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的粉

早上准备做的茜草银耳皂,因为融碱时感觉颜色不对准备放弃的,结果想着那么多的牛奶+银耳,再加上碱,丢弃一是可惜,其次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所以就突发奇想的,要不来锅机打的大皂吧。

设计配方,说干就干的花了四五个小时打的皂,配方的主要成分为:苦茶油、芝麻油、芥花油、蓖麻油、椰子油。

本来准备打沐浴皂来着。添加15%的椰子油,结果打着打着,把椰子油改到10%,多元的比例也超过了20%,这或许就是个人的习惯吧,习惯了设计高比例多元的配方。

但像我这种边打皂边改配方的皂师也是极少了吧,除非是某种油脂不够不得不换油脂。

我也很想说:“90%的软油配方,很温和的皂哦”。可是跟我其它配方的皂相比,我只能把它定位为沐浴皂,或者大油皮也是适应的。

当有皂友问:轻T入模跟重T入模的皂洗感有什么不同吗?我没有回复,毕竟避开配方和本质属性去谈这些意义不大。当有皂师回复说:没什么区别,一样使用的。我也只能呵呵,因为这属于认知上的差异,对于习惯高椰棕的皂师来说,轻T入模跟重T入模差别不是特别明显,因为这时候取决于洗感的是配方本身脂肪酸的特性。但是对于高比例多元脂肪酸的配方来说,那差别可大了。轻T入模说明很多脂肪酸,特别是皂化反应比较慢的脂肪酸,还没有发生反应就入模了。入模了以后在静置的空间里,没有搅拌的辅助条件,皂化反应的速度就更慢,甚至可能停止,那么有多余没有反应的油脂,就会有多余没有反应的游离碱,结果导致的是皂的PH值相对比较高,甚至出现很多的问题:软榻、氧化酸败、出水等等。

所以轻T入模还是重T入模,这个要看什么配方什么情况下吧。这时或许会有皂友疑问了,那不是什么都没办法确定。那对于手作类的东西,本来就如此,毕竟人跟机器会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每次操作的环境条件各方面都不可能完全一样。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使用纯植物添加物或者是初榨油脂,每次都会略有不同,所以每批皂的颜色也会差别,比如成熟一个月的皂跟成熟3个月的节颜色就会有区别,哪怕是同一批皂,放在不同的位置晾皂都会有区别哦。

只好随缘一些,佛系一点吧。

边打皂边改配方,皂液的颜色却没有担忧中的不好看,结果却是喜爱的粉,我想这应该是环境给予我的惊喜与馈赠,毕竟因为不舍换来的转机,所以等着这批方块皂脱模,准备在某宝做个特价的预售,感恩于环境给予我的惊喜,让我从制皂中获取更多的惊喜与幸福感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喜爱的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