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有位好爸爸!解密为啥总是别人家的孩子好?

本杰明·富兰克林,拥有不朽的一生,不仅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而且他还是美国独立战争时重要的领导人之一。

在《富兰克林自传》中,富兰克林曾谈到自己的父亲,让我印象深刻,他说,父亲中等身材,结实强壮。他天资聪颖,擅长绘画,还有一副好嗓音,对音乐有研究,忙了一整天后,晚上会拉着小提琴,唱着悦耳的赞美诗。

不过,最让富兰克林觉得可贵的是,无论公私父亲都深明大义、行事果断。虽然父亲从未担任过公职,但仍有地位颇高的人常常去拜访他,征求他对镇上的或者他所属教区事务的意见,而且对他的建议和判断非常尊重。

他常邀请朋友邻居来家里谈论现实又能引发大家独立思考的话题,希望能够给孩子们以教育和启迪……

富兰克林认为正是父亲的行为,使得他们家这些孩子认识到何为善良和公正,各位人生的处世之道。

读到这里,我不禁感叹为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重要,富兰克林从小在父亲的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成长,如何不能成为优秀的人呢?

书中记载,富兰克林曾经跟朋友通过书信争论某些观点不一致的话题,这些信件被父亲看到,他没有对富兰克林做任何评价,而是指点出富兰克林在书信中哪些方面写的好,优胜于朋友,哪些方面有待提高,不如朋友。

富兰克林认为父亲说的很中肯,欣然接受,并且接受意见,钻研自己的写作,为后来成为作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反观我们身边的父母呢?对孩子指手画脚品头论足的不在少数吧?

尤其疫情期间很多地方学生还没有恢复正常上学,仍然在家上网课学习,跟父母朝夕相处。于是,爸爸妈妈们撸胳膊挽袖子地搬出“我啥都知道”的架势,对孩子指点江山,即使是对某些学科内容不能说出一二的家长,也可以在其他方面大显身手,比如几点睡觉,几点吃饭,听会儿音乐不行!看会儿小说不行!学习去!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玩儿?

于是,在新冠肺炎横扫中华大地之际,不断有学生以极端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究其原因就是受不了父母的管控,以死解脱。更有一个男孩在自己的衣服口袋里留言遗言:“我死后,请不要把我送回家,我不想回去……”这得多痛恨他的家呀!

司马光曾编撰过《家范》一书,书中记载他对家教非常重视,他的很多生活作风,都给儿子深厚的影响。比如,司马光在生活方面,非常节俭纯朴,在他的《训俭示康》中曾这样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而且他也正是这样教育儿子的。

还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曾子杀猪的故事,也说明了家长身正为范的道理,曾子之所以杀猪来实现妻子一时哄骗孩子的承诺,就是要用实际行动证明孩子不是用“谎言”哄好的,是为人父母身体力行做出来的。

因此,我以为现如今那些对孩子提出各种要求的家长们,与其冒着犯“高血压,心脏病”的风险来管教孩子,不如先去做好自己。

你想让孩子不看手机,你下班回家就先把手机放到一边儿去;你想让孩子多阅读,你就多看书;你想让孩子学习的时候专心致志,你就在他学习的时候也专注的读读书、看看报……

孩子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一定是家长的问题。

前几天有位朋友说,给孩子安排好了学习任务,结果发现一个小时过去了,孩子非但一道题没做,还跟爸爸玩儿“吃鸡”,不亦乐乎!朋友生气,训了孩子责令他赶快学习去……

试想一下,这里一定就是孩子错了吗?他没有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是他的问题,可是谁在陪他玩儿手机游戏呢?孩子的意志力不强,家长呢?你也控制不住吗?

对孩子提出要求的前提,是你能做到。否则,任何要求不过是毫无生命力的“命令”,孩子之所以听你的,不过是碍于你“父母”的身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想去做。

我想这就是“家风”的传承吧!看似不经意间,家里成年人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下一代,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先去做成什么样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富兰克林有位好爸爸!解密为啥总是别人家的孩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