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临帖

      在写作的过程中,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明明想法很多精彩纷呈,可是落笔时觉得素然无味无话可说,或者洋洋洒洒却词不达意?就像脑中呈现了一幅画,明明色彩那么艳丽,层次那么分明,轮廓那么清晰,可是落到纸上,却如炭笔涂鸦般圈圈圆圆圈圈散漫凌乱地搅在一起,杂乱无章不知所云不能勾勒出其万一,然后就怪自己想法过于抽象,笔力不济无法用文字来形容。

大师的表达和你的表达

        同样的景色,在别人笔下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而到你那,就汇成同样苍白贫瘠的一句——“哇塞,真好看!”

“落霞与孤鹜齐飞”和“哇塞,真好看”

        对于写作新手而言,阅读不广不深,生活阅历浅,写作技艺缺,文字敏感度低,就难免提笔千斤呕哑嘲哳山穷水尽步步艰难。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给锤炼文字表达,提升写作技艺,加速由思想到文字的过程,减少从脑中到纸上的信息衰减,使表达的能量在成文时守恒,使所反映的宇宙观和你的内心感受一致。

        写作临帖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临帖”是书法用语,就是将名家字帖置于案前,对照字的形态、结构,来进行拆解、还原、模仿和学习。在临帖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字的整体布局,笔锋的变化,笔划的粗细,而且在观察中实践,不断提升对笔的控制力,以形入手,对照差距,了解规律,掌握规律,从“眼到”到“手到”,从形“像”渐渐过度到“意”会,从而达到“心到”的最高境界。

    一、写作临帖第一层——写作读帖

      好莱坞的剧本结构,有其固有的创作模——在开篇引入人物,在一定的时间点展示矛盾,在平铺的剧情大路上陡然闯入意外,在观众的疲倦点适时注入兴奋剂,合格的创作要在善于抓住人们心理需求。写作也是一样,文章要起承转合,有一定的指向性和目的性。

全程无尿点是对一部电影最高的评价

      “写作读帖”,就是训练“眼到”,通过对一篇好文的拆解,了解它的切入点、布局框架、叙述方式、排版、遣词用句,如分析文章何时导入,何时引述经典,何时据理高呼,何时莞尔一笑,何时潸然升华。先从创作者的角度分析文章的脉络结构文风,再从阅读者角度感受文章的节奏氛围共鸣,最后再回到创作者的角度,想想如果是自己,会如何搭建框架输出观点,在两种角色来回穿梭跳入跳出中体会文字的指向性和准确度,提升文字敏感度,看清作者文章外的“功夫”,从中了解、学习表达逻辑,提升写作对文章的“读帖力”。

拆文如拆机

    二、写作临帖第二层——一鱼多吃,同题异构

        教学中有“同课异构”之说,就是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展开教学,从而展现不同教学策略和教学风格,教师在同课异构中可以知不足,互促进,互相借鉴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同课异构

        写作临帖也可以”同题异构”。翻开一篇文章,只看题目不看正文,对着题目来开始你的写作,写完后和作者写的拿来对比,看看框架、角度、观点甚至是排版方式的异同,面对同一种鱼,看看别人的刀工、调味、火候等烹饪方式有何高明之处。

      在面对选题困难,不知道要写什么的时候,“同题异构”也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式。

      三、写作临帖第三层——无招胜有招

        书法临帖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抛开原帖了,因为“米字格”“田字格”已经和你的字融为一体,面对白纸时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写作临帖的目的也是把锻炼积累的那些条条框框招数招式都忘记,将你自己的成文逻辑和框架融入文字,就像平仄规律和诗歌相融合,就像张无忌向张三丰学太极剑那般,用意不用力,无招胜有招——真正的融入,是你忘记一切后留下的东西。

忘的多和学得好的辩证统一

这种“忘”,是融入

“我很欣慰啊”

        写作临帖不是八股不是将自己的思想套路,不是要你政治正确人云亦云,而是将你发散的思维找个节点,训练你的逻辑框架和表达形式,将你的观点你的感受用一种大众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

        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中说:“对于大多数作家来说,他们通过读书学习所获得的知识等于或超过了经验,尤其是当那种经验没有经过检验之时。自知是关键——生活加上我们对生活的深沉反思。”

      ”写作临帖”显然可以提高我们“自知”的能力。通过对好文的剖析,学习文章的结构、技巧和经验;通过同题异构来对比和思考,从自己的角度输出对生活的自我感知,学习反思的交互过程就能不断提高自知。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写作临帖,从我做起!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临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