的约翰·普利斯特里,也是为了对抗那些动不动就挑起争端和战争的学者与政客们、为了反击那些与他观念不合的人对他的指责才写下了那篇《论无所事事》。而他真的无所事事吗?你如果真的读了那篇散文,你大概也会给出否定的答案。
请不要让这本书成为你逃避式的孤独的借口。要知道,这本书里的任何一个作者,都不是在彻底的孤独中过完自己的一生的。
加缪作为一个奉行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哲学家和作家,无论是他的哲学著作还是小说作品,无一不表现出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和倔强,小说《局外人》就表现作者了撕裂虚伪的社会道德的决绝姿态,说加缪孤独,也许合适,然而,他的一意孤行却是为了呼唤一个更好的社会,他的孤独是为了更多的人。
说到底,不是孤独本身有力量,而是你需要赋予孤独以力量,让孤独成为你的力量。
有句话说,“热闹是他们的,不是我的”。对于读这本书的我们来说,“孤独”也是他们的,不是我们的。只有生活是我们自己的。
这本孤独之书,让我们看到了思想巨人们是如何面对孤独、与孤独相处的,对于我们来说,要学习的不是怎样追求孤独,而是如何拥有和运用内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