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等明天了,就现在

别等明天了,就现在


不要再等明天行动,机会早就没有了。


刚刚,舍友怒气冲冲的关掉电脑,在宿舍里四处咆哮并试图甩锅,“六级的报名时间怎么就过去了?都没人提醒一下的吗!”。

没有人搭腔,大家都知道这次错过意味着什么。都已经大四最后一个学期了,没有人会为了六级而延毕的。

也不是宿舍里的其她人故意使绊子什么的,当初报名的时间一通知在专业群里,宿舍里就开始准备报名,五个人都点完报名交完钱了,唯独她,“急什么,这不是还有一个礼拜?等我打完这盘游戏都熄灯了,明天再报。”

我们的沉默大概使她回想起了这一幕,也不再做声。她的明天终止在第八天。你自己都不重视,还能指望谁?


总是有这样的人,明明当下就可以做好的事情,非得等到明天再去做。明天只有一半的概率会去做,而机会又有一半的可能性会消失在今夜。这么看下来,这件事能成的概率微乎其微。


这种人很常见,无关能力,更多体现的是自己的一个心态问题。自己不重视,最后怨天尤人怨社会,不给自己一个机会。

大学里遍地都是层层选拔出的人才,为何最后能力得到体现的只有少数人?面对一场考试、一场比赛,你还在犹豫观望的时候,别人已经拿出复习计划、方案了。

都是从底层员工做起的,最后能得到老板的赏识只有少数人。同样都有了一个想法,你还在犹豫可行性,而你的同事已经做好方案了。


有一同学,颇有能力,但苦于无处施展,得一名号“怀才不遇者”。也不是不想证明自己,反而是他觉得时间还来得及。

这次比赛没来得及参加,还有下次的。这次评先没来得及参加,还有下次的。只要还有明天,曾经失去的机会就不可惜,毕竟未来无限大。这是他的精神安慰法。


终于他身边的朋友看不下去,在学校举行的技能竞赛中,压着还在犹犹豫豫的他赶在最后一天报上了名。算是抓住最后的机会,也看得出他拼劲了全力,可惜最后还是输了。

准备充足和仓促上阵,比赛时可能看不出差异,结果却会一目了然。最后赢的人,获得了交换生的机会。


后来有人问他可惜吗,憋了好久,“他们应该早点带我去报名的。”


这种人,并不值得同情,甚至都浪费了友人的一番好意。

从不反思自己的优柔寡断,也不在意事情的紧要度。反正还有明天,错过的就不算浪费。当然,明天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尚未到来的今天。


能把今日事做到今日毕的人,能力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是对事情的上心度一定比别人强很多。同样一件事,有些人就会觉得可以先放一放,反正目前看来也不会有什么大影响。有些人就会觉得,要是不马上有所行动,就会寝食难安。

后者往往还会受到前者的冷嘲热讽,

“急什么?又不是要求你马上就要做好。”

“那么迫切的想要表现自己,还不是瞎显摆。”

甚至还会遭到蛊惑,“打盘游戏不,明天再一起做啊。”

非常简单的例子,每年寒暑假的作业,从第一天就开始按时按量动笔的人,往往会遭到一部人的嘲笑。“这才第一天,急什么也不知道。出去玩?”,然后这一部分人,会把作业往明天堆。最后等到逼近开学,“你作业不是很早就好了?江湖救急,借我抄一下。”

会产生事情可以往后推这样的想法,更像是掉进陷阱而不自知的人。一件事情的完成给出一个时间范围,看起来是对参与者的一种宽容,实际上筛选就从这一部分开始。

筛选掉超时的人,他们错过了机会。你错过了四六级的报名,有可能是要再等一年,也有可能是再也等不来。

筛选掉匆忙完成的人,他们辜负了机会。你在复习周的最后三天才开始胡乱翻书,错过的不仅是全优的成绩,还有奖学金的名额。

筛选掉这一部分对事情不上心、不重视机会的人,也是对其余人的一种尊重。


不要再等了,除了要承担沉重的后果,还要接受再也无法重来的机会这一事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等明天了,就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