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这几天,关于某同学私生活消息甚嚣尘上,瓜田似乎大得没边,我也一不小心吃了个“因噎废食”,一向不错的消化系统暗戳戳地闹了好几个别扭。啊噗,扯远了,吴同学的瓜到底什么瓤的,一般群众似乎只能通过网络围观了,从虚拟拉回现实,还是希望这些真假是非能够多少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一些镜鉴。

(一)

“她长得还行,就是个儿有点矮;家里还有个弟弟,怕不是个'扶弟'魔吧;父母出钱给她买房了,哎呀,这以后要是生活在一起……”办公室里唯一的大龄剩男,又开始了他的“相亲专场”,满脸的坑洼反射着头顶照下来的光线,是他为数不多的光彩。“都买房了啊,条件不错呀,房贷怎么还?”“对对,房贷这个问题要讲清楚,不然以后可少不了吵架!”“不过,一般当姐姐的都比较懂事儿能干,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就算了吧……”大家七嘴八舌地建言献策,老问题还没有解决,新问题又抛出来了。

我不禁回想起几年前的自己,也为结婚这一人生大事儿迷茫过,除了一份尚算稳定的工作,一腔自以为“潜力无限”的孤勇,便没什么筹码了,直到杜女士似哄又骗地说过几次“脾气好、上进、帅”之后,我才自信了些。

几年风雨走来,过程艰难坎坷不少,我更加清楚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只感情和婚姻,凡与人交往,我经常会进行一翻“有”和“无”的比较:我有什么值得他/她爱我、信我、敢于托付于我?我改怎么努力才能实现从“无”到“有”、“有”中更“优”,想明白了做到了,我才能睡得踏实。所以,要求别人“有什么”的同时,别忘了问问自己“没有什么”,付出和拥有都是相互的,旗鼓相当的人际关系才更持久。

(二)

        2020年初的那场疫情,让我提前过上了退休生活,与今年特别火的“躺平”异曲同工。不过我好像没有享受的福气,“退休”“躺平”的时间越长,焦虑和恐慌越是想荒草一样指数蔓延,渗透到我每一个毛孔里,每天的动作似乎只有睁眼和闭眼,身体里的细胞好像也都停止了分裂,我不再生长了,多么可怕!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杨泽波教授在毕业典礼上致辞:躺平说穿了不过是为自己原本已经堕落的心态寻找一个冠冕堂皇聊以自慰的理由罢了。吴同学红了这么多年,一直躺平肯定是不行的,但若是抱着躺平的利用被包装起来的人设干一些比躺平更堕落的事情,就势必会被市场唾弃和淘汰。

        值得被爱的人,无一不执着行走在让自己变得更饱满立体的求索之路上,你追求多少诗和远方,就得先跨过多少现实的苟且,那些轻易躺平张着嘴等天上掉馅饼的人,你们得到的爱是不是太廉价?躺易起难,唯有不断打磨提高自己,才不会害怕躺平之后再也起不来。

(三)

        我有一哥们,首都某名校毕业,曾经的高考状元。刚毕业的时候总听他把“烦”挂在嘴边。“我一名校毕业,他们太没眼光了,居然让我干这个,烦死了,不干了!”“这驾照太难考了,科目二我都考了快两年了,烦死了,不考了!”“天天逼我相亲,整的好像我没人要似的,烦死了,不见了!”每次见面,他总是喋喋不休工作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烦”。眼看三十而立,身边的朋友要么步入婚姻、共筑爱巢,要么学有所长、专攻一行,要么几经修正、找到定位,唯独他不上不下,力不从心取代意气风发,他不在说“烦”了。可家中小妹不时吐槽:“爸妈烦得不行,怎么就没人愿意跟他呢?我也烦他,我同学她哥哥那叫一个体面……”身边同事也议论:“你说他怎么那么招人烦啊,做事一点儿都不利索、一堆烂摊子!”

        曾经的光芒早已黯淡,“烦”成了架在他心上的一把刀,也成了卡在别人喉咙里的一跟刺。我的另一个学姐,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顺理成章进名校、结婚、创业,也常听她讲:“你不知道啊,我先生很烦的呀……现在养个孩子太烦人了,你晓得吧?”烦吗,但是快乐和成就更多吧,有哪一个夫妻琴瑟和鸣、儿女聪明健康、自己过得漂亮的人会让“烦”阻了自己前进的脚步呢?我想她是值得被爱的,被很多人爱。

        心理学上有一对名词,“潜意识”与“显意识”,“烦”是潜意识的显化,也可以说是显意识的不断潜化,日积月累水滴石穿般的潜化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情、心态甚至人生轨迹,跑偏了的人,何以被爱?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主要是“有”与“无”、“难”与“易”、“积极”与“消极”三对关系,在爱这个博大厚重的命题面前,有付出才能感召回报,有行动才能创造安稳,有积极才能踏实前行。

          善良能辟邪,纯洁能去油腻。愿所有人都在人生的修行中拥有并不断提高爱的能力。

日记本

你可能感兴趣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