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在这千年的叹息中讲述苦旅。 ——余秋雨《文化苦旅》
从古至今,学习,总是苦的。至于苦中还能体会到乐趣的人,其实不多。古人云:十年寒窗。考取功名,也得花上个十年的时间。关键还没有寒暑假。关于苦学的典故不胜枚举。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圆木警枕……每一个故事,都能振奋人心,而又有多少人,能够做的到?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创作的《劝学诗》,历经1300多年的沧桑岁月,依然可以激励所有莘莘学子。“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也正应了那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一句句至理名言一声声来自古人的规劝,最终都汇成一句箴言“苦读书,勤学习”
虽然古人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但是这里面强的“勤”与“苦”,其实指的是一种乐于学习的精神。
郑板桥在镇江的焦山读了几年的书,而他最让人称赞的是他的清高,这里的清高是褒义。考取功名后的他为官数载,因赈灾放粮,得罪高层。但文人的清高,还是体现的淋漓尽致。晚期生活困苦,卖画为生,且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即使如此,那些品性不好的人想求他的画,基本也是不可能的。文人的傲骨,可见一斑!
历朝历代,文化都是备受重视的。所以,也孕育出一批批文人雅士。那么我们不禁有个疑问,什么是文化?
文化由六种基本要素构成:信仰,价值观,规范和法令,符号,技术,语言。
物质文化:衣食住行
社会文化:艺术、民俗、宗教、制度、法律等
哲学文化(包括社会和生活观念、审美观念)
要我说,文化是文明的传承。是赞扬,也是批判,是创新,是鼓舞,是宣扬,是影射,是包罗万象,是不拘一格。文化,包含着一切,一生万物!
中国的文化就是先苦后甜的文化。是沉淀,积累,爆发的一个过程。学以致用,最为实际。有没有不吃苦,也能学好的文化?用现在的话说,躺赢!
王希孟算一个!
少年成名,十八岁,就创作巨著《千里江山图》。一生就一副作品,一副作品就名垂千古。十八岁的年纪,有如此作为,说明古代的学习更为专业性强。遗憾的是,他创作完《千里江山图》后不久便去世了。
先苦后甜总是好的。苦尽甘来属于一种理想。学习,不仅仅是苦,有时候还很孤独。有种高处不胜寒,知己难求的困境。当然,也有人玩着玩着,就玩嗨了。
王羲之就是。邀一些好友,聊天天,喝喝酒,写写诗,简单不过的日常。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很像现在的明星,直播个旅行什么的,赚得盆满钵满。这很讽刺。
同样,一觞一咏,王羲之潇潇洒洒,苏东坡却没他那样潇洒自在。
寒窗,金榜题名,为官,被贬。从高潮到低谷。一觞一咏,野马尘埃。
《寒食帖》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
同样郁郁不得志的还有很多很多人。满腹的才华不得施展,不得欣赏,是怎样的一种悲凉?比如杜甫,一心忧国忧民,却一直得不到施展抱负的机会。只能写下: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还有黄公望,当官,入狱。出狱后,返璞归真,找到做学问的真谛,创作出举世闻名的《富春山居图》。所以,文化不能为帝王服务。
安于现状,其实是一种绝佳的生活态度。安于现状也是指生活,指物质。而对学习的态度却要不断地进取,领悟。
躬耕乐道的陶渊明,能够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学习,从来都是持续的刻苦的。
我在想,古代要是有游戏,有手机,那么,李白还能写出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因为学习辛苦,不想坚持,范仲淹还能不能写出《岳阳楼记》,还能不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学习是苦的。做学问也是苦的。但苦里究竟有没有乐,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我觉得是有,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习的快乐,真的应该像王羲之那样,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今天是教室节,特祝全天下的教师桃李天下,幸福安康。